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十七世紀的台灣 - Coggle Diagram
十七世紀的台灣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者
蔔萄芽
西班牙
荷蘭
始於十五世紀
台灣在世界地圖上被看見
將台灣設為據點
對台灣的初步觀察
原住民為主
以物易物
捕獵活動
「番社采風圖」
主要住在西部平原
少數中國人
海盜據點
顏思齊
鄭芝龍
來台開墾
雲林北港鎮
未好好經營
少數日本人
想占領台灣,但失敗。
荷蘭人統治下的台灣
時間:1624年-1662年(38年)
登陸地點:安平
建城
熱蘭遮城
港,防守為主
今:安平古堡
普羅民遮城
內,辦公廳
今:赤崁樓
以台灣南部為主
占台目的
為交易
西方:中國
賣:糖、香料、鹿肉、銀
買:絲、瓷
東北:日本
賣
鹿皮、糖、絲、香料
買:銀
東南亞
賣
糖、絲、瓷
買
香料、銀
台灣優勢:
土地肥沃
引進黃牛
蔗糖
地理位置佳
梅花鹿多
外銷日本鹿皮
統治方式
武力
傳教
基督教
新港文書
羅馬拼音原住民語
台南原住民
教化原住民,增加統治
貢獻:
使
台灣變成貿易轉運站
開發台灣
十七世紀開始,來台漢人逐漸變多
教化原住民
漢人的抗荷行動
郭懷一事件
原因
遠因:年年重稅
起因:甘蔗減產
時間:1652年
被平定
漢荷:仇恨值爆表
台南永康區開墾的領袖
西班牙人在北部的統治
時間:1626年
地點:基、淡、宜
目的
貿易
傳:天主教
被荷趕走:
時間:1641北上,1642趕走
大戰於基隆外海
建城:淡水紅毛城
現今紅毛城是荷蘭人依西班牙人的城重建的
鄭氏王朝的統治
鄭氏王朝的經營
時間
1661年攻台
1662年打下台灣
十七世紀中
目的:建立反清復明的基地
從廈門、金門、澎湖到鹿耳門登陸
先普羅民遮,再熱蘭遮。
建設
建府:承天府(行政中心)
建立制度
官制
軍民渡海,開墾台灣
兒:鄭經繼位
鄭氏治台,主要是鄭經
鄭成功攻台後不久即死
鄭經一死不久,即被清朝攻破
統治共:22年
土地屯墾
原因:糧食不足
方法
屯田政策:士兵屯兵開墾
地民由來:新營、柳營、左鎮…
招募中國東南沿海漢人來台開墾
國際貿易
原有優勢
繼承海上霸權
中國政策:海禁。
對鄭無效
持續對中有貿易
外商也限制通商
貿易對象
中國
賣:糖、米
買:絲、瓷、民生用品、軍用品
日本
賣:鹿皮、絲、糖
買:銀
東南亞
賣:糖、絲、瓷
買:香料、軍用品
英國
賣:糖、鹿皮
買:軍用品、棉
文教發展:
陳永華建議
鄭成功軍師
建制度、開墾、練兵、設學
鄭氏諸葛
鄭經時期
穩定台灣發展
全台首學:孔廟
推展文教,提升水平
降清亡國
1681:鄭經死
內鬥
施琅攻台
1683 戰敗投降
1684,納入版圖
走進台南孔廟
陳永華建
至今300年
下馬碑
清康熙設
對孔子的崇敬
左學右廟
左:明倫堂
最高學府
國家教育主管機關
清命為:台灣府學
右:大成殿
祭孔
孔廟中層級最高的建築
東、西廡
祭其它聖賢
大成殿特色
無迴廊
無柱
厚牆排梁支撐
前言
前來亞洲的原因
貿易
傳教
天主:西班牙
基督教:荷蘭
新港文
台成為貿易據點:荷、西建設
鄭成功入台後,成為以漢為主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