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東南亞(二) - Coggle Diagram
東南亞(二)
區域結盟
1992年提出東協自由貿易區
2015年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世界第六大、亞洲第三大經濟體)
東南亞國協(ASEAN)(除東帝汶外)
東協+3--->中國、南韓、日本
東協+6--->中國、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印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
經濟發展的
條件與限制
出口導向
為吸引投資者--->降低進出口稅,提供優惠條件給設立於自由貿易區的企業
勞工充足,薪金低--->吸引外資,發展勞力密集型產業,成為勞務輸出最多的地區(如菲律賓)
經濟體
1.新加坡、汶萊
新加坡
因戰略位置及控制馬六甲海峽咽喉--->成為世界最大的煉油中心之一
為東南亞人均GDP最高的國家
東南亞國家中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國家
面積小--->資源依賴馬來西亞、印尼等鄰國供給
1980年以後,開始發展服務業
近年來積極發展金融業及高新科技產業,成為東南亞現代化國家
汶萊
人均GDP僅次於新加坡
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是國家的主要經濟支柱
世界上最富有國家之一
以第二級產業為主
2.亞洲四小虎
馬來西亞
大量投資高科技、生物科技和服務業
主要輸出電晶體、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
檳城---東南亞矽谷
泰國
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如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2006年啓用曼谷為東南亞最大的國際機場--->今成為世界十大旅遊收入國之一
金融風暴後積極發展觀光業
主要輸出汽車、電腦、機械等產品
印尼
大量出口電機及機械
菲律賓
與印度為世界兩大電話客服、會計等業務流程外包國家
農業人口比重高,服務業漸成主體
高科技及汽車產業也蓬勃發展
各國步入工業化次序及出口貨品類型
其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製造業出口以電子業主流)
最晚---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東帝汶(製造業出口以紡織、成衣、皮革製品(鞋子)為主流)
最早---新加坡
汶萊(以原油和天然氣的礦業為主)
3.正在發展中國家
柬埔寨
以成衣、紡織和建築為主體
工業基礎薄弱,設施不足,勞工質素較差
寮國
以礦業、電力、農業加工等為主體
越南
經濟成長追上印尼、馬、泰、菲
利用廉價勞力吸引外資設廠,發展食品加工、成衣及玻璃、手機等工業
越南、柬埔寨、寮國因實施共產主義,且深受越戰摧殘,經濟發展較晚,積極加入東協、世貿等區域結盟
緬甸
2010年民主改革、2011年經濟改革
實施社會主義,以農礦業為主
東帝汶
近海--->石油、天然氣為主要經濟來源
石油、咖啡為主要出口產品
山多平原少,天災多,政治混亂--->世界極貧窮落後國家之一
農、礦為主的二元性經濟
獨立後
熱帶栽培業--->油棕、橡膠(*汶萊、印尼,馬來西亞)
礦業--->石油、天然氣(*印尼、馬來西亞)
歐洲殖民階段
熱帶栽培業--->香料、熱帶作物
礦業--->鍚
缺點
國內資源不足(外銷)
賺錢少
風險高(單一化)
優點
海運交通位置良好
充足勞工
濕熱氣候、商業化
印尼開發與保育的衝突
雨林保育計劃
印尼人口問題與種族衝突
人口遷徙計劃
由核心島嶼遷至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地
新移民難以在異地適應
於1969年展開
種族衝突
人口分布不均
實施爪哇化,以利統一
全國17000多個島嶼,人口集中在爪哇島、馬都拉島、巴里島--->人口遷徙計劃
區域發展不均
爪哇為印尼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新幾內亞島西部為印尼人口最稀疏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