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先蘇時期與希臘三哲 - Coggle Diagram
先蘇時期與希臘三哲
柏拉圖
第一位教授
文學著作:理想國(正義本性)、饗宴(愛情本性)
學院(Academy):柏拉圖屋子的名字,他在那教導成年學生,所以也被指稱提供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
理想的存在
理型論(form):萬物為理想世界(秩序、和諧,符合數學物理學)的一個短暫、會腐朽的副本。
觀念論(idea)
不懂數學不要進來這裡
學說透過很長的解釋說明
數學、物理是理解自然世界的要使
柏拉圖與基督宗教
不屬時空的世界:無時間性且永恆不變的實在。心靈、理智可察覺。
由早期基督徒將理論和新約聖經融合
可見世界:萬物皆在變化中,無物恆存。感官可察覺。
對話錄
蘇格拉底的柏拉圖:藉由自己口轉述蘇格拉底
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將自己理論融合入蘇格拉底的角色說出
對於藝術的敵意
為達到理想世界,個人需要從感官世界的生死誘惑脫離
藝術本質是表象,且有極大感染性
人由三種衝突的元素組成
理智:主導
意志:駕馭情感
情感
藝術品對靈魂是危害,使我們對內心棄真實於不顧
天才的門徒:亞里斯多德、柏羅丁(神祕主義)
洞窟說:人是肉體的囚犯
亞里斯多德
存有的本性
材料+組成=>結構、形式
人類的「質料」每日每月的改變
反對粗糙唯物論(只有物質存在)
形式是甚麼?(必須在這個世界)
不合柏拉圖的理論(形式存在於時空之外)
學術成就
使用的術語與著作名稱至今能再使用:logic、energy、essence...
邏輯系統化(在現代邏輯出現前使用近2000年)
四種存在的原因
質料因:是什麼構成?
動力因:如何製作?
形式因:該長怎樣?
目的因:存在理由是什麼?
入世的哲學家
經驗的可能性外的哲學探究,是虛妄的
否定理型世界的存在
只有存在一個可以進行哲學思索的世界,就是可以經驗的世界
中庸之道:一切美好揭示中庸之道
極端為惡:浪費和吝嗇、勇敢和魯莽
中庸為善:慷慨、勇敢
勾畫科學及催生邏輯學之人
完滿的人生:成為社會的一員,認識政治的動物
憐憫與恐懼:悲劇帶來的經驗情緒為一種淨化
先蘇時期
第一批哲學家
改變二:鼓勵學生理性獨立思考,不傳授整體思維
改變一:用理性理解世界
約在西元前六世紀
世間萬物
泰勒斯:世界是水構成的
阿那西曼德:世界是圓柱體
阿那西曼尼斯:陸地漂浮於空氣
向上之道及為向下之道:赫拉克利特斯
對立者的統一
萬物流轉
關鍵是數學
畢達哥拉斯
宇宙可以用數學結構解釋
神祕主義
萬物為一
巴門尼德斯
宇宙是一個獨立不變的存在
改變發生在封閉不變的系統中
宇宙是永恆的延續體
世界構成
四種元素:恩培多克利斯
物質無法無中生有,由有變無
物質由土、水、氣、火四大元素組成
感官經驗的恆常變動世界為存在的,反對巴門尼德斯
原子論:路西帕斯、德謨克里斯
世界由無法分割的原子組成
宇宙是由分離物所構成
哲學來到雅典
引入:阿那薩哥拉斯、普羅塔哥拉斯
之前:重在理解世界本性
阿基里斯與烏龜:假結論的有效論證
我們製造我們的知識
色諾芬尼
觀念永遠是自己的,並且有意測的成分在]
波柏哲學
蘇格拉底
後世影響
引響斯多葛學派
沒有人真正故意去犯錯
真實對待自己
耶穌:一個人贏得全世界,卻以他真實的自我為代價,那他得到什麼?
沙士比亞:最重要的,真誠對待你自己
辯證法
不適用重視資訊傳遞的課程(現代教育)
要求師生產生共鳴性
蘇格拉底之死
以腐化青年、不信仰城邦中的神明的罪名服毒而死
生命的災難
保持正直帶來的傷害都不會久:破產、入獄、殘疾...
靈魂腐朽才是人生真正的災難。
字詞背後隱藏什麼
柏拉圖:抽象觀念
尋找共同的性質
提問
先提出某個對生命而言基礎且重要的概念,然後提問?
向提供答案者問問題已挑戰答案。
所有答案都是可以被質疑的。
暴露了人的無知以及自以為是。
引起人們的興致。
兩個異議
了解世界的本質,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所需知的:怎麼指導自己的生命?
先蘇時期的哲學家們提出的觀念,沒有批判思考可以辨別真偽。
哲學始於驚奇
本體論
何物得以存在?
存在的本性為何?
知識論
知識的本性?
我們能夠知道甚麼?
理性
宗教:信仰、服從、啟示、儀式、理性並存
藝術:探詢真理,更仰賴感知能力或直觀方式
哲學:探詢真理,以理性論證之形式
科學:更關注可以由實驗或觀察決定的問題
好的哲學家?
力求對所有事物有跟本的了解
利用哲學性論證,追求理性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