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六講 由仁智聖遙契性、天之雙重意義, 內在的遙契 - Coggle Diagram
第六講
由仁智聖遙契性、天之雙重意義
超越的遙契發展為內在的遙契
自然的過程
對天的敬畏而致產生恐怖意識
生生不息、天地化育沖淡敬畏的觀念
主體的欣賞和感恩
把天道拉下收入自己的內心
宗轉哲,誠+仁的觀念化為一
超越的遙契著重客觀性
由客觀過度到主體
真實的統一
宗教著重超越的遙契
亞里斯多德的上帝是純理性方面的純思與純型
耶穌的產生,耶較著重客體性的宗教
仁者的生命是主體性,如:孔子、耶穌
天道或上帝代表客觀性
從理來了解,不從人的方面了解
誠與仁為主體性
內在的遙契著重主體性
超越的遙契
「五十而知天命」
不斷的賤仁
德性人格向上發展
人生境界的提高
知
超越者的相知
敬畏的意識
知天而至畏天命
非經驗知識或科學知識
「畏天命」
不必只是形上體的意義
孔子的天含有宗教上「人格神」的意味
宗教意識是超越意識
遙契即為超越,遙契的天有兩種內涵
從理來說,形上的實體
從情來說,人格神(孔子偏向此)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應把痛苦與罪過的責任推卸到自身以外
努力不懈地做自身的「下學」功夫,以期「上達」的效果
須從日常生活的實際經驗著手
以上達天德為最終目標
把知識消化於生命,轉化為生命具有的德性
通過內心的覺悟
「覺」為德性的開啟或悟發
從經驗知識的獲得開始
只要努力賤仁,便可遙契天道
知我者其天乎
天人的生命互相感通
默契
正如宗教證的靈修或培靈的功夫
與天成為知己
將天命、天道收為自己的性,轉化而為形上學的實體
E: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為天之道、自然之道
與孔子的仁相和
誠可被視為天道
天道由人與誠的意義去證實,它為一「生化原則」
內容的了解
誠之的修養功夫即是人之道
由誠之之功夫以求恢復天所賦予自己的「誠」的本體或本性
天命、天道的觀念,發展至中庸,以轉為形而上的實體
D: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賢人生命,未臻精純
人不如天
其一偏(曲)而推極(致)
至於「誠」的境界
由誠,而有明、著、形、動、變、化
化為終極
誠者的生命,健行不息
內在的遙契
將天命、天道收為自己的性,轉化而為形上學的實體
B: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為物不貳指出天道精純不雜的本質
因為精純、精誠,所以生物不測
中庸從此了解天道
C: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天地至誠可盡己、盡人、盡物
參與天地的化育
聖人
次於聖人的賢者,唯有「致曲」
天地的本質為生長化育
人參天地而為三
形成「三極」的結構
人的精誠所至
向外感通,與天地相契接
不是超越,而是內在
A: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 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茍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 能知之?
至誠的人有誠懇篤實的樣子、如淵之深的深度、如天浩大的廣度
至誠以達上天
聖人
消除了宗教意味
哲學意味
親切的、明朗的
內在的遙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