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思考與語言 (壹、思考 (一、概念 (二、判斷和決策 (三、問題解決 ((一) 概述: 問題解決的四個特徵 (1) 目標導向 (2)…
思考與語言
壹、思考
一、概念
(一) 基礎名詞
概念(concepts)
個體對於一群有關連的人事物所持有的抽象心理表徵,藉著此表徵人們可以將人事物進行歸類和區別。
類別(categories)
依據某概念而篩選出符合該概念的一群特定事例的集合。
屬性(attributes)
用來界定一個特定事例是否屬於每個概念的判斷基礎。
正例(positive instance)
與
負例(negative instance)
正例:一特定事例是某一概念的成員。
負例:一特定事例非某一概念的成員。
(二) 概念的分類
簡單概念:以單一屬性所界定的概念稱之。
複雜概念:
(1) 交集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連言概念)
:同時具備兩種或以上的屬性的概念。
(2) 聯集概念(disjunctive concept,選言概念)
:也是多種屬性所界定的概念,但僅需符合其中一種屬性即可。
(3) 條件概念:給予特定條件而形成的概念。
(4) 雙條件概念:給予雙重條件下形成的概念。
(三) 概念理論
古典理論(the classical view)
大要:概念下的任一正例,須符合每一項共同屬性。
概念的邊界清楚,可以明確對事例分類
原型理論(the prototype view)
大要:利用事物中最典型的事例來表徵那一個概念。
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事例間彼此相似,但又不全然相等的現象。
朦朧類別(fuzzy categories)
:不能明確劃分正例和負例,而是利用事例的典型性,所形成的事例集合。
二、判斷和決策
三、問題解決
(一) 概述:
問題解決的四個特徵
(1) 目標導向
(2) 給定(要求結果)
(3) 索解協定(遊戲規則)
(4) 阻礙
(二)
問題空間理論(problem space theory)
大要:
Alan Newell &Herbert Simon
提出,將解決事情的過程比喻像在空間中尋找有效的路。(以河內塔問題為例)
問題解決的演算法與捷思法
(1) 演算法:依照規則將所有中間狀況全部找出來。
(2) 捷思法
方法目的分析(means-end analysis)
透過重複確認問題的現狀與目標的差異,採取適當行動排除差異,從而解決問題。
逆向解題(working backward)
從問題的目標狀態出發,倒著搜尋問題空間中的中間狀態以解決問題。
爬坡捷思(hill climbing)
在不知如何下手時,隨機做嘗試,從中找出可能的方向。
(三) 完形理論的問題解決研究:
大要:問題解決是知覺的延伸,在問題情境中找到理想的知覺方式,就有可能解決問題。
影響有效表徵的因素
(1)
心向作用(mental set)
在解決問題時,因為過去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而採用相同的方法,卻阻礙了個體形成更有效表徵的現象。
知名實驗:Lunchins (1942)水桶問題。
(2)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
解決問題時,對物件的用途有固定的傾向,因而無法形成有效表徵。
知名實驗:Duncker(1945)蠟燭問題
(3)
類比遷移(analogical transfer)
個體在解決新問題時,舊經驗能產生正面影響的現象。
知名研究:Gick & Holyoak(1980)堡壘進攻和放射線
(四)
專家與新手(experts and novices)
解決問題時,專家和新手的方法和過程不同。
知名研究:Chase & Simon 西洋棋手的記憶(1973)
設計:
找三群等級不同的棋手,初學者、A咖、大師。安排他們看兩種棋局(殘局和隨機),隨後立即按記憶排出棋局。
意涵:
此實驗是一個短期記憶研究(視覺空間畫板),專家在解決殘局時(有意義的問題)比新手好。
專家利用棋局知識將鄰近的棋子
chunking
,因而記下更多棋數。
專家與新手的差別總論
在表徵問題花的時間較
長
,而實際投入解決問題的時間較
快
;新手與專家相反。
專家在表徵問題時利用的是
原理
;新手則是注意問題表面。
專家解決問題時比較常working forward(一路很順到底);新手是working backward。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若涉及
程序性記憶
,專家執行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專家提取長期記憶中知識的效率較好。
專家對有關問題的材料chunking較好。
專家監控自己解決問題的品質較好
專家提出的解決方案比較少但比較好。
專家的優勢只在他擅長的領域。
新手比專家更常使用
方法-目的分析捷思
。
專家與新手差別的原因
(1) 專業知識:專家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較高,有助於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解決策略、表徵問題、chunking。
(2) 自動化技能:專家程序性知識的自動化程度高,因此速度和有效性比新手好;同時,自動化可以減低工作記憶的負擔,因此專家在過程中可以監視、修正自己的表現品質。
大量練習
是專家成為專家的原因。
四、推理(reasoning)
(一) 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定義:根據已知的陳述(前提),依
邏輯法則
推導出有效結論的思考歷程。
類別:
(1) 三段式演繹(syllogism)
:
根據兩個陳述推導出合邏輯的推理思考。
例子:所有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推論出:蘇格拉底會死
信念偏誤(belief bias)
:依照結論來判斷論證有效性,可能造成錯誤。
例子:所有動物都會飛,兔子是動物。所以兔子會飛。
(2) 條件演繹(conditional reasoning)
根據
「若-則(if-then)」
的條件,推導出合邏輯結論的推理思考。
若P則Q,P為前件(antecedent);Q為後件(consequent)
知名實驗-
華生選擇作業(Wason selection task,1966)
(二) 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定義:根據多個事例資訊,依據
機率法則
,推導出可能存在的原則。
例子:天龍八部讚、倚天屠龍記讚、笑傲江湖讚。>金庸小說讚。
說明:
歸納的結果不一定正確。
相對而言,若前提正確,演繹法保證得到正確答案
歸納法是從事例中,得到一個真確機率高的結論。
演繹法是合邏輯的結論
肯證偏誤(confirmation bias)
-歸納的一種傾向
(1) 知名研究:Wason 的2-4-6問題(1960)
意義:個體在歸納時,若心中已有一個定見或偏好,經常會對那些能否定掉自己假設的事例是盲目的,而專注於能支持自己假設的事例,從而造成歸納上的偏差。
(一) 大要:
判斷(judgement)
:利用情境中的線索進行推敲,做評估、預測、推論。
決策(decision making)
:在數個可能的選項中進行選擇,是整體的決定過程。
(二) 判斷和決策方式(決策理論)-簡單情境
期望值理論(expected value theory)
方法:精確計算情境中有關數值的期望值高低而形成決定。
但人有偏好、不同需求,因此此理論不適合說明決策過程。
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
概要:
計算主觀的效用(滿意程度)。人在不同情形下的偏好、需求不同,所以不能用客觀固定的值去估算。
邊際效用遞減
:有價事物的數量逐漸累積,會感到總效用值增大,但每個單位帶來的效用值越來越小。
缺點:不能解釋人們在贏的時候傾向迴避風險,輸的時候恰恰相反。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Daniel Kahneman & Amos Tversky
(1979)提出。
假定
人們會以自己目前的情況(得或失)做為決策參考點。
無論得失,效用值都是邊際效益遞減。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人們對「得」、「失」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同樣金額的得失,失去的不舒服感受強度高於得到的愉快感受。
展望理論解釋決策行為:
既付成本效應(sunk-cost effect,決策陷落)
:因為人有損失厭惡的傾向,在面臨損失的情況下,傾向做冒險的決策,繼續投入資源想要追索回損失。
相反,在必定獲得的情況下,人會迴避風險,採取保守策略。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擁有效應)
:在擁有一項物品時,對物品的主觀價值會高於未持有它時的主觀評價。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措辭效應)
:實質意義相同的事物,會因訊息傳達的方式不同,而做出不同的決策。(亞洲怪病問題)
(二) 判斷和決策方式(決策理論)-複雜情境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Herbert Simon
(1957)提出,認為人在複雜情境中做決策時,不是完全的理性,而是理性和非理性兼具的。
滿意化(satisficing)
,在決策過程中,不是要找到一個最好的選項,而是在有限情形下做滿意(夠好)的決定。
每個人對於有限理性的程度不同。
滿足者(satisficer)
:容易滿足可行選項的是滿足者。
最大化者(maximizer)
:檢視過所有可能選項再做決策。
依特徵消去法(elimination aspects)
從選項中篩選出重要屬性(特徵),位不同屬性設立標準,再將不符合標準的選項篩除。(EX:選擇研究所學校、尾牙選餐廳)
(三) 判斷決策的捷思及其風險
按照投資的心力將思考分類:
Herbert Simon
將人的思考分為兩大類:演算法、捷思法
(1)
演算法(algorithm,算則法、定程式思考)
依照特定的規則和解題程序,較為精緻複雜且耗費時間心力的方法,但可以得到正確解答。
(2)
捷思法(heuristics,捷徑式思考)
(common sense、rule of thumb)
根據經驗、理論、直覺的思考,可以快速找到答案,但不保證找到正確答案或答案不完整。
就是Simon所提的有限理性的表現,此快速、粗略、有時有效的反應有助於生存。
捷思法的風險
Kahneman 和 Tversky
歸納了一些捷思法可能造成的錯誤:
代表性捷思(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s)
可得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s)
定錨與調整捷思(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s)
(1)
代表性捷思(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s)
定義:利用事物的
典型程度
進行分類或估計。
有關現象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
:在估計獨立事件時,錯誤的當作相依事件。
交集偏誤(conjunction fallacy)
:將子集合發生的機率錯誤評估高於母集合。
忽略基本率(ignorance of the base rate)
:判斷一事件的發生機率時,忽略了此事件和其互斥事件在母群中的比率,從而做了錯誤判斷。
對樣本大小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sample size)
(2)
可得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s)
(便利法則)
定義:以自己能回憶起來的程度作為事件發生機率的估計標準。
有關現象
熟悉性造成提取偏誤
第一個字母是r的單字多,還是第三個字母是r的單字多?
錯覺相關(illusory correlation)
:實際上無相關的兩個體,錯誤高估兩者的關聯性。
(3)
定錨與調整捷思(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s)
定義:依經驗、直覺或線索預設一個粗略的範圍或答案,再依這個粗略的範圍進行修改。
(4) 其他捷思及有關偏誤
辨識捷思(recognition heuristics)
:利用自己能否辨識某個選項作為判斷依據。
後見之明(hindsight bias,事後諸葛)
:容易受到已知訊息的影響,形成與已知訊息一致的判斷。
過度自信偏誤(overconfidence)
:高估自己判斷結果的正確性。
反事實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
事件發生後,不同的想像結局會產生不同情緒。
比下有餘思考
:若想像的是沒發生的更糟的結局,情緒會較開心。(以為會被當)
比上不足思考
:若想像的是沒發生的更好的結局,情緒會較氣憤難過。(以為有100分)
貳、語言
一、語言的特性
(一) 溝通性
(二) 武斷符號性
(三) 有規則的結構(語法)
(四) 多層次結構(字>片語>句子)
(五) 衍生性、創造性
(六) 動態性
二、語言的構成
(一) 音素(phoneme)
語言中可被知覺到的
最小聲音單位
。
KK音標、注音符號
(二) 詞素(morpheme)
語言中
最小的意義單位
,由音素組成。
詞素跟單字不完全一樣,例如:happy是單字也是詞素;而unhappily是一個單字,但由三個詞素組成:un, happy , ly
詞素分為兩種,依功能區分:
內容詞素(content morphemes)
:負責主要意義的詞素(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
功能詞素(functional morphemes)
:使句子符合語法要求的詞素(冠詞、介係詞等)
(三) 片語(phrase)
(四) 句子(sentence)
三、語言的發展
(一) 語言發展的特徵
快:五、六歲左右,語言的使用已接近成人。(聽和說)
規則:語言發展利用規則。
理解(聽懂)比生產(說出)語言發展得快。
(二) 語言發展的進程
早期的知覺與發音現象
小孩出生就能區分母親和不是母親的聲音。
3-4個月大的小孩能分辨所有音素,即使他的母語中沒有;但到6-12個月左右此能力下降,只對母語中的音素敏感。
2個月大-cooing;6個月大-babbling(軌道深-不受後天環境影響)
8個月大babbling的聲音會越來越像母語
詞彙累積
早期詞彙發展
慢
;18-24個月開始
詞彙爆發(vocabulary spurt)
快速配對(fast mapping)
:兒童聽到詞彙一兩次就能把意義記住。
2歲左右幼兒在學新詞彙時,錯誤的將範圍擴張或縮限
過度延伸(overextension)
:已為四隻腳的都叫狗狗。
延伸不足(underextension)
:以為車車只能用在四輪轎車上。
詞彙結合(語法發展)
18-24個月大的幼兒可以把詞彙結合,說出粗略句子。
電報語(telegraphic speech)
過度規則化(overregulation)
:3歲左右幼兒,過度利用語法規則。(go> goed)
5.6歲時,語言能力接近成人。
(三) 語言習得的解釋
行為主義觀點(略)
天賦觀點(nativist perspective)
(1) 大要:
Chomsky
相信人天生具有學習語言的能力,認為大腦中有專門習得語言的結構-
語言學習機制(Language Acquicition Device,LAD)
。
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er,UG)
:人類天生具有的語法知識。
(2) 支持天賦論的證據或說法
腦傷研究:大腦特定區域受傷與語言有關。
關鍵期:人們學習語言的能力並不是終身相等。最佳約是在青春期之前。
輸入貧乏、產出巨大:Chomsky稱為poverty of stimulus,習得字詞有限,但產出語言是無限的。
BOX:
失語症(aphasia)
因腦部損傷,指使語言能力喪失的現象,有兩種:
布洛卡失語症(Broca's aphasia,表達型失語症expressive aphasia)
左腦額葉靠近側列損傷,病人了解自己語言異常,有三種症狀:
表達能力下降 (文法缺損 grammatism),講的話像電報語,但理解力正常
說不出某些字 (命名不能 anomia)
發音異常
威尼基失語症(Wernicke's aphasia,理解型失語症,receptive aphasia)
講話流暢、文法正常,但病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異常
理解能力大受影響
新語症(neologism)
:說話時常用一些字取代原本的字,或是自己發明的字。
(字詞沙拉)
BOX:
第二語習取(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
定義:熟練第一種語言後,再學習第二種語言。
母語對第二語學習的影響:
L1對L2發音、語法造成影響
學習L2的建議:
早點學習為佳,尤其雙語學習
雙語學習特別有效的前提是:兩種語言輸入的程度充分。
若L1未穩定,即在完全充滿L2的環境中,可能傷害L1。
雙語習取(Bilingual Language Acquisition)
嬰兒或三歲以下幼兒同時學習兩種不同的語言。
BOX:語言與思考
沙皮爾-胡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
也稱語言相對性(linguistic relativity)
胡爾夫認為:個人如何了解世界,受到其母語的決定。意即:個體吸收外在真實的過程,是以母語作為表徵工具。例如:國語沒有與事實不同的假設語氣,所以華人以非事實為前提的思考能力較差。
語言影響思考
語言在某些情境下會影響思考結果
Loftus撞車實驗
框架效應
花園路徑句(garden path sentence):
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