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ITBM]G1_從0到1 (CH3 市場型態 (獨佔 (優點 (更多創意。豐富的產品及服務產生:iphone, 帶動進步, 讓發明持續,…
[ITBM]G1_從0到1
CH3
市場型態
獨佔
差異化的產品模式
有獨占利潤。利潤最大化
產量。市場價格決定者
如:GOOGLE是從0到1最佳例子
優點
更多創意。豐富的產品及服務產生:iphone
帶動進步
讓發明持續
可長程計劃
成功企業的寫照
完全競爭
許多企業生產的產品具有同質性
長期沒有經濟利潤
價格接受者
如:航空公司.餐廳
說謊
非獨占者用<交集>誇大=自欺
獨占用<聯集>掩飾=自保
價值比產值重要
均衡意味靜態=死亡
創新創造利潤=生存
尚未創立的有價值公司?
CH2
1999年的教訓
美麗的錯誤?心得及感想
Pay Pal的CEO給創業家的建言
面對競爭求取進步
專注在產品,非銷售
大膽冒險比無聊瑣碎好
循序漸進
保持精簡有彈性
壞計畫比沒計畫好
競爭市場賺不到錢
銷售與產品一樣重要
省思自己受到以往犯錯的影響,造成錯誤反應,別和群眾唱反調
亞馬遜後最成功網路公司
Booking Holdings,全球最大線上旅遊集團,旗下擁有訂房網繽客(Booking.com)Agoda等多家線上旅遊公司。
同是網路業的「活化石」。1999年網路泡沫化後,它跟亞馬遜一樣,從近千美元跌落到6美元。
網路泡沫體悟:創新會一夕失靈
永遠在了解消費者要什麼
買關鍵字廣告,讓消費者可快速找到它,比對手省一半
挑戰:如何抵擋飯店官網搶市?幫業者解決痛點,用生態系黏住用戶
亞馬遜網站(Amazon)網路經營的先驅者
從核心市場(圖書)擴充到關聯性市場(百貨)
從二手書到商店街平台的商業機制
2007年末,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2010年將內容翻譯成不同的語言通行各國
每一次變革都是先聚焦在顧客上:辨識出還有什麼是市場沒有但顧客所需要的。進一步問自己有沒有能力為顧客提供價值,有沒有創造利潤的空間,以及需要怎樣的改變─整合關鍵資源與流程,最後測試驗證和修正新模式。
2002年,低價、易使用線上服務的網路平台
網路泡沫
.com模型有天生的缺陷:大量公司在相同的領域均有著相同的商業計畫,就是通過網路效應來壟斷,大部分有著相同商業計畫的公司將會失敗。
"DOT COM"商業模式依賴于持續的網路效應,以長期凈虧損經營為代價來獲得市場份額。公司期望能建立足夠的品牌意識,"快速變大"的口號為策略。
網際網路成為新的最佳媒介,即時把買家與賣家、宣傳商與顧客以低成本聯繫起來。網際網路新商業模式,引來風險基金的投資。
根據.com理論,網際網路公司的生存依賴於儘快地擴充客戶群,一個既不盈利的又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的公司。
因為世界經濟前景沒有其他更有前景的事,網路新經濟是唯一進步途徑
網際網路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間與資訊科技及網際網路相關的投機泡沫事件。
及1993年Mosaic瀏覽器首發為證的全球資訊
網路出現,被稱為「.com」的網際網路公司不斷成立。
是否賺錢不重要、本益比的高低不重要、有沒有好的商業模式也不重要,只要掛上”.com“或”e-“的招牌股價也一飛沖天。
投資口訣:買虛不買實、買小不買大、買虧不買盈、買成長不買價值,選「本夢比」不選「本益比」。
以網路書店崛起的亞馬遜公司(Amazon)、入口網站的雅虎(Yahoo)等股價,最低只剩下7及11美元
2000年2月18日和信超媒體27美元在Nasdaq掛牌,收盤時大漲至88美元,一年多後,市值一點多美元瀕臨下市
投資人背棄買低賣高的原則,市場的金融順序發生混亂。最成功的公司違反商業基本原理,越成長越虧錢,理性變得不理性。
1990 年代初期網路人口開始蓬勃擴張, 1994 年時 Mosaic 瀏覽器及 World Wide Web 的出現,網際網路引起公眾注意,微軟推出了 Explorer(網路瀏覽器),大部份上市公司認為公開的網站成為必需品
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到它下跌的速度跟上漲的一樣快
1999年的IPO數量顯然是異常的,很多不盈利的公司都IPO了。
這張表顯示了1990年代中後期「IPO蛇吞豬」的盛況
IPO 就是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縮寫:IPO),IPO 的意思是指公司第一次股份賣給一般大眾,(一間公司可以上市很多次,但 IPO 只會有一次)。在 IPO 以前,公司都是將股票私下賣給某些投資人。經過 IPO過程後,公司的股份會在公開市場上自由交易,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購買,市場決定股票價格,原本私人公司轉化為上市公司。
IPO 優點是可以讓股東將手上的持股變現,出售的股票也可以流入新的投資者手上。
1996聯準會示警,非理性投資
1997東南亞金融風暴
1998俄羅斯金融危機導致連鎖反應
歐元大貶
CH5 取得獨佔
特點
專利技術:最實質的優勢/全新或好10倍 O亞馬遜
網路外部性=網路效應 大者恆大 O臉書
規模經濟:固定成本降低 O軟體公司
品牌:實力基礎 O 蘋果
10年後還在!?
公司現值來自未來獲利
持續成長 屹立不搖
新創市場不求搶一 而是要有獨占的優勢
CH1 未來的挑戰
有什麼是你和其它人有不同看法,但是您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進步的兩種型態
創業思維
新科技:
通常來自新的冒險事業-->
新創事業
。
小規模:
總是由一小群人開始改變,小到能讓所有事情順利運作。
新思維:
思考練習,從零開始重新思考。
.有
新科技
,才有機會
全球化
。
.大部分人認為全球化將定義未來世界,
但事實是科技發展的影響比全球化更大。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X,
但事實卻是X的反面。
創新事業-成功者:
在
意想不到之處
發現價值.
從
基本原則思考
商業模式.
CH4
競爭的迷思
競爭 是
破壞
的力量
競爭的
種類
馬克思式
不同的物質環境
莎士比亞式
都有相似之處
如果無法打敗對手
併購
也許是比較好的選擇
方法
由主導小市場開始 niche market
逐步向相近市場 擴大規模:全球最大的書店---> 雜貨店
別搞破壞
Date: 2019/05/08
G1成員
新興產業碩班
107248502 汪珮姍
107248503 楊怡珊
107248504 楊翠敏
107248506 林穎蕾
隨班附讀 陳建仲
第一 vs. 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