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五講 孔子的仁與「性與天道」 - Coggle Diagram
第五講
孔子的仁與「性與天道」
仁與智
「仁」為道德發展的最高境界
孟子:「仁且智,勝也」
心性論
仁義禮制並舉
仁+智=>仁智的雙成
仁者對顯
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以仁為主
以仁者為最高境界
智:生命的通體透明
仁且智:生命既能表現仁又能裡外明徹、毫無幽暗
仁的主要表現是愛
道德生命的發展,須以仁與智輔佐
仁、智、聖
內在的超越企向
以仁智、聖來遙契性與天道
仁與智的作用
以成聖為目標
道德人格向上發展的最高境界
人生修養的軌道或途徑
遙契超越方面的性與天道
仁與智是可通天命與天道的
可否成聖、佛、神
聖人教人希聖希賢
佛教
人可成佛
西方的最高境界
忠誠的跟隨者
不可能成為「希神」
性與天道
第二種說法:孔子不是不講性與天道,只是因為不易為青年學生所悟,所以很少提及
由易經可知,孔子對性與天道有過深入的研究
開闢了仁智聖的境界
只要踐仁成聖,便可領悟天道
第一種說法:孔子認為性與天道過分玄妙深奧,因此不談
三畏
宗教意識
畏天命
畏大人
大人:天地合德
天地同有創生不已的本質
正視自己的生命
此生命為自然生命
保持生命的不「物化」
大人的生命,應與宇宙的幽明兩面都能做到息息相通的境界
以全幅生命與宇宙打成一片
仁、智、聖的本體是直往上通
與天命天道遙遠的互相契接
畏聖人之言
敬畏與虔敬
健康的人格
須具有超越感
須敬畏天地
孔子的仁
覺
緋惻之感
孟子的惻隱之心或不忍人之心
道德心靈的
有覺才可感到四端之心
健
「健行不行」之健
通過覺表現健
像天一樣表現創造性
天的德就是創造性本身
天行健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純粹精神上的創生不已
仁以感通為性,以潤物為用
感通
生命(精神方面)的層層擴大
與宇宙萬物為一體為終極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為極點
仁是真實的生命,真實的本體
孔子建立仁這個內在的根以遙契天道
仁與聖
聖人
人生的最高境界
聖人的產生,由後世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