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社會行為發展 - Coggle Diagram
社會行為發展
攻擊行為的發展
Bandura認為,攻擊行為由許多因素決定:包含行動者的意圖、反應的形式、強度與結果,行為者和受害者的角色、地位等等。
Maccoby以認知的觀點分析:
若要成為有意圖的攻擊,攻擊者本身必須具備下列層面的理解:
知道別人會是自己的目標或行動的阻礙。
知道自己的行動可引發別人的苦惱
知道何種行為會引發苦惱的行為。
知道由於引發的苦惱將導致別人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去做。
被引發苦惱的人其行動在自己的興趣範圍之內。
攻擊即行為目標是傷害行為指向的人,傷害行為必須存有意圖(intention)。意圖並非行為本身的特質,需由行為去推論。有時相當主觀,難以決定。
依目的區分
工具性攻擊
傷害特定對象是攻擊的主要目的,如侮辱別人。
敵意攻擊
攻擊者為得到他所要的而引發的攻擊,如幼兒為了爭奪玩具而打架爭吵。
依攻擊方式區分
語言的攻擊
物品攻擊
身體的攻擊
破壞別人財產或物品
攻擊行為的發展過程
0-2歲,嬰兒之間較少有互動。
關注焦點在玩具或物品上,雖有生氣或爭執,但攻擊並未出現
爭執只是對玩具的興趣,而非具有傷害別人的意圖。
2-3歲,兒童通常在父母藉由使用圈威來阻礙或激怒他之後,產生攻擊行為。
年紀較大的兒童通常在和兄弟姊妹或同伴起衝突後有攻擊行為。
3歲以後,兒童對於攻擊或挫折引發的報復行為增加迅速。
學齡前時期,沒有焦點的發脾氣逐漸減少,在四歲後尤其少見。
5-4歲,社會性愈高,攻擊性愈高。
幼兒常藉攻擊維護或爭取權益,形成團體的支配階層,平衡團體中的人際關係。
總結
兩、三歲兒童的攻擊多半屬於工具性攻擊,且較多是身體攻擊。
較大年紀兒童會為物品爭吵,但是敵意攻擊的比例增加,身體供給漸少,語言攻擊取而代之。
影響攻擊的重要因素
環境因素:家庭、電視
Bandura的研究:兒童攻擊行為的獲得,並非是要親身獲得獎勵或懲罰為前提。
孩子透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學習,若犯者的行為獲得獎勵,則仿效效果更佳。
情緒與認知中介因素:社會訊息架構
Dodge認為一位有社會反應能力的人在一個社會情境中會有下列過程:
譯碼社會線索過程、解釋社會線索過程、尋求反應過程、反應決定過程、編碼過程
高攻擊力的孩子通常欠缺社會訊息處理所需的技能,如解釋別人的行為具有敵意,或比較無法想出解決人際問題的可能策略。
生物基礎:賀爾蒙、身體特徵
利社會行為的發展
過去兒童社會行為研究大多偏向負向行為層面,近年來轉向正面層面。
兒童很小的時候,就已顯示不同方式的利社會行為。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做出有利於他人的行為。
1.十二月或十八月大的嬰兒即能展示或把玩具給予不同的大人。2.幫忙做家事,對別人的苦惱予以安慰。
Eisengberg 運用兩難困境難討兒童利社會行為,並提出利社會行為判斷的五個時期。
幼兒也會出現需求取向、同理的判斷。隨著發展,自我中心取向減少。
利社會行為的判斷和實際行為之間還有其他因素影響。
與利社會行為有關的重要因素
同理心(empathy):知道別人的情緒狀態並做出合適的情緒反應。
Hoffman提出同理心發展的四個時期
Hoffman認為兒童晚期才發展出完全的同理心。
研究指出四歲幼童可能已經具有此種能力。
雖然有些研究發現越有同理心越會助人,但仍有頗多研究指出同理心發展不是利社會的良好指標。
觀點取替能力(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具備別人的思想、情感和需求的一些知識,以辨認別人的需要,以及決定可以滿足別人想要的行動。
有些研究尚未能顯示一致性的顯著正相關,但未出現負相關。
Moon:觀點取替能力和利社會行為有可靠的相關。
透過角色扮演或思考角色觀點的訓練,觀點取替能力和利社會行為都增加。
心情(mood)
當兒童高興或想快樂的事時,他比較願意分享;反之,想傷心的事時,他比較不願意分享或助人。
社會行為發展的理論
兒童成長過程中,他必須由一位自然人--充滿與生俱來的慾望且追求慾望立即滿足的快樂,逐漸學習成為社會人--表現出他所處文化環境之可接納,甚至在許的社會行為。
上述的過程稱為社會化過程(socialization)
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 和別人接觸相處時所表現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