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一、新公共行政(NPA) ((影響 (6.對公僕角色之衝擊:行政人員是公共利益的受託者, 1.行政學研究方法的改變:後邏輯實證、社會公義、事實與價值…
一、新公共行政(NPA)
影響
6.對公僕角色之衝擊:行政人員是公共利益的受託者
1.行政學研究方法的改變:後邏輯實證、社會公義、事實與價值並重
5.公共行政新典範:提出新形式的組織
2.入世的公共行政與公民行政:解決社會問題
4.代表型官僚制:即延攬各族群或弱勢團體擔任公職
3.社會公正與公共倫理普及深入:打破傳統只重效率、效能、理性,導入社會公道(Equity Justice)
民主行政
理念
Waldo
社會性效率:效率的意義必須以社會價值目標來界定
政治與行政的調和:「歷史為政府帶來兩項的傳統,政治是希臘的,行政是羅馬的」
(政治回應&專業理性)
特色
全鍾燮(Jun)
1.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2.代表性
3.開放性
4.超越派閥黨團(特殊利益團體)
5.嚴防專業主義對民主原則的傷害
6.參與
伍偉克(Warwick)
5項倫理原則
1.公共取向
2.反省性選擇
3.真誠
4.程序的尊重:避免目標錯置
5.手段的限制:比例原則
戈登(Gordon)
行動綱領
1.公民參與
2.科層責任
3.代表性科層
4.科層回應力
5.倫理道德
6.行政效能
檢討
4.規範性價值難以界定
1.政治與行政二分法的迷思
3.過於理想化而陷入形式主義
2.欠缺原創性和可行性
起源與發展
2008年→第3次明諾布魯克會議:全球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未來→協力型公共治理
1989年→第2次明諾布魯克會議:《公共行政評論》(PAR):公共行政變遷紀元
1971年→馬里尼(F.Marini)《邁向新公共行政:明諾布魯克觀點》
1968年→第1次明諾布魯克會議(Minnowbrook)→瓦爾多(Waldo)
主張
Marini
1.入世相關的公共行政
5.發展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組織→受益者導向
4.建構新的組織型態:參與式、服務式→協和式組織(Consociated Model)
3.適應動盪不安的環境→參與管理、公開程序
2.後邏輯實證論:反對價值中,應事實、價值與規範並重
小結
公共性受託者取代傳統中立執行角色
NPA屬行政的「個人主義」、「新左派」→強調社會公平、正義
第1次VS第2次明諾布魯克會議
多元主義
(Pluralism)
1.社會應具備多元價值的意識形態,各種價值不論其內涵為何,均應在社會中自由表達
2.公共政策是利益團體之間勢力與影響力達均衡的結果
3.政府扮演中立仲裁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