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新公共管理 1980 (主張 胡德(專機 分產 爭私資) (績效管理, 分權組織, 專業管理, 產出控制,結果導向, 引進市場競爭機制,…
新公共管理
1980
主張
胡德(專機 分產 爭私資)
績效管理
分權組織
專業管理
產出控制,結果導向
引進市場競爭機制
強調運用私部門的管理方格
強調資源的有效使用
限制
未注意公共行政的本質:公共性
無法達成社會正義
大眾無法參與決策
賦予官僚更大裁量權,難以課則
經濟
理論基礎
委託人與
代理人理論
委託人與代理人,雙方是契約關係,
請代理人完成工作,即是組織管理的過程
官僚組織
的問題
職怠問題:尋租者
課則問題
缺乏誘因
資訊不對稱
道德風險
不適當的選擇
改革策略:減小政府規模,民營化、簽約外包
交易成本理論
產生原因
有限理性、環境的不確定性、
投機主義、少數成員情境與資訊的影響。
解決方法
透過制度安排來降低交易成本
改革策略
將公共事務簽約外包給民間,並適度競爭
公共選擇理論
經濟學觀點,將政府比喻為交易市場,
人民是「經紀人」。
政府獨占,缺乏效率
代表
美:雷根總統
英:柴契爾夫人
解除管制、平衡預算、民營化
改革策略:減少管制,加強市場機制,小而美的政府
影響各國的
政府再造運動
1993
柯林頓總統成立
國家績效評鑑委員會(NPR)
刪上結果
2001
台灣政府再造四化
委任地法
1992
奧斯本、蓋伯勒著有《新政府運動》
核心概念
公共組織內部市場化
顧客導向
企業型政府(企業精神)
派別
柯林頓政府
國家績效評鑑
支持、釋放官僚制
法規、程序鬆綁
以企業家精神
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
雷根、柴契爾夫人
新保守主義思想
驅逐官僚制
民營化、市場機制
意義
相較於以前的泰勒科學管理方式,政府應減少干預,重視產出的效能性,以滿足顧客的心態來滿足民眾需求,而達成此目標的方式,就是為政府注入企業精神(企業型政府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