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教材評估 - Coggle Diagram
教材評估
總論
「教材評估」提供客觀的標準避免教材問題
當沒有標準要求便抽象模糊
ex.練習量太少
ex.練習內容與教學目標不一致
ex.內容形式呆版
ex.外文翻譯不太理想
ex.研究尚未應用於教材
「教材評估」作為選擇教材的依據、教材修正與更新的參考
教材評估的種類
全面性評估
針對一個項目評估
教材評估原則與標準
趙金銘(1998)
語言材料
課文會話語言真實、自然
體裁多樣,語體轉換正確
文化內容正確,內容有趣,甚至符合學習者的心態
深淺難易排序適當
句子長短、課文篇幅適中
生詞量適當,注意重現率
練習編排
覆蓋所有教學內容,量足夠
理解→機械→活用練習
練習多樣且具啟發性
學習理論
符合學生需求,銜接學生能力
注意情感因素對學習的影響
以二與學習心理過程為理論基礎
注釋解說
翻譯準確,注釋簡明
例句精當,可以舉一反三
少用概念和術語
教學理論
側重某教學法
聽說讀寫訓練比重均衡,能達到教學目標
語言能力與交際能力並重
教材配套
教師手冊、學生練習冊、測驗練習
各單項語言技能訓練配套
音像材料
前期準備
調查學習者需求
語言點和詞彙量的分布控制
按照課綱進行編寫
其他
編排、插圖、字型、使用方便性
林敏、吳勇毅(2006) 和趙金銘的差異項目
培養語言流利性的練習
題目的指令清晰明確
話題有助於了解目的語社會
附上總詞表
Dawn Garinger(2002)教材評估的實質考量
這教材可及時獲得嗎?
這教材有成本效益嗎?
這教材買得到嗎?
教材評估的問題
複雜性
影響因素
評估人員不同
對於評估標準,每個人的見解不同
教學對象不同、教學目標不同、語言程度不同
評估的需求不同
客觀性
評估標準不一定是客觀的
ex.「練習的量要足夠」意指多少數量?
教材的評估類型與要求
程曉堂(2002)分為印象型評價、系統性評價
印象型評價:依賴評估者的直覺與教學經驗
有學者認為是不可或缺的評估方式
系統性評價
內部:教材內部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
外部:評估教材使用者和使用環境的適用性
李泉(2012)分為實然性評估、應然性評估
實然性評估
驗收編寫成果(是否合乎編寫原則、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
應然性評估
以優良教材的標準評價教材
更重視其中科學性(例如詞彙與法分級是否符合分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