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完形治療 (治療技術 (空椅技術 (角色轉換的輔助工具, 所有演出部分均由個案一人擔任, 協助個案外化內心投射內容, 完整經驗內在衝突,…
完形治療
治療技術
空椅技術
角色轉換的輔助工具
所有演出部分均由個案一人擔任
協助個案外化內心投射內容
完整經驗內在衝突
探索當事人主觀世界中的重要他人怎麼想
幫助當事人待在當下的內在情緒經驗
內在對話的練習
完形治療者注重人格功能分裂的現象
topdog vs. underdog
讓內在兩極對話,以解決衝突
預演練習
內在預演會限制住我們原本的自主性及實驗新行為的意願
大聲向治療者分享後會發現許多的準備是要支持他們的社會角色
察覺自己想要符合他人期待的程度
誇大練習
對自己的身體語言覺察其中細微訊號及線索
重複地誇大自己的動作或姿勢
強化行為背後所隱藏的感覺
繞圈子
常在團體中使用
邀請一位成員走到團體其他成員面前,對著每個人做或說一些事
倒轉練習
要當事人進入引發焦慮的每件事
與被埋藏及否認掉的部分進行接觸
對未來的投射技巧:表達出並澄清自己關切的未來課題
停留在感覺中:鼓勵個案更深地進入到原本想要逃離的感覺或行動中
治療基礎
協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完形實驗的準備
與當事人建立關係
幫助當事人熟悉實驗
避免使用命令的方式引導實驗
抗拒進行實驗便洩露許多人格狀態
練習
現成的技術
為了製造出一些情況或達成某目標
能夠催化技術或促進團體成員互動
面質
邀請當事人檢視自己的行為、態度、思緒的技術之一
留意語言與非語言間不一致的情況
協助當事人重新審視與理解什麼擋住自己的力量及不能如自己所願生活的原因
實驗
在當事人與治療者的互動、對話中產生
引發當事人從經驗中學習
原則
整體觀
Gestalt→整體或完形
不可分割的形式
任何分割都會破壞其本質
並不會對人某個特殊層面有較高的評價
場地理論
有機體得由其環境、脈絡整體來看才能清楚了解
治療師留意並探討個人與環境間正在發生什麼
強調影像(當下當事人經驗最強烈的部分)或背景(當下未能察覺到的其他部分)
影像形成歷程
從環境場地的背景中,呈現出吸引個人注意及興趣的焦點歷程
治療師會催化個案進入,在退出自己感興趣的形象
有機體的自我調整
以自身擁有的能力與環境資源進行調整
採取行動即進行接觸而使之重回平衡或達到成長與改變
治療歷程
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主動且親身加入當事人的治療之中
當事人是自己內在經驗的專家
治療指指是創造當事人願意嘗試新方式的氣氛
注意個案的身體語言,引導個案以身體某部分或姿勢的身分來說話
聚焦在明顯的說話習慣及語詞與內在經驗的一致性
協助個案以第一人稱的直述句表達、傾聽個案的隱喻及語中玄機
治療關係
人對人的真誠、平等關係
治療者要允許自己被當事人影響
主動與當事人分享當下與他會心的經驗與感覺
治療者要下、真誠對話、態度溫和、更多直接的自我揭露
把自己融入治療、治療是雙向互動
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傳統:必須針對當事人是如何在逃避自己的責任進行面質
當代:營造出治療者與當事人能夠相會談的根本
Miriam Polster-統整階段
發現:對自自己獲得新的認識、對舊的情境產生新的領悟、對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有新的看法
調適:當事人重新認知自己能有選擇機會
同化:當事人感覺到自己有能力處理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意外事件且能主動反應
目標:協助當事人獲得更多覺察、進而擁有更多選擇
主要概念
接觸與抗拒
接觸:透過看、聽、嗅、碰、行動而形成
有效的接觸:自然與他人互動時,不會因此失去自體感
接觸─退出─整合
界限:連結與隔離
抗拒接觸或界限干擾都是人類以控制環境的特有方式
鼓勵個案不斷地增加覺察用來阻擋接觸的方式
五種主要抗拒接觸的方式
內攝:未加以消化使之適合自己,就接受他人的信念及標準
投射:把部分自我屏除的部分丟給外在,此時在他人身上很容易看到自己也有但不想承認的特質
解離:意圖經由過度的幽默、抽象的概括、問問題而不表達自己的想法,以避免接觸
混淆:自己和環境區分不清
迴攝:把想要對別人做的事轉而對自己做;把想要別人對我們做的事情轉而對自己做
當下
現象場的探查
注意到現在正在發生的所有事情
協助當事人對當下的經驗有更敏銳的覺察
過去未被完成的經驗,通常會在當下浮現出來
盡可能把過去帶到現在來處理
未竟事宜
當影像從背景中浮現但沒有完成解決時產生未能表達的情緒經驗
未竟事宜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個案面對並處理原本未能表達出的感受後才會過去
僵局:個人自認為無法自我支持,轉而尋求外在支持的狀態
能量與能量凍結
完形治療認為能量凍結是另一種自我防衛的方式
鼓勵個案實際去充分案就緊張的狀態
人性觀
個人越不想要當自己,越是會停留在原地無法改變
知識來自事件發生的當下。接受者所產生的經驗
根植於存在哲學、現象學及場地理論
應用
團體諮商
以場地理論為基礎
經由互動,提升自我調適與覺察的能力
鼓勵個案直接經驗及化為行動
運用連結技巧,將有功同困擾的成員聚在一起
leader主動和每位成員互動,以自我揭露的方式增強成員間的關係
關於夢
不詮釋也不分析夢
當下真實的演出夢境,夢者成為他夢中的一部份
夢被認為是自我的投射
多元文化觀點
優點
面對不同背景的個案是實用且有效的取向
充分考慮到個案的背景脈絡
協助個案統整內在的兩極
限制
對於文化上習慣保留情感的個案而言,要對焦在情緒上會受到限制
易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