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 - Coggle Diagram
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
批判與批判理論
批判
批判的歷史
批判的重要性
批判的意義
批判理論
馬克斯:改造世界
法蘭克福學派
霍克海默:探究社會現況中非理性、不正義的成分,促成社會改革
哈伯瑪斯
批判理論對現代社會的批判
文化工業的批判
商業機制操縱文化生產
創造性低,商業性高
文化趨於單調貧乏
現代人的心靈困境
人格的市場化
人格價值不是由自己認定,而是依據是否受歡迎決定
人們不再追求自我獨特性的發揮
孤獨感
逃避自由
工具理性(技術理性)批判
效益規則過於深入人心
對自然的過度開發與破壞
公共領域的批判
政府為維持社會體系的穩定和成長,對社會與經濟事務進行干預
私人利益組織的競爭侵入公共領域
應對輿論抱持批判的態度
批判理論觀點的教育主張
日常教育實踐層面的批判
過度規制化
應增加教師與學生溝通互動的機會
教育政策層面的批判
教育議題的公共討論
教育政策的公共批判
消極面:容許大眾就各種立場和需求質疑行政系統對問題情境的判斷是否正確
積極面:行政系統決策歷程自我批判檢視(情境認識、方案研擬、輿論觀點等)
教育行政系統內的理性討論
使自己的觀點經得起質問
有效性主張:可理解、真實、正當、真誠
批判教育學
弗雷勒的受壓迫者教育學
壓迫者和受壓迫者都是對立結構的受害者,改革社會,以解放壓迫者和受壓迫者
以馬克斯主義為基礎
批判式教育:平等對話的關係→提問式教學
第一階段:革命階段,消除負面、背離人性的根源
第二階段:積極促成人性的開展
批判教育學者對不平等教育結構的批判
不同團體之間有不同的需要、價值觀和文化根基,主流支配團體成員所決定的教育內容不一定適合其他非主流團體
學校知識不均衡
批判教育學者:接露不平等、不合理情況,給愈弱式平等的地位和機會
批判的教師哲學
社會批判能力的養成
季胡:教師應作為批判、改造教育與社會的轉化式知識分子
培養學生民主理念社會批判能力
學校不能忽略批判的知能
理性溝通素養的教育
就客觀事實問題表達自己的知識,或就社會規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
願意聽取他人的意見和觀點,樂於參與理論或實踐論辯
不同觀點引起互相質疑,進而激發對問題更深入的研析
批判的教育研究
Carr and Kemmis:批判教育科學
轉化教育:從事研究者應是教育活動的參與者
行動研究:應是一種批判性研究,導向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