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當代行政 (三、新公共管理(NPM) (特徵 (組織精簡與分權, 追求卓越, 效率導向, 公共服務導向), 核心概念…
當代行政
三、新公共管理(NPM)
概念與要素
Garson&Overman
《美國公共管理研究》
「PAFHRIER 」
(POSDCORB轉化)
I(Information)
ER(External Relation)
HR(Human Resource)
F(Financial )
PA(Policy Analysis)
起源
1887年Wilson「行政的研究 」,主張政府應「師法企業 」
Bozeman:公共管理係由企業管理與公共政策綜合而成新興學科
Gunn:公共管理是介於企業管理與公共行政之間的「第三條路 」
Bozeman
研究途徑
B研究途徑
(Business)
P研究途徑
(Policy)
意義
新右派、管理主義、企業家政府、後官僚典範、以市場導向的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範圍
G,Starling
《公部門管理》
方案管理
資源管理
政治管理(花費時間最多)
核心概念
公共組織內部市場化:將政府民營化
企業型政府(企業精神)
顧客導向
主張
Hood
2.績效管理→目標區明確,績效必須可測量
1.專業管理→公僕應該是負責任的經理人或管理人
3.結果導向→特別強調產出控制(重視實際的成果)
4.分權組織→打破公部門本位主義,建構網路型組織
5.引進市場競爭機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務品質
6.強調運用私部門的管理風格→向企業取經
7.強調資源有效使用→資源轉少但服務更多(Do more with less)
核心信念
將公共官僚結構分解為多附屬機關(執行機構或政署),各機關之間根據使用者付費的基礎進行互動
利用「準市場 」和「簽約外包 」的方式來塑造競爭環境
將焦點放在管理而非政策
削減成本
一種強調產出目標、期限合約、金錢誘因及自由空間的管理型態
特徵
組織精簡與分權
追求卓越
效率導向
公共服務導向
比較 :pencil2:
傳統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
NPA&NPM比較
Frederickson 六層面
相關性、回應性、授能性
理性理論面
組織結構與設計面
管理與領導理論面
變遷面
認識論、方法論與價值議題面
限制與缺失
三核心議題
以市場取代科層組織
政府縮減職能
成果導向加重公經理人職責
一、新公共行政(NPA)
主張
小結
公共性受託者取代傳統中立執行角色
NPA屬行政的「個人主義」、「新左派」→強調社會公平、正義
Marini
2.後邏輯實證論:反對價值中,應事實、價值與規範並重
3.適應動盪不安的環境
4.建構新的組織型態:參與式、服務式→協和式組織(Consociated Model)
5.發展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組織
1.入世相關的公共行政
影響
3.社會公正公正與公共倫理之普及深入:打破傳統只重視效率、效能、理性等問題,導入社會公道(Equity Justice)
4.代表型官僚制:即延攬各族群或弱勢團體擔任公職
2.入世的公共行政與公民行政:解決社會問題
5.公共行政新典範:提出新形式的組織
1.行政學研究方法的改變:後邏輯實證、社會公義、事實與價值並重
6.對公僕角色之衝擊:行政人員是公共利益的受託者
起源與發展
1968年→瓦爾多(Waldo) →明諾布魯克會議(Minnowbrook)
1971年→馬里尼(F.Marini)《邁向新公共行政:明諾布魯克觀點》
1989年→《公共行政評論》(PAR):第二次明諾布魯克會議:公共行政變遷紀元
2008年→第三次明諾布魯克會議:全球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未來→協力型公共治理
檢討
2.欠缺原創性和可行性
3.過於理想化而陷入形式主義
1.政治與行政二分法的迷思
4.規範性價值難以界定
第一次VS第二次明諾布魯克會議
民主行政
伍偉克(Warwick)「民主行政」五項倫理原則
1.公共取向
2.反省性選擇
3.真誠
4.程序的尊重
5.手段的限制
全鍾燮(Jun)「民主行政」特色
1.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2.代表性
3.開放性
4.超越派閥黨團(特殊利益團體)
5.嚴防專業主義對民主原則的傷害
6.參與
理念
Waldo 「民主行政」觀點
主張政治與行政的調和
「歷史為政府帶來兩項的傳統,政治是希臘的,行政是羅馬的」(「政治回應 」與「專業理性 」的調和)
主張社會性效率
效率的意義必須以社會價值目標來界定
二、黑堡宣言
背景
1970、80年代社會瀰漫批判官僚的風尚
起源
萬斯萊(Gary L. Wamsley)&顧賽爾(Goodsell)
<公共行政與治理過程:轉變中的政治對話>
主張
2.政府在治理過程中應能代表多元利益
3.行政組織應擁有達成公共利益之專業能力
1.行政人員應以公共利益的受託者來自我期許
4.公共行政為憲政體制的正當參與者:行政為「憲政第四部門」
常任文官角色
睿智的賢明少數
平衡輪
憲法的執行與捍衛者
分析者與教育者
人民公義的受託者
NPA與黑堡宣言比較
共同點
肯定行政人員與行政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價值
行政人員應本專業與良知,善用職權追求公共利益之最大化伸張公共政義
強調行政人員為主權受託者
相異點
NPA(較重視個人面)
社會公平的提倡
行政倫理的重視
公民精神與公民參與
公共哲學的建構:重視公共利益、平等、自由、公道等抽象概念
黑堡宣言(強調制度面)
尊重市場機制,反對小而美政府
強調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及文官應有的角色
文官集團的代表性
方法論上強調規範價值與理論的建構
涵義
對NPA流於過度抽象與缺乏實用性感到不足,因此以「制度面」彌補之
黑堡宣言屬「制度化的明諾布魯克觀點」、「新 派」
認為官僚體制(行政組織)存在重要地位,反對「小而美」政府
強調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過程中具有重要性
四、新公共服務(NPS)
起源
丹哈特夫婦(Denhardt) 2000年《新公共服務:服務而非領航》
主張
重視公民資格更勝於企業精神
策略思維、民主行動
公共利益的追尋
理解課責並不容易
服務公民,而非顧客
服務而非領航
重視人民價值,而非只重視生產力
理論基礎-民主理論
社群與公民社會論
組織人文主義與新公共行政
民主公民資格論
後現代公共行政與論述理論
NPA、NPM、NPS比較
派別
左派-注重公共利益,注重公平、公共利益,質化取向,強調文官行政人員之價值
→NPA、黑堡宣言
→行政人員是人民主權受託者+憲政體制的詮釋者
右派-注重個人、自由市場競爭、效率取向、量化取向、小而美政府
→NPM
→市場機制,小而美國家論
第三條路
→NPS
→社群主義+德性公民
五、行政學研究趨勢
新公共管理的經濟理論基礎
新右派主要論點
4.購買者的角色須從供給者角色中分離出來
5.契約或半契約配置的增加
3.擴大私部門的自理範圍
6.自由市場來檢測績效目標
2.創造市場或準市場的競爭機制
7.彈性給薪
1.視人民如顧客,並強調顧客的選擇權
公共選擇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
委託人與代理人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