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3:社會行為的發展 :<3:, 2.5歲~4歲, 動物在支配層級的地位或社會孤立經驗配合, 過去有關兒童社會行為研究多為負向層面,…
:<3:
社會行為的發展
:<3:
攻擊行為
定義
Bandura(1979)
決定因素
行動者意圖
反應的形式、強度、結果
行動、被害者的角色與地位
Maccoby(1980)
知道
自己的行動可引發別人的苦惱
如何進行引發苦惱的行動
別人會是自己目標或行動的阻礙
「知道」行動的意圖與結果
並非每一個都會想到,但或多或少
由於引發的苦惱將導致別人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去做
被引發苦惱的人其行動在自己的興趣範圍之內
何種行動會引發別人的苦惱
Dollard, Doob, Miller, Mowrer, Sears (1939)
攻擊及行為目標是傷害行為指向的人
傷害行為必須存有意圖
:red_cross:
意圖為行為前的一個情況
類型
目的
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
針對特定之人企圖傷害對方
傷害特定對象是攻擊的主要目的
侮辱他人
敵意攻擊(hostile aggression)
攻擊者為得所要而引發的攻擊
幼兒爭玩具打架
攻擊只是手段
方式
語言攻擊
用物品攻擊
身體的攻擊
破壞他人財產或物品
時間
出生~2歲之間
攻擊未出現
未有傷害他人意圖
少接觸他人
2歲末期
開始轉變
發展
Shaffer (1989)
2~3歲之間
多父母使用權威後產生
年齡較大者→手足、同伴衝突後產生
多為工具性攻擊
身體攻擊方式
敵意比例增加
身體攻擊減,語言攻擊增
3歲以後
攻擊或挫折後的報復行為增加
學齡前期
沒有焦點的脾氣減少
4歲後少見
總攻擊次數逐漸增加
4歲最多
影響的重要因素
環境因素
家庭強制互動
Patterson (1976)
兒童以攻擊行為來應付家人表現之嫌惡事件
高攻擊性孩子常受家人忽略、譏笑
家人以命令方式阻礙孩子行為
對孩子表現出不贊同態度或行為
Olweus
得到太少的愛、興趣+對攻擊行為太多自由
Katz
管教方式不一
體罰
電視模仿
Bandura
透過示範者行為學習
兒童不一定需親身體驗
會模仿影片,有機會就會展現
樂於模仿同性別
透過觀察學習
若受獎勵則行為增強
Andison(1977)
電視暴力會增加攻擊行為
多為實驗室結果,有待商榷
通常暗示攻擊是允許的
青少年比較不會
情緒與認知的中介因素
社會訊息架構
Dodge
一位有社會反應能力者在社會情境中
解釋過程
評估是否有意
反應尋求過程
找出應對或解決方案
譯碼過程
記憶儲存
目標
社會線索
反應決定過程
編碼過程
高攻擊力通常缺乏處理此所需技能
生物基礎
賀爾蒙
發展早期
賀爾蒙的出現缺乏影響後續攻擊行為
同時期
對攻擊行為產生影響
賀爾蒙可能只對部分攻擊行為相關or完全沒有相關
身體特徵
力量
外表吸引力
具吸引力
比不具吸引力較多攻擊行為
不具吸引力
易被歸類於較多攻擊行為者
身材大小
青春期較早熟的
顯示較多支配與自我肯定
間接因素
破會或刺激海馬迴
可能引發攻擊
利社會行為
定義
有利於他人的行為
發展
12個月 or 18個月
玩具能分享給他人
Eisenberg
認知觀點
兩難情境故事(瑪麗參加生日派對路途)
易判斷的五個時期
贊同和人際關係取向or刻板印象取向
國小兒童和中學生
同理取向
過渡時期
國小高年級兒童與中學生
別人需求取向
學前幼兒與國小兒童
強烈內化時期
只有一部份中學生、國小生沒有
快樂、實際取向
學前與國小幼兒
幼兒也會出現
需求取向
判斷
同理的
隨者發展,自我中心傾向減少
利社會行為判斷和表現利社會行為之間關係不明確
相關的重要因素
同理心
發展
Hoffman(1979)
幼兒
可以辨認苦惱之人
但無法認知其內在感受
兒童
能區分並給予適當反應
Hoffman認為此時才真正發展出同理心
但也有研究認為4歲就有
嬰兒早期
能意識到鄰近之人的苦惱
但分不清是誰,有時會和自己混淆
Ex: 跟著別的寶寶哭
較大兒童
能真正瞭解別人內在感受
知道別人的情緒狀態並做出合適的情緒反應
雖有研究指出越有同理心越會助人
但非良好指標
心情
想高興或快樂的事
較會有利社會行為
想難過或不高興的事
較不會有利社會行為
可能因自憐關係,沒注意到他人需求
觀點取替能力
具備有對別人的
情感
需求
思想
一些知識
辨認他人需要
決定滿足他人需求之行動
可能和利社會行為有相關,但非所有研究皆顯示
透過
角色扮演
利社會行為與觀點取替能力增加
思考角色觀點
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
和別人接觸相處時所表現的行為。
社會化過程
自然人→社會人
2.5歲~4歲
社會性越高
攻擊性越高
動物在支配層級的地位或社會孤立經驗配合
有經驗者較難區分攻擊對象
過去有關兒童社會行為研究多為負向層面
近十年來轉變為正向層面
有意圖的傷害
幼兒常藉攻擊行為產生支配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