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辯經・理性的浪漫 大聖主義的自由之路 2019/1/24 (5 再論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原始佛教的差異 (相關辯論 (心/物關係, 轉世理論,…
辯經・理性的浪漫
大聖主義的自由之路
2019/1/24
1 佛很完美嗎?
原始佛法階段
(佛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阿羅漢)
佛滅
(人對阿羅漢失望/開始景仰佛)
後原始佛法階段
(仍有共識)
(1)承認成佛之道(菩薩道)
(2)只有七個人(授記)能走此道-->小乘
佛法開始分裂
(部派佛教時期)
大乘佛教:不是只有過去七佛 而有「十方佛」
小乘佛教
雙方並無絕對否定對方的存在
彼此爭議鎖定在「修行人數」上
4 大乘佛教
受當時社會時空 地理背景 等多元因素影響
核心概念:利他主義
獨立於原始佛法(終結有漏之因果即可)之外
大乘認為此外 還有利他主義這樣 更宏大遙遠的修行方式
在慈悲(原始佛法也有)之上 「付諸行動」
行為上
強調「積極進入世界」
認知上
反對小乘「自性存在」的客觀意義
提出主觀論 唯心思想
5 再論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原始佛教的差異
有沒有獨立的「心」?常存的「靈魂」
原始佛教/小乘佛教:相望終結有漏、不再轉世-->沒有
毒樹(有漏的感官)長毒果(有漏之心)理論
大乘佛教:解脫之後 留下「心」 才能積極利他-->有
毒果(有漏之心)之毒來自各種可能 要從主義式修行來扭轉毒性 才能擺脫原始佛教之框架
主客觀?
原始佛法:理性 機械 客觀 唯物
大乘佛法:浪漫 抽象 主觀 唯心
(獨立的心 用來發出主觀判斷)
「戒律」?
原始佛法:破戒為不可逆 無可挽回的損毀
大乘佛法:如金屬飾品 可能凹陷或破損 但可透過加熱或敲打還原
人如何「經驗」一件事情?
原始佛法
經驗是一系列機械性的化學反應(色受想行識)
「心」是「物」的副產品 因果關係(而非二元 對立)
不被物所觸發的心(識) 不可能存在
(時代脈絡:在當時的婆羅門主義/沙門主義間 尋出一個中道)
大乘佛法
分裂的重要起始點(核心理論):
將心/物 從因果關係脫鉤 成為二元對立 存在
行動:
讓心脫離原始佛法的機械式架構
開始重視「心的主動性」
創作出除了「禪定」以外的修煉法
相關辯論
心/物關係
轉世理論
佛身不滅
2 為什麼要了解
「佛」被神聖化的過程?
佛特別厲害
但
他是怎麼做到的?
「本生經」概念浮現
(後原始佛法階段)
佛已經修行了好幾輩子
聚焦佛在混亂輪迴裡 持續修行的能力
(對比原始佛教的阿羅漢 只需面對極簡主義的生活)
3 從修行的目的來釐清
原始佛法
後原始佛法
有漏的因(無名 業力 煩惱)
導致有漏的果(痛苦)
四聖諦(辯經第一本書)
追求「有漏的終結」 /不再另外開創什麼/沒有了
提倡個人解脫
大乘佛教
(主義式修行)
終結有漏後
要進一步開展「無漏」
重視「利他」勝於追求個人解脫
「痛苦」的關鍵來自於「成見」(獨立的心 主觀)
修行的目標是「扭轉既有成見」 從「想法 念頭」下手
(煩惱本身不是毒 毒來自人對煩惱的預設立場 是條件所催生)
小乘佛教
(約束式修行)
類似上述:追求終結個人的有漏因果 強調個人解脫
「痛苦」來自「看不清『客觀的外在』」
透過專心致力的禪修「簡約」生活 實踐戒定慧 看清客觀世界
6 實踐
原始佛法
出家:
以離開輪迴為目標
戒定慧
在家(世間道):
行善積德 使下輪迴過得更好(直到某世脫離輪迴)
布施 持戒 禪思
大乘利他主義
定位
比小乘更接近世間 但與世間道不同:
除了財物(物質)布施 還有精神上 法(知識)布施
比世間道出世 但與小乘不同:
擁有遠離輪迴的智慧(小乘) 再加上遠離涅槃的慈悲
以「智慧」遠離世間道
以「無悲」遠離小乘
超越兩者 走在中間的道路上
大乘修行:六波羅蜜
從世間道來:
布施 持戒
從小乘道來:
禪定 智慧
自己提出:
精進(為了走得更遠)
忍辱(為了利益社會大眾)
「緣起」「性空」
思想根本:空性
但若因此「心無罣礙」 遁入教練場也非修行
龍樹:了解「空性」 還要掌握「緣起」
小乘:人由五蘊構成 人不存在(人無我) 但五蘊真實客觀存在
大乘:除了「人無我」外 五蘊「亦空」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龍樹謂
空並非「都沒有」 因為五蘊也是緣起(互相依賴而生)的 故為空
一切事物 有則同有 無則同無
小乘持「清淨」戒(不應起任何欲望 不要轉世)
這對大乘來說是最大破戒(在漫長轉世裡 不覺煩憂)
大乘不應馬上把煩惱斬斷 而為利益眾生 應該多花時間留在輪迴裡
「菩薩乘人 於恆沙劫受五欲樂 遊戲自在 『未曾捨離菩提之心』」
核心價值(否則將遁入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