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社會心理學 (柒、攻擊 (一、概述 (二、解釋攻擊的理論與觀點 ((一) 生理與演化: 演化:攻擊是一種適應來的特質,有助於生存和繁衍。EX:爭…
社會心理學
柒、攻擊
一、概述
(一) 意義:
意圖傷害另一個體的行為,且該行為是另一個體所意圖迴避的。
(二) 攻擊的類別:
敵意性攻擊 (hostile aggression)
:
由憤怒引發的攻擊行為,目的為了造成他人的傷害。
工具性攻擊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
為了達到其他目的而使用的攻擊行為。
二、解釋攻擊的理論與觀點
(一) 生理與演化:
演化:攻擊是一種適應來的特質,有助於生存和繁衍。EX:爭奪資源、食物、交配、保護後代等。
生理:
攻擊受遺傳影響
神經傳導物質:
血清素
與衝動控制有關,太低會造成攻擊增加。
賀爾蒙:攻擊行為較多者,體內的睪固酮含量較高。
高睪固酮⇌高攻擊。
身體刺激與攻擊
疼痛會增加攻擊
溫度較高會增加攻擊行為
酒精減低抑制衝動的功能,因此喝酒容易提高攻擊。
(二)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John Dollar & Neal Miller
等五人(1939)出版《挫折與攻擊》一書,強調:挫折情緒對攻擊行為的影響。也提出3個原則:
挫折總是會引發攻擊的驅力
所有攻擊都源自於挫折
攻擊行為的遂行具有宣洩作用(catharsis),包含:直接對挫折來源或對替代的發洩目標。(Freud防衛機制的轉移(替代))
支持「挫折-攻擊假說的研究」
棉花價格下跌時,黑奴被殺的數量增加。
受家暴兒童,許多施暴者是失業(受挫折)的父母。
反對「挫折-攻擊假說的研究」
挫折後有無攻擊行為,與個體所處周遭環境有關。
並非所有攻擊都來自挫折
受挫的人進行替代性宣洩(轉移),也不會降低未來攻擊行為。
(三) 挫折與攻擊-
線索喚起理論(cue-arousal theory)
Berkowitz
(1970)提出,對「挫折-攻擊假說」的修正。認為:攻擊有兩個來源,一是挫折,另一是當下情境。若受挫當下的情境中,有更多線索引發攻擊行為時,攻擊的可能性和強度會增加。
實驗設計:
以男大生為受試者,分為受挫組與無受挫組、呈現攻擊線索與無攻擊線索(手槍)。看是否受挫&有攻擊線索的組別攻擊次數最多。
結論:
(1) 攻擊受到挫折影響,受挫組的攻擊行為較多。
(2) 攻擊行為也受到當下周邊刺激影響。
(3)
weapon effect
:在受挫情形下,因有攻擊線索而增加攻擊次數、強度的現象。
(四) 社會學習論:
認為攻擊是通過觀察楷模行為,得到替代性增強而習得。
Bandura 1965 Bobo doll experiment
三、減少暴力的方法
(一) 處罰
實施原則:攻擊是一個操作行為,當個體出現攻擊行為,給予一個令其嫌惡的結果使得行為減少,就是處罰。
處罰有3個條件:
(1) 強度要夠、(2)攻擊發生後立即施予處罰、
(3) 每次攻擊行為出現都附隨處罰
(二) 引發不相容反應/情緒
生氣-幽默
(三) 教導非攻擊反應與信念
示範:通過觀察,學習不攻擊的反應。父母身教。
角島非攻擊信念
適時道歉-減低他人怒意
社會技巧教導-溝通、妥協、合作
減低暴力影視暴露
捌、人際吸引與親密關係
一、人際吸引的因素
(一) 空間上相近(propinquity或proximity)
鄰近效應(propinquity effect)
:空間上的相近容易造成彼此喜愛。原因是:高互動、單純曝光效果。
實驗(
Festinger
、Schachter、Back,1950)
詢問住宿生提名最好朋友。住隔壁的被提名比率較高。
(二) 我們喜歡與自己
高相似(similarity)
的人
種族、教育程度、居住地、年齡、態度、興趣、個性等相似度高,容易造成彼此喜愛。
Fritz Heider
-
平衡論(balance theory)
認為人們會考察他人對一事務的態度,以做為了解與喜愛他人的基礎,且人們的態度有維持平衡的傾向,會喜歡與自己態度相一致的人,不喜歡與自己差異大的人。
(三) 我們喜歡喜歡我們的人
個體知覺到被他人喜愛,也會決定是否建立友誼。
Curtis的實驗,暗示A成員說B成員對她有好評價,結果發現A成員對B成員表現較溫暖。
(四) 外表好看的人
美就是好
刻板印象(what-is-beautiful-is-good stereotype)
是
內隱人格理論
的使用,人們傾向將美貌與許多正項特徵連結。例:高社交性、有看、受歡迎、自信...
二、親密關係 (intimate relationship)
(一) 意義:
兩個體間親近的關係,高度的依附、滿足彼此的心理需求且互相依賴。
(二) 愛情(love)
Robert Sternberg
-
愛情三元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認為愛情關係的早期,熱情會達到高峰,隨時間下降;另外兩個則在關係一開始時較低,但隨時間上升。
依照愛情三元素的具備或匱乏,Sternberg將愛情分為7種類型
(1) 愛情的三個元素:
親密(intimacy)
:親近感、連結感、彼此了解支持。
熱情(passion)
:浪漫感、身體吸引、性行為。
承諾(commitment)
:認知成分,維持長久關係的意願和決定。
(三) 親密關係形成與維繫的有關因素
依附
-建立親近關係的天生傾向
(1) 人們天生有與他人形成親近關係的意願與能力,並在生命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中,逐漸形成特定的依附風格,並延續至成年之後,與親密他人的互動方式。
(2) 成人在親密關係中的依附行為
Hazan & Shaver
提出3種依附型態
安全依附
:56%,在親密關係中較自在、友善快樂、互相信任、支持彼此和接納的。
迴避依附
:24%,不容易完全信任伴侶,不安感、部親密、缺乏信任。
矛盾(抗拒)依附
:20%,擔心被拋棄、認為伴侶不夠愛自己,充滿忌妒、經常尋求再保證(seeking reassurance)。
公平論
-在關係中尋求付出與獲得的對等
(1) 人們在一段關係中,會以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作為考量,是否值得維繫關係。若知覺到關係不平等,會造成關係變化或停止。
(2) 評論: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此一理論適合用來描述
交換關係(exchange relationship)
:兩方關係以利益交換為基礎,例如:同事、朋友;
並不適合用來描述
共享關係(communal relationship)
:兩方關係以回應對方需求而建立。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有助於關係建立和維持
(1) 意義:個體將有關自己的私密訊息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揭露程度與對象有關。
親近友伴:分享廣泛、私密的訊息
初識陌生:範圍小、表淺訊息
(2) 自我揭露與關係建立和維持:
對喜歡的人揭露自我,對某人揭露更深更廣,會與他更親近。
不願自我揭露或此能力匱乏的人,會缺乏回饋性的友誼。
伍、團體歷程
一、團體與成員
(一) 團體的意義:
為特定需要或目標而密切互動、高度互賴,
且相互影響的一群人(三人以上)。
(二) 成員身分的轉變過程-
時間模式(temporal model)
Moreland & Levine
提出,認為團體中的成員身分會隨時間有所變動,而個人在團體中的行為和投入程度,也會隨時間有所更動。成員身分會經歷5時期的變化:
探索時期 (investigation phase)
個人的身分是
潛在成員(prospective member)
。
個人和團體互相探索,個人企圖了解團體是否能滿足需要;團體探索成員是否符合資格。
社會化時期 (socialization phase)
個人的身分是
新進成員(new member)
。
團體中有一套規則或潛規則,教導成員學習、接受團體的價值,引導個人在團體中表現合宜的態度,並培養個人在未來能對團體形成貢獻。
維持時期 (maintenance phase)
成為
完全成員(full member)
,對團體的承諾達到最高。
經歷前兩個時期形成彼此認定,個人認為團體能滿足需要;團體認為個人即將有貢獻。
再社會化時期 (resocialization phase)
維持
完全成員(full member)
邊緣成員(marginal member)
,對團體的承諾和貢獻下降。
完全成員對團體的需要會隨時間產生變化,若需求漸漸無法被團體滿足,則彼此會進入重新試探的狀態。若試探重新使雙方感到滿足,則持續是完全成員;若否則為邊緣成員。
緬懷時期(remembrance phase)
前成員(ex-member)
團體持續無法滿足邊緣成員、或邊緣成員貢獻不足,則個體會自願或被迫離開團體。彼此會緬懷共度的時期。
二、團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一) 社會助長
與
社會抑制
當他人在旁邊觀看個人從事一行為時,個人行為表現水準會有變化,有時會增進表現;有時造成反效果。
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
是指個體在他人在場觀看的狀況之下從事一作業時,表現結果比他獨自一人從事同一作業來的更
好
的現象。
當作業是個體所
熟悉
者,通常會產生社會助長。
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
是指個體在他人在場觀看的狀況之下從事一作業時,表現結果比他獨自一人從事同一作業來的更
差
的現象。
當作業是個體所
陌生
者,通常會產生社會抑制。
(二) 社會懈怠(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
意義
:個體與他人共同作業時,每個人的表現無法被明確觀察,則個體的工作表現比單獨作業時來的
差
的現象。EX:分組作報告。
解釋
:
集體努力模式(collective effort model)
認為,跟他人共同工作時,社會懈怠發生取決於個體考量2個因素:
團體成功與否對個體的重要性低,個體的努力對團體表現影響程度低,最容易發生社會懈怠。
社會補償(social compensation)
:團體成功與否對個體很重要,個體的努力對團體表現影響程度高,此時會預期他人不認真,因而預先進行補償性的努力避免團體表現不佳。
其他有關現象:
(1) 女性社會懈怠現象 < 男性
(2) 集體主義社會的社會懈怠現象 < 個體主義
(3) 個人有高的認知需求者,比較不會發生社會懈怠
減少社會懈怠的方法
(1) 人數越多社會懈怠越可能發生,同一個工作人數不宜過多。
(2) 使團體表現結果明確的聯繫到個人利害。
(3) 使團體中每個成員的貢獻得以明確辨認。
(4) 使團體成員彼此喜愛也能降低社會懈怠。
(三)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意義:個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自我認同被團體認同所取代,降低了對不當行為的抑制,進而從事若干平常不會從事的行為。
Philip Zimbardo
提出3個因素會提高去個人化的機會:
(1) 高喚起(arousal)
:所處的環境激情,心理、生理都較興奮。
(2) 匿名(anonymity)
:在團體中不易被認出來,穿著類似、故意遮蔽面目或人數眾多。
(3) 責任分散
:相信自己做的事情不會被他人知道,錯誤的認為自己做的事不須負擔責任。
效果:對自己行為監控減低,忽略社會規範,減少對衝動的壓抑,思考、判斷能力下降。
BOX:社會角色(social roles)
定義:個人於特定職務,被團體所期待應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
實驗-
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dford prison experiment)
Philip Zimbardo
(1971)有關個人被賦予的角色與行為規範
過程:由心理健康、品格良好的大學男生為受試者,隨機分派擔任囚犯或警察。過程中扮演警察的受試者開始相信自己是真的警察,引發對囚犯叫囂、發令、辱罵、威脅與攻擊。原本要進行兩周,因為情況失控,在第六天即結束。
後續:Zimbardo 將監獄實驗的現象稱作:
路西法效應(Lucifer effect)
,隱喻環境能把一個常人塑造成惡魔。
三、團體決策
(一) 意義:一團體中成員共同形成決定的過程。
(二) 決策形成使用的規則
全體一致規則(unanimity rule)、2. 過半規則(majority-win rule)、3. 多數決(plurality-win rule)
(三) 2種團體決策的偏誤
1. 團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
在決策形成前有大略一致的方向,在討論之後容易形成極端的團體意見。有2種類型:
冒險偏移(risk shift)
謹慎偏移(caution shift)
2. 團體迷思(集一思考)(groupthink)
Irving Janis提出,在高度凝聚的團體中,成員為了尋求一致性意見,因而壓制反對意見或不考慮其他可能方案的集體傾向,而大幅提高錯誤決策的機會。
陸、助人行為
一、為何助人
(一) 演化
1, 近親選擇(kin selection)
Hamilton提出,近親間彼此協助,而增進生存和繁衍機會,是被天則保留下的互助天性。
2. 互惠的利他主義(reciprocal altrism)
協助他人,日後他人可能會給予回報。
(二) 行為主義觀點
操作制約:助人行為被獎賞或處罰,影響後續助人行為增加或減少。
社會學習:慷慨的示範者能引發兒童的慈善行為。
(三) 社會規範
大多數的社會要求成員對需要幫助的人進行協助。
二、什麼情境會助人
(一) 知名實驗-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意義:個體在他人在場狀況下,比較不會協助一個陷入緊急危難的人,且在場的人越多,提供協助的機率越低。
背景事件:1964年紐約女子Kitty Genovese,凌晨遇到襲擊,社區中至少有38人聽到聲音,但沒有任何人協助她。社會心理學家
John Darley & Bibb Latane
深入研究此現象。
實驗過程 (John Darley & Bibb Latane,1968)
安排在一他人需要協助事件中(顛協發作),操弄受試者知覺到其他旁觀者在場的人數,紀錄在不同狀況下,受試者有多快採取救助行動。
結果:旁觀者人數越多,受試者採取救助行動的速度越慢。
4. 助人決策模式(bystander intervention model)
(1)
Darley & Latane
(1970)提出此模式,說明一個人出手協助遇到緊急危難的他人時,會進行5個決定:
注意、解釋、估計責任、評估協助方案、決定實施
(2) 5個決定 之說明:
A、注意:注意到有不尋常之事發生。
刺激超載效應(stimulus overload effect)
:都市中有較多刺激,使得都市人更忽略周邊的緊急事件。也叫做
都市超載效應(urban overload effect)
。
B、將事件解釋為緊急事件
多數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
:旁觀者都具有等待事態進一步發展的心態,等觀察其他人的行動以做為自己行動的參考,結果每個旁觀者都低估了事件的緊急性,互相抑制他人提供協助。
C、旁觀者估計自己是否有協助的責任
若知覺到在場有其他人明顯有更高協助的責任時,比較不會提供協助。
責任分散(diffusion responsibility)
:知覺到在場人數很多,意識到自己協助的責任越小。在場人數和知覺協助的責任成反比。
D、評估自己能力、協助方案
E、最後考量真的要幫嗎?
即使到了最後一刻,旁觀者還是會考慮:法律問題、自身安危、其他旁觀者的目光等。
觀眾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 effect)
:擔心他人評價而抑制了救助行動。
三、什麼人會助人
(一) 個人因素
利他人格(altruistic personality)
高度同理心、高的道德推理能力
擁有相關專業:醫療、武術等。
(二) 性別因素
緊急為難中:男生提供協助>女生
社會支持方面,例如:志工、照顧親友:女>男
(三) 心情
(四) 宗教因素
(五) 文化因素
四、誰容易獲得幫助
(一) 受助者跟協助者相似性高。
(二) 外貌:外貌較吸引人容易得到幫助。
(三) 值不值得:對陷入危難的人進行原因歸因。
形成內在歸因:較不會提供協助(是他自己造成的)。
形成外在歸因:願意提供協助(他無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