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社會心理學 (壹、人際知覺 (一、人際知覺形成的線索 ((一) 利用他人的特質(traits) 不同特質對印象形成的效用不同 Solomon…
社會心理學
壹、人際知覺
一、人際知覺形成的線索
(一) 利用他人的
特質(traits)
不同特質對印象形成的效用不同
Solomon Asch
(1946的實驗),發現在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並不是均等的利用所有知覺到的特質。Asch將特質分為兩種
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s)
:對他人印象形成時的影響力較高
周邊特質(peripheral traits)
:影響力較低
優先知覺到的特質在印象形成過程中較具影響力
初始效應primary effect
也是Asch的實驗,操弄好壞特質出現的順序
大雄是 善良的、親近的、懶散的、拖延的 (印象較正面)
胖虎是 拖延的、懶散的、親近的、善良的 (印象較負面)
負面特質
在印象形成過程中較具影響性
負面效應(negativity effect)
(二) 利用他人
臉部表情
通過表情,人們可以知道他人情緒。
情緒與相應表情是演化結果。
Ekman認為有7種表情和情緒是跨種族共通的。
Elfenbein & Ambady
發現表情辨識有
內團體優勢
,當辨認的是相同種族的人的表情時,正確機會更高。
特質與特質間 & 特質與行為間有一套隱約聯繫:
內隱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當個體知覺到另一個人具有某些性格特徵時,會根據這些知覺到的特徵為基礎,推論該他人同時具有其他有關的性格特徵或可能從事的行為。
二、人際知覺的推論過程-
歸因(attribution)
(一) 定義:
Fritz Heider
奧國社會心理學家在1958年提出
歸因理論
。歸因是對別人或自己所表現的行為,就其主觀感受對該行為發生的原因予以解釋的心理歷程。
(二) Heider分類的歸因方式
1. 情境歸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
將事件發生的原因歸於被觀察者之外的因素,也就是環境使然。也稱
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
。
2. 性格歸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
將事件發生的原因歸於觀察者本身,也就是其個性、態度、動機、偏好。也稱
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
。
(三) 歸因時考慮的因素-
Kelly 的共變模式
Harold Kelly
提出
共變模式(covariation model)
,說明如何得到歸因結果。從三個變項之間的變化關係,歸結出某人行為的原因(內在或外在)。
1. 特殊性 (distinctiveness)
:
某人某行為是特殊或普遍的。
2. 共識性 (consensus)
:
在相同情境下,多數人或少數人有相同行為?
3. 一致性 (consistency)
:
某人在同一情境下,表現出相同行為或並不一致?
(四) 歸因常見的偏誤
1. 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
Lee Ross
認為個體在觀察他人行為時,傾向將他人行為的原因解釋為
內在因素
,偏重個人、忽略情境。
誇大了被觀察者的內在因素。
也稱作correspondence bias,認為他人外在行為與內在特質彼此相應。
2. 行動者-觀察者效應(actor-observer effect)
歸因他人行為時,偏好使用內在歸因。
歸因自己行為時,偏好使用外在歸因。
3. 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
為了提高或維持自尊,而寬待自己的歸因傾向,將好的結果做內在歸因,不好的結果做外在歸因,
4. 防衛歸因(defensive attribution)
為避免或消除焦慮所採取的歸因方式。
正義世界信念(just world belief)
A、人們心中普遍存在一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錯誤信念,因此傾向將發生在他人身上,但也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好的事情,歸於受害者自己行為不當,用以減輕焦慮。
B、不幸的程度越大、受害者跟知覺到該事件的人身份越相近,越會增加個體採取此歸因方式的機會。
5. 虛假共識(false consensus)
個體傾向假定自己的意見或感覺和大多數人是一樣的,所以會這樣歸因:我(或別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大家都會這樣做。
Ross, Green and House校園三明治人實驗。
貳、態度與態度改變
一、概述
(一) 態度的意義
對特定人事物的觀感和評價
有三個成分:認知、情感、行為
有些態度可以自我察覺,有些不行:
外顯態度(explicit attitude)
:自己知道的態度。
內隱態度(implicit attitude)
:自己不知道也無法察覺的態度。
(二) 態度的測量
1. 內隱連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透過電腦實施的測驗,記錄受試者
對不同刺激的反應時間。
2. 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若受試者具有高的內隱偏見,接受 fMRI 觀測時,對其呈現陌生的黑人面孔,受試者的
杏仁核(amygdala)
和
前扣帶區(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會呈現高度激發。
自陳法
利用口述或問卷陳述對特定人事物的看法或意見。
二、解釋態度形成的理論
(一) 單純曝光效果
-態度對象多次出現
Zajonc(1968)研究,曝光次數越高的越受到受試者喜愛,即是一種正面態度。
(二) 制約結果
古典制約:CS和UCS多次相近相伴出現,原本被UCS引發的反應,也會被態度對象引發。
操作制約:行為被增強,使得未來從事同一行為的次數增加。
(三) 期望-價值理論
-計算利弊的結果
此理論認為個體會計算與態度對象有關的利弊發生之機率(期望),與發生後的作用(價值),從而形成態度。
(四) 自我知覺論
-態度是對自己行為察覺和歸因的結果
Daryl Bem 提出自我知覺論(self-perception theory)
認為
行為決定了態度
。
人們利用自己的行為及情境,來推論歸因自己的態度。
三、態度影響行為的有關因素
(一) 詢問態度跟實際行為的關連程度
詢問態度的時間跟實際行為發生的時間,間隔越久越不準確。EX:民調對選舉的預測。
(二) 態度的強度
態度越強,對行為影響越明顯。
EX:堅決相信科學的人不會去算命。
(三) 計畫行為理論
-態度間接影響行為
1. Martin Fishbein & Icek Ajzen 提出
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2. 認為欲刻意從事的行為,態度對行為的影響是間接的。
意圖的高低
才直接決定一個行為是否產生。
有3個向度決定從事行為的
意圖
強弱:
(1) 態度、(2) 主觀規範、
(3) 對行為知覺到的控制感(認為自己做不做得到)
四、態度改變(說服)的有關變項
(一)
誰
提供說服訊息-訊息來源
說服者的
信譽(credibility)
影響說服結果:
(1) 專業性、(2) 信任感
說服者的
吸引力(attractiveness)
:
(1) 外表、(2) 討喜、(3) 相似性
(二) 說服訊息的內容
訊息中的
幽默
,與說服目的的
關聯性
。
兩面陳述
有助態度維持-預防被說服者未來改變:
態度預防(attitude inoculation)
:預先提供反面論點,以兩面陳述影響他人態度
重複出現的訊息較有說服力(單純曝光效果)
(三)
被說服者
是誰
1. 精緻可能性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
Richard Petty & John Cacioppo 發展的說服歷程模式,說服有2種途徑:
(1) 中央途徑(central route)
:對說服訊息的內容較精緻處理。例如:政治辯論。當被說服者有較
高
的知識和意願時採用。
(2) 周邊途徑(peripheral route)
:處理與內容無關的訊息,例如:氣氛。造勢場合。個體有較
低
的知識和意願時採用。
被說服者
心情好
容易被說服。
被說服者的自我檢校(self-monitoring)
(1) 意義:個人人際互動的特質,利用他人表現出的人際線索,調整自己的行為表現,使他人對自己形成某種特定印象。
(2) 自我檢校特質高的人比較容易被軟性訴求說服。
年輕人的態度比年長者容易改變
(四)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透過行為改變態度
意義:態度和行為不一致、或有兩個衝突意見時,所經歷的不舒適感,而人們有動機去排除減輕不適感。以下三種方法:
改變行為,使行為和態度一致
改變態度,使態度和行為一致
創造新認知,藉以降低態度和行為不一致的不適感
常見的認知失調現象-反態度行為(counterattitudinal behavior)
(1) 知名實驗-
被迫順從(forced compliance) or辯正不足
Festinger & Carlsmith (1959) 設計的一小時超無聊轉木樁實驗
BOX:
辯正不足(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effect)
在沒有外在酬賞或外在酬賞極低的狀況下,個體被迫參與一個無趣或不喜歡的活動,因為酬賞不足,無法給他充分理由參加,使他產生較高的認知失調。為了解決不適感,個體傾向轉變對活動的態度,改相信活動是有趣的。
其他認知失調
決定後失調(postdecision dissonance)
Jack Brehm(1956)實驗:個體做完決定之後產生的失調感,會提高自己所選事物的評價,或降低未選擇事物的評價。
辛勞辯正(effort justification)
個體投資較大努力參與一活動後,會對該活動產生較高的偏好的心理傾向。
參、偏見與歧視
一、概述
(一) 偏見(prejudice)
因他人具有特定團體身分,對他人持有負面態度。
偏見的外顯與內隱
(類似態度外顯內隱)
(1) 外顯偏見 (explicit prejudice)
:對特定團體有一種自知的偏見(即使未公開表現出)。
(2) 內隱偏見 (implicit prejudice)
:對特定團體有自己不知道的偏見。
(3) 內隱偏見的探知
A、內隱連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B、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二) 歧視(discrimination)
因他人特定團體身分,而對他人持有負面、傷害性的作為。
BOX:
汙名(stigma)
社會學家Goffman認為:特定身分的人被社會大眾指認具有的負面特徵。例如:國營事業、胖子。
肆、社會影響
一、概述
(一) 定義: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指個人或團體利用自身擁有的權力,使他人的態度與行為朝其所欲的方向進行改變。
(二) 社會影響的權力類型:
Raven 認為有6種
獎勵權力(reward power):控制他人獎賞的影響力
強制權力(coercive power):施予他人處罰的影響力
專家權力(expert power)::個人專業能力的影響力
訊息權力(information power):可他人所欲訊息的影響力
參照權力(referent power):受他人喜歡或景仰的影響力
法定權力(legitimate power):管理或處置他人職權的影響力
(三) 社會影像的三種型式
從眾(conformity)
順從(compliance)
服從(obedience)
二、從眾(conformity)
(一) 定義:個體知覺到團體壓力而讓步,表現出與團體態度一致的行為或信念。
(二) 二個著名實驗:
Muzafer Sherif 的從眾實驗(1936)
要求三個受試者在黑暗中看一個光點,並報告知覺到光點移動的距離。
結果:報告的光點移動距離越來越靠近。
Solomon Asch 從眾實驗(1951)
七個學生做視力測驗,事實上只有一個不知情的受試者,觀察在18次問答、有12次面臨從眾壓力,所有人都回答明顯錯誤的答案時,受試者是否會跟著回答錯誤。
結論:
24%受試者一次都沒從眾
76%至少從眾一次
(三) 兩種不同的從眾動力
訊息性社會影響(information social influence)
Sherif 實驗
在模糊情境中,個人不確定自己意見是否正確,企圖尋求正確訊息,從而容易受他人影響。
規範性社會影響(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Asch 實驗
在社會情境中,個體希望受他人喜愛、避免受罰,使得自己的意見、行為容易趨於團體規範或多數人的意見。
三、順從(compliance)
(一) 定義:個體被他人要求,而產生依順他人的行動。
(二) 3個造成順從的重要原因:
好心情、2. 互惠、3. 好理由(理由充分)
(三) 使他人順從的技巧:
社會心理學家Cialdini提出:要求他人順從的過程中,採用「雙步驟」技巧,可以造成他人將受自己要求。
得寸進尺法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腳在門內法
先提出小要求,對方接受後,再提出較大要求。
先提出具吸引力的要求,對方接受後,再告知先前未揭露的訊息。
低飛球法(low-ball technique)
先提出具吸引力的要求,對方接受後,再告知先前未接露的訊息。
以退為進法(door-in-the-face technique) 門在臉上法
先提出十分巨大的要求,對方拒絕後,再提出較低且合理的要求。
不僅如此法(that's-not-all technique)
先提出比較大的要求,對方不感興趣時.陸續提出附帶獲益,使被要求者感覺被要求不大賺到了。
四、服從(obedience)
(一) 定義:在他人指示下,從事被指定的行為。
(二) Stanley Milgram服從實驗(1963及後續研究)
1963原始實驗
(1)目的:想知道二次大戰期間德國人屠殺猶太人的作為有沒有其他的解釋(除了德國人很邪惡外)。
(2) 設計安排:
受試者到耶魯大學心理系館,讓他誤以為要進行一個處罰與記憶的實驗,且讓受試者擔任老師,可以處罰記憶出錯的學生(實驗同謀)。
受試者可用發電器電擊學生,施予伏特逐漸升高。而學生(同盟)會故意犯錯,使得讓受試者逐步提高伏特數。若受試者遲疑,旁邊的實驗者(權威)就會要求繼續處罰。
(3) 事實上此研究是
觀察實驗
(4) 結果:
65%受試者按到最後一個伏特的鈕(450伏特)
40位按到300伏特
(5) 意涵:
這些受試者年齡都在20-50歲,沒有心理上異常,但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服從。
表示實驗中的情境壓力使他們服從做瘋狂的事。
1 more item...
二、偏見與歧視的認知基礎-刻板印象
(一) 刻板印象(stereotype)定義:
定義:將某些特徵賦予特定類別的團體,並據以對其個別成員產生相應的行動傾向。
說明:刻板印象就是依經驗而習得的
基模(schema)
,協助人們迅速有效率處理接觸的人事物。
基模常犯錯,忽略個別成員的差異性。
(二) 刻板印象形成與維持:
經
社會分類(social categorization)
形成:
(1) 依據經驗將某些特徵賦予給特定群體的人。
(2) 人們常依自己的社會屬性將他人分類:
A、內團體(ingroup)
:相同社會屬性者。
B、外團體(outgroup)
:不同社會屬性者。
(3)
外團體同質性效應(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
人們習慣高估外團體的相似程度,低估外團體的個別差異。
EX:認為外傭都很相似。
內隱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錯覺相關(illusory correlation)
(1) 估計兩個實際上無關或低相關事物時,高估了兩者關連性。
(2) 原因:少數群體的少數行為會較凸顯,使人們易於透過記憶的特性和可得性捷思形成「少數團體」和「特定行為(負面多)」的關聯性。
4. 肯證偏誤(confirmation bias)
(1) 在接觸新事物時,若心中已有一種定見、假設或偏好時,經常盲目於那些能否定掉他假設的事例。
(2) 若個體持有一刻板印象,見到一個符合此刻板印象的特徵(正例),則進一步鞏固刻板印象;若見到一個違反刻板印象的特徵(負例),則忽略它。
BOX:刻板印象集體運作
Allport & Postman(1947)實驗:佐證了肯證偏誤會在集體層次運作而維繫刻板印象。
第一位受試者看一張圖片:火車上有一黑人一白人在講話,而白人手上有拿東西。看完之後口述內容給下一位受試者,依序傳遞下去。最後一位受試者會說,黑人拿著一個剃刀。
結論:人們在接收訊息時,有一個預備知識(刻板印象),並傾向將訊息解讀為符合該知識的結果。
三、偏見與歧視的原因
(一) 刻板印象
(二) 衝突(conflict):
觀點:Levine & Campbell 提出
現實衝突論(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認為團體間為了爭奪有限資源,或知覺到外團體取得高於內團體利益時,容易發生衝突和偏見。EX:台灣早期械鬥。
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
:資源分配不均,較多分配到外團體,另一方感受到不公的剝奪感容易對得利的外團體形成偏見。
強盜洞實驗(Robbers cave experiment)
Muzafer Sherif (1954) - 證實了利益衝突容易挑起團體間不滿、偏見和不當對待。
結論:
團體間互相競爭會造成敵意和偏見形成。
偏見會因為共同目標出現而化解。
(三) 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
Henri Tajfel & John Turner
提出。
個人的自尊來源有二,一:自我認同、二:社會認同
社會認同可透過內團體成就提升,或外團體貶抑,提升個人自尊。
每個人都會透過社會分類的歷程,將自己歸類於某些團體中。個人屬於某團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即為社會認同。團體正向特徵或成就可以增進個人自尊。
產生現象:
內團體偏私效應(in-group favoritism effect)
:對內團體評價較高。
最小區分團體(minimal groups)
團體自利偏誤(group-serving bias)
:跟個人的自利偏誤相同,為了維持或提高自尊,將內團體的好表現作內在(善意)歸因,對外團體好表現做外在(惡意)歸因。
(四) 偏見和歧視經常是
從眾(conformity)
的結果
從眾定義:個體知覺到團體的壓力,而表現出與團體一致的行為或信念。(知名從眾實驗-Solomon Asch(1951))
體制性偏見(institutionalized prejudice)-種族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