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德國高等教育的演變與發展 (德國大學的改革 (高等學校教授制度的改革 (任教資格審查, 年輕教授制度, 教授應聘限制的放寬, 教授薪俸制度的改革,…
德國高等教育的演變與發展
德國大學的改革
尖端大學的選拔和補助
優秀群體的補助
補助具有未來概念的大學尖端研究
培養學術人才研究所的補助
高等學校學費制度的改革
對學生徵收每個學期500歐元的學費
學費貸款
高等學校入學制度的改革
「高等學校入學許可改革」,第七次修正的「高等學校框架法變更法」
入學比率定為20%名額給予高中畢業會考成績最優異者
20%名額給予等待缺額者
60%名額交由高等學校自己決定
高等學校教授制度的改革
任教資格審查
年輕教授制度
教授應聘限制的放寬
教授薪俸制度的改革
學術與藝術人員的任用
博士生獨立自主地位
高等學校自主管理的改革
2020年高等學校協定
高等學校校長會議
鼓勵各國高等教育的交流
「聯邦教育與研究部」支持大學生、研究生與學者的交換
德國學術交流總署
補助學生到國外學習
接受補助者最常去的國家是美國
德國政府也要求外國語文等相關系所的學生,必須到該國去學習和生活一年
前言
帝國時期前由教會控制
十九世紀洪保特教育改革
帝國時期
改進中等教育結構
鞏固雙軌制
威瑪共和國時期
取消貴族預備學校
四年制基礎學校
納粹統治時期
教育事業倒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西德重建教育體制
1960後期改革
東西德1990年統一
德國大學的開端
布拉格大學
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卡爾第四
1348年建於布拉格
第一所德國大學
14世紀德意志地區共七所大學
維也納大學
海德堡大學
第一所德國境內大學
布拉格大學
科隆大學
16世紀
大學成為文化生活中心
經費仰賴教會補助,人員多由教皇或教會派任
18世紀
革新大學運動
近代化
哈勒大學
1779年開始設立教育學
打破舊大學傳統
結語
十七世紀以前的德國大學只是中世紀大學的模仿
從十八世紀起,德國人才建立起自己的大學
十九世紀開始,才建立具有德意志精神和文化的大學
德國大學制度演變的過程
第三是由單純的知識研究演變到教學、研究和服務並重
第二是由私人集團演變為國家的正式制度
第一是由國際性演變到民族性再朝向國際性
第四是從宗教的積極介入到學術自由精神的倡導
第五是大學事務由教會主導到國家主導,再到學者主導
德國大學的興盛
柏林大學
1810年洪保特與學者共同設立
政府只有補助沒有政治介入
注重教學與研究自由
新制德國大學的任務
第一是純學術的研究與青年研究人員的
培養
第二是訓練社會上各方面的領袖人才,
並推行成人教育工作
第三是培養高級中學的
師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西德
從1946年開始提出高等學校的改革計畫
1 9 4 6年首先設立麥茲大學;
1948年設立薩爾蘭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
將大學建立的問題廣泛的導向公開的討論
東德
受到蘇聯政治介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