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犯罪社會學 - Coggle Diagram
犯罪社會學
核心概念
分析、討論對象以團體為主
強調
社會機構、社會結構、社會化過程
對形成人類行為的影響
人口急遽成長+社會變遷(農業→工商業)的發展背景
犯罪動機不只是個人的生心理因素,對犯罪的完整解釋應考慮個人所處的外在社會、文化環境
興盛原因
為了瞭解
社會變遷
、社會結構的變化對犯罪的影響
為了瞭解
社會團體之間的關係
對犯罪的影響
(e.g.社會階級、宗教、少數團體、種族...)
為了瞭解
犯罪區域分布
(e.g.犯罪率的差異、犯罪類型的差異...)
三大支派
犯罪副文化理論
受到支持/不反對偏差行為的副文化影響
緊張犯罪理論
偏差行為者因為缺乏達到文化目標的文化手段,
不斷受到挫折與機會的剝奪→產生「緊張」,並形成與中產階級價值觀相反的犯罪副文化來適應緊張
控制理論
自我控制理論
個人社會化過程不完整,造成低自我控制
社會控制理論
社會的快速變遷使社會結構解組,
文化目標和規範無法整合,造成亂迷
社會鍵發展不全,無法以社會鍵與社會建立情感連結
起源
奎特略Quetelet:
外在的社會力量也會影響犯罪率,使用數學技巧探討社會因素
第一位以客觀統計技術探討年齡、性別、季節、氣候、教育、貧窮...等變項對犯罪傾向之影響的學者─犯罪統計地圖學派
(Cartographic School of Criminology)
涂爾幹Durkheim
控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