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1️⃣2️⃣動機與情緒 (2.情緒 (3.理論 (1.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認為情緒是透過身體回饋而引起的,例如:臉部回饋假說), 2.坎巴二氏情緒論…
1️⃣2️⃣動機與情緒
2.情緒
1.定義
情緒為一種複雜型態的身心變化,包含個人針對情境所產生的生理興奮、感覺、認知歷程及行為反應。
2.基本情緒
喜愛、生氣、哀傷、快樂、厭惡、害怕、驚訝、輕視
3.理論
1.詹郎二氏情緒理論
認為情緒是透過身體回饋而引起的,例如:臉部回饋假說
2.坎巴二氏情緒論
情緒刺激產生生理興奮和情緒體驗,但兩者不戶為因果,
且互相獨立自主。
3.斯辛二氏情緒論
生理變化和刺激性質兩方面的認知是形成情緒的原因。
4.情緒相對歷程論
由索羅門提出,在情緒發生時,產生與此狀態相反的作用,
例如:苦盡甘來、樂極生悲。
4.功能
2.社會功能(調節社會互動)
3.認知功能(學習、記憶、社會判斷、創造力)
1.動機和興奮
5.智力 (EQ)
由Salovery提出,包含認識自身的情緒、妥善管理情緒、
自我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人際關係的管理。
3.壓力
1.定義
有機體對干擾其平衡狀態及使其應付能力過度負荷的刺激事件,
所表現出特定、非特定的反應型態。
2.類型
1.生理性壓力反應
1.急性
應急反應
2.慢性
一般適應症候群(GAS)
Selye
階段
警覺反應階段(震撼期、反擊期)
抗拒階段
衰竭階段
2.心理性壓力反應
壓力認知評估
Lazarus
階段
初級
次級
再評估
3.災難事件和PTSD
4.葉杜二氏法則
1.定義
由葉克斯Yerkes & 杜德遜Dodson提出,
心理壓力和工作難度呈現U字形的關係。
2.應用
高焦慮者
工作難度低,機械性工作,成績較佳
低焦慮者
工作難度高,概念性工作,成績較佳
內驅力理論
認為動機強度與行為表現效率兩者之間呈現線性關係,
即動機(內驅力)越強,行為表現效率越高。
倒U型理論
認為動機強度與行為表現效率兩者之間呈曲線相關,
即過高與過低的動機,均不利行為表現效率,
動機適中最能產生高效率的行為表現。
3.性格與健康
1.A型人格
懷有敵意的人格特質,易得心臟病
2.B型人格
生活悠閒
3.C型人格
克己自制的爛好人,易罹患癌症
4.T型人格
個體有創意、外向,如果沒有獲得適當的支持,
易有犯罪傾向,與此相對的是t型性格,
個體喜歡規律的生活型態、內向。
4.策略
2.改變認知
1.壓力免疫訓練 (SIT)
概念階段➞技能獲得與應用階段➞
應用與持續改變階段
2.建立對壓力源的控制感
3.社會支持網絡
1.類型
1.問題焦點因應
2.情緒焦點因應
4.鬆弛身體
4.挫折與衝突
1.挫折
1.意義
1.對個體動機性行為造成障礙或干擾的外在情境
2.對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感受
2.引發因素
1.外在因素
自然、社會環境
2.內在因素
條件不足、動機衝突、道德觀念的覺察
3.遭遇挫折的反應
1.直接反應
緊張和不安、攻擊和破壞、冷漠、刻板行為和固著、退避。
2.間接反應
防衛機制
2.衝突
1.意義
1.Lewin 提出,個體面臨同時並存的動機,
此動機在性質上呈現矛盾互斥就會產生動機衝突,
又稱心理衝突。
2.類型
2.雙避衝突
同時有兩件事都不想做,但又必須擇一
3.趨避衝突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1.雙趨衝突
同時有兩個喜愛的目標但互相衝突
4.雙趨避衝突
面對兩種目標,每個目標都具吸引力和排斥力,
又必須擇一。
1.動機
柏氏模式
1.自驗預言
2.畢馬龍效應
3.持續性期望效應
Omega-3 脂肪酸有益心臟運作,
還可幫助情緒管理,
用核磁共振發現腦中灰白質較多,
請較少出現負向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