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社會學理論 (功能論(鉅觀社會學) (帕森斯:提出重要的概念
「AGIL」只社會系統的四個生存問題及發展條件:
(1…
社會學理論
功能論(鉅觀社會學)
基本核心是以生物學的觀點,認為社會是個有機體,探究社會的結構間如何運作以及相互依賴。而社會本身是一體系,它由不同制度組成,以下是幾個要點:
1.每個制度皆有其功能存在
2.每個體系內組成的單位有助於體系的持續運作
3.體系內是穩定合諧的
-
莫頓:中程理論
修正的功能論:功能論轉換成一個分析觀點,作為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切入點,並且強調功能可能的負面影響。他提出顯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s)、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反功能(dysfunction)的分類。
顯性功能:指公開顯現並加以強調的功能,也是某一機制或制度所意圖達到的功能,換言之,即是指那些有意識、計畫企圖設計出來的,而廣為人知(公開的)的功能。例如教育的顯性功能便是提高人民知識水準、促進社會進步。
-
反功能:指某項社會現象事實上已經危及到整體體系的穩定運作,甚至導致體系的瓦解,也就是指某社會過程或社會制度產生副作用,而危害社會的運作,產生不穩定。反功能的評估取決於人的價值與當時環境。例如教育的反功能是學校提供校園幫派組織得以彼此串連、吸收與訓練新成員的場地與機會。
衝突論(鉅觀社會學)
社會的衝突不可避免,也是社會變遷和進步的原動力。
1.主張人類因利益而衝突
2.既得利益者會以現有的資源以及方法來壓迫其他團體,因而產生衝突。
3.衝突不只發生在各階級之間,也會發生在社會各面向上,如各種宗教、種族、文化
達倫道夫:衝突論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社會變遷的解說。
社會基本上一種由不對等權力關係所組成的團體,意即社會自身是依賴此一種權力關係來進行分配的團體,團體內一會出現支配者、以及被支配者的角色。
如此一來,團體內的成員才會實行團體的行為模式,但是本質上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利益是相互衝突的,一方極力維護現狀、另一方試圖打破現況取得資源。
寇舍:意圖搓合兩者;主張社會體系內,每一部門的關聯性,但他強調的是:每一部門間必有緊張、失衡、利益衝突的現象,雖然這些現象雖為破壞功能,但其在於破壞後,同樣有助於體系聚焦於改善衝突、失衡的狀況,故為較調和的衝突功能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