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治學 (一、政治學緒論 ((六)政治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1.哲學, 2.史學, 3.人類學, 4.社會學, 5.經濟學, 6.心理學),…
政治學
一、政治學緒論
(一)背景:政治的起源
1.亞里斯多德
2.城邦(Polis)
3.群居的生活
(1)理想的「群居」生活狀態
(2)各種問題的解決
(3)各種群體目的的實踐
(二)政治的定義
3.「權力」及其相關事務
1.規範性目的的實踐
2.「公共事務」
4.衝突管理
(三)政治的特性
1.社群性—「群體生活」型態與「個體生活」型態並不相同
(1)合作
(2)衝突
(3)互不干涉
2.目的性
(1)「政治作為」通常皆是為了達成特定「目的」所作之「後天」行為
(2)群體的「生活目的」需要「多數人」共同配合、合作始能實踐
3.權威性—權力
(1)意涵:倘A可以使B去做B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情,則A對B掌有權力
(2)價值:一種有助於達成政治目的的「強制力」
(3)性質:又可區分成為公領域跟私領域的權力
(4)爭議:公領域與私領域的權力是否皆屬「政治」的探討範圍仍存有爭議
(四)政治的目的
1.生存
2.秩序
3.富足
4.進步
(五)政治的限度—公私領域二分
1.公領域(政治領域)是否可以侵入、干涉私領域?
(1)倘若不行,理由為何?「市民社會」的特質
(2)倘若可以侵入,則侵入的標準為何?
2.倘若公領域完全介入私領域,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六)政治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1.哲學
2.史學
3.人類學
4.社會學
5.經濟學
6.心理學
二、政治學方法論
(一)背景:如何求取「真實」的政治學知識
1.法國大革命、威瑪共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經驗
2.科學主義的興起—追尋「真實可驗證」的知識
3.政治學研究必須採取一種可以「證明」其研究「對象」、「內容」與「成果」皆具有「真實性」的研究方法
(二)意涵—為一門探討使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始能帶來真實知識的學門
(三)方法論發展歷程(伊斯頓觀點)
1.正式時期(1920之前)
(1)研究對象:以「制度」為核心研究對象
(2)研究領域:「哲學」與「法學」為主要的研究領域
(3)研究傾向:具有「規範」性的研究傾向
(4)研究性質:採用「靜態」的研究方法
(5)研究理論:「舊國家論」以及「舊制度論」為此時期之研究產物
2.傳統時期(1920~1940)
(1)此階段為政治學研究的「轉型」時期
(2)以「權力」為核心的研究議題
(3)代表學者為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拉斯威爾等人(權力學派)
(4)可視為是政治學研究自靜態「制度」研究,轉換至動態「行為者研究」之間的「過渡時期」(並沒有明確的研究方法,規範與實證併用)
3.行為時期(二戰後到1960末)
(1)研究對象:以「人的行為」為核心研究對象
(2)研究領域:「民主化」、「政治文化」、「政治參與」、「民意」、「利益團體」、「投票行為」等與「人類行為」相關的「動態」議題皆為此時期主要的研究領域
(3)研究傾向:具有「實證」性的研究傾向
(4)研究性質:採用「動態」的研究方法
(5)研究理論:「系統論」為此時期之研究產物
系統論的內涵
輸入
需求
支持
轉化
黑盒子(中立)
利益表達
利益匯集
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
輸出
汲取
規約
符號
分配
系統論的優缺點
優點
具有宏觀的解釋能力
系統具有層級性與關聯性
具有較大理論延展性
缺點
政治社會缺乏可供辨認的環境疆界
隱含有「存在即為合理」的問題
國家自主性被割裂
無法說明「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為何
(6)完全不討論「制度」以及「國家」等無法被「驗證」的抽象概念
4.後行為時期(1970後至今)
(1)研究對象:同時研究「人與制度」,並將焦點放置人與制度之間之「相互影像」的面向之上
(2)研究領域:新制度論、公共政策、政治經濟學、理性選擇理論(多元研究主題)
(3)研究傾向:同時融合「規範」以及「實證」的研究傾向
(4)研究性質:同時融合「動態」與「靜態」的研究方法
(5)研究理論:「新制度論」與「新國家論」為此時期的研究產物
新制度論
主張人與制度之間會互相影響
與舊制度論之間的差異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層次
研究主題
研究理論
可分為以下五種分支
結構制度論
歷史制度論
社會制度論
理性選擇理論
規則制度論
新國家論
「把國家找回來」的研究主張
國家自主性
國家能力
(四)政治學科學化
1.背景:行為主義時期衍生出的政治學研究議題
2.政治學科學化的意涵
(1)科學方法的使用:描述、假設、驗證
(2)「實證式」的研究主題與理論
(3)價值中立
3.政治學可否科學化的爭論
(1)肯定說
學科研究的持續性
人類意志的可預期性
價值中立的可達性
(2)否定說
人類行為的複雜性
人類意志的不可預期性
價值中立的不可達性
三、政治思想與意識形態
(一)背景:法國大革命
1.狄崔西—觀念的科學
2.契約論者:霍布斯、洛克、盧梭
(二)意識形態內涵的演變
1.狄崔西:觀念的科學
2.馬克思:虛偽意識
3.曼海姆:集體意識的世界觀
4.巴柏:封閉的思想體系(冷戰觀點)
5.當代:一組浮動且互連的概念體系,其功用在於支持、修正或是顛覆某種政治體制、思想或是活動
(三)意識形態的特性以及構成要素
1.特性:浮動性、互連性、體系性、理論導引性
2.構成要素:核心主張、世界觀、具體主張(行動)、對政府或國家的看法
3.關鍵核心主張:自由、平等、秩序與正義(羅爾斯正議論)
(四)意識型態的當代發展
1.核心價值
2.世界觀
3.具體主張
4.對國家以及政府的看法
(1)自由主義
古典自由主義
現代自由主義
(2)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
新社會民主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3)保守主義
托利式家父長制保守主義
新右派
新自由主義
新保守主義
極右派
(4)意識形態的終結
貝爾:意識形態的終結與殊途同歸論
福山:歷史的終結
(5)其他意識形態
菁英主義
規範式菁英理論
實證式菁英理論
多元主義式菁英主義
女性主義
環境主義
法西斯主義
無政府主義
社群主義
新左派
四、民主政治
(一)背景:民主的源起
1.希臘雅典城邦的民主原型
(1)「直接民主」的原型
五、政治民主化
六、民族主義
七、國家、政府與主權
八、憲法與憲政
九、政府體制
十、立法機構
十一、政黨與政黨制度
十二、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
十三、政務領導與官僚組織
十四、司法機關
十五、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十六、政治參與與社會運動
十七、民意與政治傳播
十八、人權與公民權
十九、利益團體
二十、公共政策
二十一、全球化與國際政治
二十二、地方政府
二十三、政治經濟學
二十四、比較政府與政治
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