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人格心理學 (壹、概述 (一、人格的意義及闡釋 (二、人格的先天與後天 ((一) 雙胞胎研究:
遺傳在人格特徵上有影響。
…
人格心理學
壹、概述
一、人格的意義及闡釋
-
二、人格的先天與後天
(一) 雙胞胎研究:
- 遺傳在人格特徵上有影響。
- 更大的環境差異不會造成人格特徵的相關程度降低。
- 雙胞胎在成長過程中相同、不相同的經驗
(1) 非共享環境(nonshared environment)
- 在同一家庭長大,但並未共同擁有的經驗。
- 出生序、性別、興趣、父母對待等。
(2) 共享環境(shared environment)
- 成長過程中手足共同擁有的經驗。
- 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中相同的部分等。
貳、人格理論
四、特質論
(一) 概述
- 特質是個體行為、感覺、思考方式的一致傾向。
- 特質論者的共通看法:
- 可觀察到行為的一致性
- 特質與行為是直接關聯的
- 特質論者相信人格具有跨時間的穩定性、
跨情境的一致性。
(二) Gordon Allport 的特質論
- 方法:對少數個人進行深入研究,從個人書信、日記、自傳中,分析各種潛在的人格特質,以及這些特質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 大要
(1) Gordon Allport 是近代心理學家最早提出有意義特質論的人。
(2) Allport 認為特質是人格組成的基礎,每個人的人格都是若干特質獨特組合的結果,形成個體間的差異。
(3) 特質影響行為,因此個人在不同場合中表現出相似的行為。
(4) Allport 將人格特質分成3種類別:
- 首要特質(cardinal trait)
- 一個人只有一個cardinal trait,且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指一種廣泛全面影響個人生活的特質。
- 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
- 人格中明顯的幾個特色,每個人都有若干個central trait。這些特質表現的範圍較小。
- 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
- 每個人都有一些secondary trait,影響的範圍更小,僅在部分場合或情境出現,如對衣著的偏好。
(5) Allport 不認為特質是決定行為的唯一因素,情境對行為也有影響力。只是Allport認為可以從特質出發研究行為的穩定性。
(三) Raymond Cattell 的16PF
- 方法:
(1) 利用統計上的因素分析方法,採用字典中大量有關人格特質的形容詞作為分析依據。
(2) 上述以特質形容詞作為分析材料的方式稱為:
基本詞彙假說(fundamental lexical hypothesis),指一種語言中應包含了大多數描述人特質的詞彙之假設。
- 大要: (1) Cattell 得到兩個層次的特質:
- 表面特質(surface traits)
- 潛源特質(深源特質,source traits)
- 表面特質的根源,人們具備了某些潛源特質,才會將關於該潛源特質的若干表面特質表現出來。
(2) Cattell 分析出16個潛源特質-16 PF(personality factor),並設計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作為測驗工具。 (B4、P545)
(四) Hans J. Eysenck的三因素論
- 方法:也用因素分析,但跟Cattell不同。
Eysenck 認為抽取出的因素應盡可能彼此不要相關;Cattell認為需抽取出較多相關的因素才能適切描述人們的特質。
- Eysenck 重視因素間低相關,故只有得到3個因素(PEN):
(1) 神經質/情緒穩定(neuroticism/emotional stability)
- 情緒穩定的程度,有些人容易焦慮、緊張、容易有罪惡感,有些人相反。
(2) 外向/內向 (extraversion/ introversion)
- 有些人社會性高、高自我肯定,有些人相反。
(3) 精神病質/衝動控制(psychoticism/impulse control)
- 後來才加入的向度,是一個人衝動控制的程度。
- Eysenck 三因素論與現代大腦研究的關係:
(1) 神經質高的人邊緣系統易被激發,因而容易焦慮、緊張,這個現象從兒童幼年就能發現,相當於Kagan的抑制型兒童。
(2) 內向和外向的人,大腦平時的活動水準不同,因而使兩種人尋求與環境接觸的程度不同:
- 內向的人:皮質(前扣帶迴)的活動水準較高,為避免皮質活動高到不舒適,所以內向的人迴避環境高度刺激。
- 外向的人:皮質(前扣帶迴)的活動水準較低,為讓皮質活動高到較舒適的狀態,所以外向的人尋求環境高度刺激。
(3) 精神病質可能與睪固酮相關,例如:攻擊可能是睪固酮過度分泌的結果。
-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用於測量Eysenck提出的三項人格特質。
(五) 大五人格理論(Big five model或Five factor model,FFM)
- 方法:基本詞彙假設、因素分析:分析出五個人格因素。
- 貢獻者:Robert McCrae 和 Paul Costa
- 測驗工具:Neuroticism-Extroversion-Openness Iventory(NEO-PI-R)
- 五因素(OCEAN)
(1) 神經質 (Neuroticism):情緒的穩定程度。
(2) 外向性 (Extraversion):人際及其他活動的尋求意願。
(3) 開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尋求新經驗的意願高低。
(4) 友善性 (Agreeableness):友善、為人著想的程度。
(5) 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生活中細心、留意、有條理的程度。
- Loehlin的研究指出,大五特質受到基因一定程度的影響。
- 成人的大五特質隨時間保持相當程度的穩定,隨年齡增長變動越小。
- 特質會影響個人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