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九講 對於「性」之規定(二) 孟子一路 - Coggle Diagram
第九講
對於「性」之規定(二) 孟子一路
孟子把性視為「道德的善」本身
道德性之性
從人的內在道德說性
創造性即是道德的創造性
是精神生命
耶穌所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中的生命
中庸、易傳:對於性規定的第一路
被賦予道德的含義
道德的善不能從天命天道處來講
中西方:道德的原始型態皆依賴超越方面的天或神
道德的非原始型態
就道德說道德
重視內在的講法
建立「道德的善」本身
建立「道德性本身」之性
必須有其自身的建立處
非生物學上的或自然生命的創造性
藝術天才的創造力
根源於生物的生命,原始的自然生命
潛力在適當時機會自然釋放
無道德的含義、道德的自覺
「道德的善本身」
內在的道德意識
宗教上的神為「至善」
由人心中的道德意識去證實
上帝是超善惡的,超善惡的善為至善
依賴人類主觀方面的道德意識中的「道德的善」本身證實
王陽明:無善無惡心之體
絕對的至善
人的道德意識去證實
孟子從此建立他的性善論
規定「性的」第二路
道德的善不能離開主觀方面的道德意識
通過主觀方面的道德意識,對罪惡才有清楚的感受
有清楚的感受,才有清楚的概念
道德的善是針對罪惡意識所顯的
原罪的觀念是抽象的、毫不真切的
需透過親身的感受,引發道德意識
道德的善與罪惡有概念
罪惡感
罪惡感的缺乏是因道德意識的缺乏
非客觀的實在物
由道德意識中道德的善印照出來的
如:謊言、偷盜
本身是物質的轉移
經印照感受到可恥
罪惡在此情況下,才有清楚的概念
道德性的性
人的道德意識建立
不安於下墮的本性便是道德性
從罪中躍起的心願與能力
創造的力量
創造性
生物生命的創造性是機械式的
精神方面、道德方面才可算是真正的創造性
屬於精神的,又代表著理性
理想的最後根源是創造性
非由內在道德性之根發,故不可說是理想
道德價值之源
孟子為了解「天命之謂性」的真正意涵
從道德意識論性
創造的真幾
道德性的創造實踐
承接仁、智、聖的三個觀念
賤仁的功夫
仁是一切德行之所從出
孟子由仁心之全說人之性
道德意識及道德的心
從仁轉出
四端之心
辭讓之心
1 more item...
羞惡之心
1 more item...
惻隱之心
1 more item...
是非之心
1 more item...
理想性
根源之性
天命之性
須從「道德性」了解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盡道德的心,才可了解天的創造性
證實天之為創造真幾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思誠,即中庸「誠之」
動,即中庸之形、著、明、動、變、化
思誠,「盡心」之意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天道為一創造之實踐
天道於穆不已
孔子五十知天命
盡心知性的知人工夫
天道只可契而不可測
儒家主張對天道的遙遠默契有極強烈的道德意識
性善說
人的「真實主體性」
心性之學
告子:「生之謂性」
只看到人的自然生命
荀子:性惡
只觸及人性中的動物層,偏至而不中肯
董仲舒:自然生命轉到「氣」處言
偏至而不中肯
東漢王允:「用氣為性,性成命定」
定命論
劉劭:「人物志」
氣性轉到才性
程朱:氣質之性
孟子是心性之學的正宗
義理之性
天地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