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8章 - Coggle Diagram
第8章
-
8-1小鼠早期胚胎發育的簡介10941022A
小鼠的體積小(一隻成鼠約為30~40克),壽命為1.5~2.5年,一年四季皆可繁殖,妊娠所需的時間為19~20天,每胎約可產生6~8隻幼鼠,6週大的小鼠即性成熟,因此在哺乳類動物中是一個較適合作為研究的實驗動物
母鼠的生理週期是受到促濾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簡稱FSH)以及促黃體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簡稱LH)的控制,在最佳的狀況下,其生理週期為4天,每次約可排8~12個卵
如果以懷孕母馬血清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s serum gonadotropin,簡稱PMSG)和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e,簡稱hCG)來代替FSH和LH之功能,施打於4~6週之母鼠,可促使其大量排卵,每次約可排出20~30個卵,因為基因轉殖和基因剔除技術皆需要利用到很多的受精卵及胚胎,因此使母鼠大量排卵的方法可減輕收集受精卵和胚胎的工作量
-
在正常情況下,小鼠是在半夜交配,因此若受精成功,交配後第一天中午之受精卵為交配後第0.5天(0.5 day post-coitum,簡稱0.5dpc)
第4.5天時胚胎會著床至子宮內膜,胚胎發育進入原腸胚形成(gastrulation),之後胚胎快速發育生長,至第19.5天發育成一完整個體
-
8-3基因剔除
基因剔除小鼠之製造流程
10941045A
產生發生同源重組(或是基因剔除)之ES細胞
為了篩選帶有標的載體之ES細胞,我們可以G418來篩選帶有neo的ES細胞。同時利用正向和負向篩選標記,便可篩選出有同源重組之ES細胞。這種改變特定染色體基因的方法,就叫做基因標的法,如果是造成基因功能破壞之改變,就叫做基因剔除。
篩選發生同源重組(或是基因剔除)之ES細胞
以南方墨點實驗進一步篩選,使用此限制酶來切割ES細胞之基因體DNA,利用切割出不同長度之DNA片段來分辨出同源重組之ES細胞。此外,PCR也可用來篩選有同源重組之ES細胞,其引子之設計是一個位於neo內,另一個位於用作標的載體以外之標的基因序列上,如此才可分辨出是非同源重組之ES細胞或是同源重組。
-
產生基因剔除小鼠
得到基因剔除之ES細胞後,將此ES細胞以顯微注射打入囊胚,再將此囊胚移至假懷孕母鼠的子宮內,ES細胞會和野生型之囊胚細胞混合,發育生長成一個混合之個體,稱為嵌合體。經由和ES細胞同樣的篩選方法來篩選嵌合小鼠之後代,得到單套基因剔除小鼠後,再使其互相交配,即可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可得到同型基因剔除小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