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殖民與抗爭 1895-1945 - Coggle Diagram
殖民與抗爭
1895-1945
殖民後 :forbidden:
非武裝抗日 :silhouettes:
人物
林獻堂
商人
蔣渭水
醫生
目的
改變臺灣人地位
臺灣人管臺灣事
方法
向日本國會提出設置議會的請願
成立台灣文化協會
舉辦演講
出版報紙,雜誌等刊物
台灣民報
播放電影
結果
民族主義深化台灣人心
臺灣部分獲得選舉權、被選舉權
武裝抗日 :explode:
苗栗事件
羅福星
受中國革命影響
主張推翻日本統治
結果
因消息走漏而失敗
影響
民族主義萌發
時間
1912-1913
西來庵事件
余清芳
受宗教影響
以宗教名義舉事
結果
消息走漏而失敗
死傷近四千多人,十分慘烈
時間
1914
影響
從此漢人轉為非武裝抗爭運動
霧社事件
莫那魯道
日本壓迫原住民
日人侵占獵場
成為更好的巴萊(人)
時間
1930-
結果
霧社公學校起事
日軍大舉鎮壓
影響
重新檢討對原住民政策
背景
日本歧視台灣人
:explode:殖民前
時間
A.D.1895年(乙未年)
背景
台灣人
感受
擔心
家園被破壞奪取
害怕
日本人殘忍
悲憤
被清國拋棄
行動
抵抗
各地義軍
三角湧(隆恩埔、分水崙)之戰
龍潭之戰
八卦山之戰
逃走
唐景崧、劉永福離台
談和
台北府城
台南府城(巴克禮)
結果
日軍佔領全島(5個多月)
武力、兵力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