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犯罪心理學 (認知與道德發展論 (母愛剝奪(附著)理論 (Bowlby (六大特徵 (特殊性 (附著有選擇性), 期間 (持續性附著), 發生過程…
犯罪心理學
認知與道德發展論
母愛剝奪(附著)理論
Bowlby
主張
嬰兒與母親產生感情鍵,其強弱決定小孩未來形成附著鍵的能力
認為附著不良的話會形成「焦慮附著」,和他人發展感情關係的能力就會降低
六大特徵
特殊性
附著有選擇性
期間
持續性附著
發生過程
第9個月開始形成附著
學習
學習在附著上扮演重要角色
組織
附著會慢慢向外擴展
生物功能
附著是為了生存
道德發展論
Kohlberg
將發展分成三層六階
第一層(道德成規前期)
第一階段(避免處罰和服從取向)
第二階段(功利主義導向)
第二層(傳統服從期)
第三階段(人際和諧導向)
第四階段(法律與秩序維護)
第三層(自律期)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
第六階段(普遍論理取向)
主張
大部分犯罪者都只在第一層的「道德成規前期」,且很少能發展到「自律期」
認知發展
Piaget
三階段
無律
他律
自律
四個階段
感覺運動前期(反射性)
前運思期(自我中心)
具體運思期
形式運思期
犯罪人思考型態
Walters
八大類(自切特權、虛度怠半)
自我安慰
受害者想法
淡化(忽略傷害)
常態化個人行為
切除斬斷:
消除制止犯罪的障礙心理
內在切除:如音樂、影像
外在切除:酒精、藥物
自恃特權:
自我中心主義
所有權
獨特性
錯誤識別(把貪念當作需求)
權力取向(弱肉強食)
身體上形式
口頭上形式
心理上形式
虛情假意
過度樂觀
認知怠惰
半途而廢
犯罪心理學4大主要理論
心理分析學派-認為攻擊行為和兒童早期的內在衝突及發展缺陷有關
認知與道德發展-認為犯罪行為是因為道德發展不健全的結果
社會學習論-犯罪行為是觀察學習及模仿後的結果
生理心理學-認為心理特質和生理因素是有關聯的,如心理病態性格者
心理分析論
Freud
基本主張
每個人都有從事犯罪的本能(人性本惡)
認為人會犯罪是因為心理衝突、情緒等問題,亦認為罪惡感在犯罪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用處罰來減輕心中的罪惡感
重視兒時經驗,認為人格在5、6歲時就已形成
三個概念解說人類行為的形成
意識(當下的思想)
前意識(記憶)
潛意識(被壓抑生理的本能、慾望)
人格的結構由3部分構成
本我(享樂原則)
自我(現實原則)
超我(理想法則)
人格發展的五階段
口腔期(0-1)
此時的幼兒若受到撫愛、適當的斷奶,往後發展較有成就;若經歷挫折感,會被壓抑到潛意識,影響日後行為
肛門期(1-3)
此時期管制過嚴會變得固執、虐待狂;反之會變得草率、骯髒
性器期(3-6)
戀親衝突
男性經歷戀母情結,須克服「閹割情結」,以認同父親降低自身焦慮
女性則是戀父情結,要克服「陽具欽羨」,透過認同母親獲得父親的關愛
潛伏期(6-青春期)
此時會呈現「性」相關的壓抑,專注在周圍的事物
兩性期(12歲後)
此時的性發展已成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
Freud沒有解釋犯罪原因,後繼者用此論分4個原因
犯罪行為是一種「神經性」行為
犯罪行為是缺陷超我的結果
犯罪行為是一種替代性滿足的象徵
以人格發展階段的缺陷解釋人類的犯罪行為
行為主義與社會學習論
行為主義論(增強作用)
Thorndike、Pavlov、Skinner、Jeffery
基本主張
認為行為是透過學習而來,是環境下的產物
犯罪是對生活環境一種直接學習的結果,並非是不正常的行為特徵
個體的行為是透過直接經驗和獎懲而來的
概念
人和環境互動而造成行為次數的增加稱為「增強」;若是造成次數減少,稱為「懲罰」
增強分為兩種
正面增強作用(利益)
如偷手機卻沒被抓到
負面增強(減輕痛苦)
如為減輕心中痛苦而吸毒
社會學習論
Bandura
基本主張
以人類攻擊行為為研究重心
解釋攻擊行為的發展、呈現、維持方式
概念
攻擊行為的取得(學習來源)
生物因素
觀察學習(間接)
家庭成員
文化環境
大眾傳播媒體
直接經驗的學習
攻擊行為的激起
厭惡教唆(利用暴力擺脫心理挫折)
正面效果教唆(有利)
楷模教唆(看到崇拜的人使用暴力沒被懲罰甚至獎勵,進而學習)
教導教唆(如警察被下令驅趕民眾)
妄想教唆(怕被打就先打人)
攻擊行為的持續
外在增強(有利益)
自我增強(類似中立化,為維護自己)
替代性增強(觀察後的間接學習)
生物心理學論
心理病態性格(反社會人格)
Cleckley&Wishine
11種特徵
無法與他人建立忠誠而持久的關係
不能從經驗中學到教訓(懲罰沒用)
動機不適當的反社會行為(犯罪好玩)
過度追求刺激
即時享樂,不考慮未來
無悔意、罪惡感
主要情感反應缺少
過度自我中心
低度挫折忍受力
缺乏自知之明
慣於玩弄別人
基本主張
並非每一個心理病態者都有所以特徵,但特徵越多,心理病態傾向越強
認為心理病態性格者是真正的核心犯罪人,且男多於女
產生原因
生物因素
情感喚起之缺陷
追尋刺激
認知功能之缺陷
家庭因素
早期喪失父母及情感剝奪
父母之管教和拒絕不一致
錯誤的父母行為模式及家庭互動
社會文化因素
不良的同儕行為
社會規範失調
反社會人格防止
缺點
反社會人格者大多無法信任人亦不能瞭解他人感受並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導致處遇和矯治有一定的難度
反社會人格者並不認為自己有錯,而且亦不想改變現狀,處遇的機會無法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