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數位化華語文教材編制 - Coggle Diagram
數位化華語文教材編制
數位化教材種類(歷史發展)
1.1970:「
教材立體化
」:偏重紙本教材的影音呈現、重視實境呈現,多媒體影音可作為課堂教學與課後自學之用。
e.g.電視、影片、錄音帶
2.1980s-1990s:教材獨立於紙本教材外,轉為
動態資料
,情境與內容結合,增加閱讀理解引導,也易引起學習動機。
e.g.磁片、光碟、網站等載體
3.1990s:「
網路教材與課程建置
」:教材數位化與素材可拆解組合的需求,建立「電腦輔助教學或學習」,數位教材集中在網路載體的運用。
4.21世紀:「
多元式互動課程教材
」:重視「真實有意義的學習」,數位教材強調建構式、合作學習、主題化、互動學習等,兼顧學習者自學與社群管理。
e.g.結合雲端服務與可用工具軟體
5.現在:學習方式可跨時空、隨時隨地、學習也更自主
e.g.光碟檔案、網站課程、電子書、雲端、素材庫、教材資料庫、影音串流、測驗活動、影音圖文輸入、社群互動平台
教師應更注意教學架構設計、帶領,以及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教材數位化的幾點思考
1.
互動模式
:受建構主義、合作學習影響,重式學習者中心與
互動
學習/教學的,因此如何安排練習、
提供回饋
是教材數位化的考量之一。
e.g.建置練習、測驗、遊戲的人機互動;開設師生聊天室、討論區、分組作業、小組任務
2.
鷹架建構
:受建構主義影響,強調
鷹架教學
與學習者的
主動
學習。設計數位教材時,應轉換為學習者身分設計。
e.g.由於鷹架教學重視引導,因此產生了「
未完成教材
」,須由教學者自行補足一部分學習材料。
3.
學習社群
:重視
經驗共享
,核心觀念為分散式知識/分散式專長。如何運用網路科技,提供生生、師生的溝通交流是網路學習環境的重要一環。
e.g.發展時須注意:前置分析、整體設計、輔助支援功能
4.
線上管理與帶領
:網路數位教材應具主動性、有學習步驟、導引框架、線上互動,因此設置課程時要考慮教學管理與帶領,以及如何轉化為課程教學。
多媒體製作原則
多媒體學習
:整合文字、圖表、影像、動畫、視訊、聲音等媒體形式的學習。
設計原則(Mayer,2001; Mayer & Moreno,2003)
1.
多媒體原則
:
視覺+聽覺學習
,但放置的圖文需與教學內容有關。
2.
鄰近原則
1.
空間鄰近原則
:圖文或相關教材的位置擺放要在一起。且作為教學用的簡報,一頁漢字不應超出36個字,越初級的學習者的文字量應更少。
2.
時間鄰近原則
:呈現圖文或視覺加聽覺的材料時,同時出現的效果較好,但也要考慮到一個頁面給予的訊息量不應過多。
3.
形式/型態原則
:
視覺內容呈現+口與說明
,使工作記憶透過聽覺與視覺兩種不同的管道處理訊息,降低認知負荷。
4.
多餘/重複原則
:相同內容若以兩種形式同時呈現,工作記憶將因認知負荷過重而無法同時處理,因此應刪除多餘的訊息內容。
5.
連貫/一致性原則
:學習時,較少且集中的資料對學習者的學習成效較好,因此要刪除與訊息不相關的材料。
6.
個別差異原則
多媒體設計效應對
低先備知識
學習者、
高空間能力
學習者的效果更佳。
多媒體學習者須:形成→保留→使用心智影像
個別差異的解決辦法(Mayer,2001):
個別化
、
多種方法
、
學前訓練
「多種方法」可能導致多餘效應、違反連貫原則,而「個別化」方式使老師備課負擔大,或許「
學期訓練
」的處理方式較為可行。
7.
訊號原則
:標註訊號提醒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較佳,如箭頭、顏色、大綱、標題等。
8.
分割原則
:將多媒體教材內容分割成不同片段,且由學習者自我控制學習步調。
數位化教材評估
數位學習教材鄭振指標及評定規準(教育部,2012)
1.教材內容與架構:提供正確的學習內容,錯誤應在2%以下。
2.教材設計:應能提供學習者導引,順暢學習。
3.輔助設計:設計內涵達到一致。
4.媒體與介面設計:適合學習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