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義大利歷史, 馬志尼, 燒炭黨, 兩西西里王國革命, 皮埃蒙特革命 - Coggle Diagram
義大利歷史
義大利文藝復興
歐洲經濟
在13世紀,歐洲普遍經濟繁榮。部份義大利境內的商業與漢撒同盟聯合成為一個共同的歐洲經濟體。北部的城邦在這個時期迅速擴展,勢力漸增,實際上已經脫離神聖羅馬帝國的管轄。在這段期間內,現代商業基礎萌芽,出現共同股票公司(joint stock market)以及國際銀行體制(international banking system),這種體制是有組織地與外地交易,另外也出現了保險及國債[2]。佛羅倫斯成為歐洲銀行業的中心,而且佛羅倫斯使用的弗羅林變成了國際貿易實際上的通用貨幣。
如此產生了一批透過經濟手段來得到地位的新貴族階級,顛覆長久以來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制度。義大利北部除了米蘭附近地區以外,一直不像歐洲其他地區那麼封建化。這地區絕大多數地主和貴族的勢力都比大主教地區(urban patriarchs)來的低,而商業貿易的興起使得此情形與日俱增,貴族人家見得多看得廣,收集和投資支持藝術的行動日增,促進早期文藝復興的發展。封建主義的衰微和城市興起互相影響對方;舉例來說,奢侈品的需求帶動了貿易的成長,有許多商人就由於貿易的增長而變得愈加富有。然後由於變的富有,對奢侈品的需求也就愈加強烈。這樣的轉變使得商人富可敵國,甚至有能力支配義大利北部的政府,進一步擴展貿易。最重要的影響是降低貿易的風險。封建體制下,家財萬貫的商人常與專制的地主發生衝突,像是土地充公。最有名的是發生在十五世紀的法國商人雅克·柯爾身上的例子。某些北部地區仍保有中世紀法律,這些法律阻礙貿易發展,例如禁止高利貸,或是只能與天主教徒作生意等等。在其他北義大利的城邦,這些法律都被撤銷並重新制訂[3]。
在14世紀人們看見了一連串因為歐洲經濟衰退所帶來的災難,中世紀溫暖時期結束並過渡到小冰河期。[4]這個氣候上的改變導致農產品產量明顯的下降,並帶來不斷出現的飢荒,而初期人口迅速的成長使得這個問題更為惡化。英法百年戰爭尤其終止了歐洲西北方的貿易往來,在1345年英王愛德華三世拒絕支付欠款,導致佛羅倫斯兩家最大的銀行─Bardi和Peruzzi─破產。在東部,隨著奧斯曼帝國在這個地區的擴張,戰爭也影響了貿易路線。但是影響最大的災難還要屬造成北義大利城市人口大量減少的黑死病。例如,佛羅倫斯的人口就從90,000降到了50,000人。[5]接踵而來的還有1378年佛羅倫斯的梳毛工起義事件發生。
文藝復興的先驅像是但丁和彼特拉克,就活在這個動盪的年代。文藝復興也在14世紀上半葉拉開序幕。不過這些災難也加快了文藝復興的到來。因為鄂圖曼帝國的擴張威脅了拜占庭帝國的利益,迫使一批東部地區的富人和受過教育的希臘難民流入義大利,也為義大利帶來古典的希臘文明,導致許多已經被遺忘許久的古典作品重新被發現。黑死病奪去歐洲1/3人口的生命,但倖存的人因此變得更加富有,食物更加充足,而且更特別地是有更多盈餘可花費在藝術和建築之類的奢侈品上。在15世紀早期黑死病出現的頻率漸漸減少,歐洲的人口數量再度開始增長。而因為黑死病導致人口數量降低,因此新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都可以供應無虞,使社會下層階級的人們處於有利的地位。更進一步來說,這個需求也製造越來越多的銀行家、商人和技術工匠。對於黑死病的恐懼與教會的無能都降低了教會對於人們的影響力,而這也是另一個促進文藝復興的重要因素。此外Bardi和Peruzzi銀行的倒閉,開啟了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的興起之路。商業革命的著名歷史學家羅貝托·薩巴提諾·洛佩茲,認為經濟的崩潰是形成文藝復興的主要原因。[6]根據這個論點,許多繁榮的年代處於優越的投資風氣下,商人都會迅速的將所賺取的財富再度進行投資以求獲得更多金錢。然而在貧困的十四世紀,財富較少被投入到頗具前景的投資機會中,反而是注入到文化與藝術的層面。
另一個關於義大利文藝復興頗受歡迎的詮釋是由歷史學家漢斯·巴倫率先提出的"巴倫理論"。[7]在此理論中闡述到,文藝復興初期的推進是由於佛羅倫斯與米蘭之間一系列長期的戰爭。在十四世紀晚期,米蘭在貴族階級的維斯孔蒂家族(Visconti)統治下成為一個集權君主政體。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孔蒂這位因殘忍卻具有卓越能力而知名的貴族在1378年到1402年之間統治了這座城市,他在義大利北部建立起自己的帝國,並引起一系列與米蘭之間的長期戰爭。一開使他征服了鄰近的地區,但最後佛羅倫斯聯盟最後仍不斷被打敗,因此聯盟的種種抵抗看似已徒勞無功。這個戰役最後在1402年佛羅倫斯的圍城行動中達到高潮,當時佛羅倫斯似乎是註定要被攻破了,結果吉安卻突然過世而拯救了該城,連帶吉安留下的帝國也迅速瓦解了。
巴倫把這場戰爭定位在自由共和國與君主暴政之間的戰鬥,更藉此重振人民的精神,就像希臘對上羅馬共和國的理想,或羅馬帝國與中世紀王國的戰鬥。巴倫認為將這個思想體系形塑的更加精密的重要人物就是李奧納度·布倫尼。巴倫指出此時的佛羅倫斯也是早期文藝復興主要思想的成熟關鍵期,一些人物像是雕刻家洛倫佐·吉貝爾蒂、多那太羅、帕尼卡雷的馬索利諾與伯魯乃列斯基都在此時出現,他們也都受到共和思想的教育。根據巴倫的論點,這些當時的思潮主張,稍後塑造了許多共和理想的擁護者,而這個理想也對於文藝復興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國際關係
義大利北部於14世紀分裂為幾個好戰的城邦,其中最強大的幾個是米蘭、佛羅倫斯、比薩、錫耶納、熱那亞和威尼斯。義大利北部在教宗和神聖羅馬帝國為了爭奪誰才擁有至高主權而發起的長期紛爭中進一步被分裂。每個城邦會和其中一方結盟,然而城邦內部又會分裂成兩個派系。每個城邦之間戰事頻仍,不過來自於義大利之外的入侵則較少。在這個軍隊主要是由傭兵所組成的時代,儘管這些城邦人口不多,它們卻能夠維持龐大的軍力。最終較有力量的城邦就併吞了鄰近較小的地區。佛羅倫斯在1406年兼併了附近地區,威尼斯拿下帕多瓦省和維羅納,於此同時米蘭則併吞了鄰近許多區域包含了帕維亞與帕爾馬。
在文藝復興開始的時期,可見到的幾乎都是各城邦間因地位競爭而引起持續不斷的陸上與海上戰爭。在陸地戰爭的部分,是以被稱為""Condottieri""的傭兵團為主,這些士兵們在歐洲各地形成拉鋸戰。但特別在德國與瑞士,許多僱傭兵不願意過份的冒生命危險,且戰爭變成大型的圍城計畫與多個經過策劃謀略的激戰。雙方的僱傭兵也都很有興趣將衝突形成拉鋸戰,因為這樣他們的僱傭期限就會繼續下去。僱傭兵也成為一股威脅僱主的力量,如果沒有付錢給他們,這些僱傭兵就會換個僱主。假使一個城邦很明顯的得完全依靠僱傭兵,也會形成讓僱傭兵掌握兵權的誘惑-這樣的狀況在許多時機中都發生過。[8]
在海上的部分,義大利的城邦派出了許多艦隊參與戰鬥。主要參與戰爭的包含了比薩、熱那亞與威尼斯。但是長期的衝突下來熱那亞人取得了比薩。威尼斯向敵人證實了自己的軍力更有威力,不過在一開始雖是旗鼓相當,但是最後威尼斯的艦隊仍在1380年襲擊並摧毀了熱那亞人。自此開始威尼斯就獲得獨尊的地位。
在陸地上,十幾年來佛羅倫斯與米蘭的戰爭讓它們逐漸合併成為具有優勢的參戰者,這兩股勢力終於決定不理會兩者的差異性,且在1454年同意了維持和平的洛迪和約,為此地區帶來本世紀首次平靜的關係,也維持了接下來十四年的和平盛世。而因為威尼斯在海上獲得了無須爭議的霸權,也史無前例的使得十五世紀的多數期間是能維持在和平的狀態。
-
中世紀後期的北義大利
在中世紀進入後期之前,
曾經是羅馬帝國中心地帶的義大利中部與南部,已經變得比北部更為貧窮。羅馬城此時大部分為廢墟,而教宗國則是一個缺乏紀律的鬆散統治區域。教宗權移動到法國的亞維農的部分原因也是這個。有段期間那不勒斯、西西里、薩丁尼亞甚至被外國統治。
義大利北部則繁榮多了,
有些城邦憑藉著海運優勢,
還是當時歐洲最富裕的國家。
因宗教而發動的十字軍東征被人為偏離,
在利益的驅使下反而使得到黎凡特的商路暢通,
而且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對拜占庭帝國這個義大利商業對手造成了較大的打擊
地中海沿岸甚至成為了義大利商人的貿易點。主要貿易路線從東邊經過拜占庭帝國或阿拉伯而至熱那亞、比薩和威尼斯。在黎凡特購買到的奢侈品,例如香料、染料、絲織品,被進口到義大利,然後轉賣到歐洲各地。同時,受益於波河河谷,這些內陸城又有著肥沃的農地。陸路與海運貿易路線把羊毛、小麥和貴重金屬之類的物品從法國、德國、低地國家帶入北義大利。從埃及延伸到波羅的海龐大貿易使這些城邦有足夠的盈餘投資在礦業和建築上,造就今日所見雄偉的美觀建築。因此,雖然義大利北部在資源上比歐洲其他地方還要少,卻靠著貿易發家而能夠達到很高的發展水平。佛羅倫斯因為織品商業而變成北義大利最富裕的城市之一。羊毛從北歐和西班牙進口,[1]來自東方的染料則用來作高級衣料。
義大利商隊的貿易路線覆蓋地中海地區,並向外延伸,而這也是他們文化和知識交流的主要渠道,來自於君士坦丁堡、剛剛接受基督教的西班牙和保存上古時期知識的阿拉伯地區都是他們交流的對象。而這些交流則是西班牙15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以及薩拉曼卡學派的阿拉伯語學者將阿拉伯著作進行翻譯的成果。在中亞的阿拉伯科學、哲學和數學的思想,也從埃及和地中海東部地區傳入了保留著古羅馬帝國最後輝煌的義大利,以上,當地富裕而優雅的階級、地中海沿岸貿易的暢通、希臘半島上東羅馬帝國的文獻、與阿拉伯文化的紙和著作,湊巧一塊在舊羅馬北方的土地上匯聚,碰撞出了驚人的火花。
美第奇家族統治下的佛羅倫斯
科西莫·德·美第奇受到全體公民高度的歡迎,主要是因為他為這個城鎮帶來了穩定與繁榮。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在佛羅倫斯與米蘭進行了十多年的戰爭後,與弗朗切斯科一世·斯福爾扎進行了洛迪和約的協商工作,除了結束戰爭之外也帶來了義大利北部的和平。科西莫也是一位重要的藝術活動贊助者,雖然有些現代的歷史學家認為他對藝術的贊助是被過份誇讚了。
科西莫體弱多病的兒子皮耶羅一世·德·美第奇(Piero de' Medici)繼承了家業,但是在接手的五年之後就過世了。在1469年統治權交到了科西莫21歲的孫子洛倫佐一世·德·美第奇手上,他就是後來變得相當知名的「偉大的洛倫佐」,締造出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洛倫佐是家族裡第一位早年就接受傳統人文教育的成員,他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藝術贊助者。在洛倫佐的管理之下,美第奇家族的統治在七十個新興的議會團體中正式穩定下來,當然這些團體也是由洛倫佐帶領。此時共和體制仍繼續維持,但實際上卻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權力。在商業表現方面,洛倫佐並沒有像他的祖先那樣成功,美第奇家族的商業帝國逐漸地在腐蝕當中。洛倫佐繼續與米蘭維持同盟合作,但與教廷的關係卻開始變質。接著在1478年,教宗與帕齊家族聯盟,嘗試刺殺洛倫佐。雖然這個陰謀失敗了,但是洛倫佐的弟弟朱利亞諾·德·美第奇卻也因此身亡。刺殺行動的失敗導致教廷掀起一場戰爭,而宣戰所持的正當理由是要推翻洛倫佐所掌握的集權政治。[9]
從十四世紀晚期開始,佛羅倫斯最重要的家族就是奧比奇家族(Albizzi),而他們主要的敵手就是美第奇家族,這個家族一開始是由喬凡尼·德·美第奇所主掌,接著是他的兒子科西莫·德·美第奇。美第奇家族掌控了歐洲最大的銀行與佛羅倫斯和其他地方各類龐大的企業體系。在1433年奧比奇家族曾流放科西莫。然而隔年美第奇的執政團在選舉中獲得贊成票使得科西莫得以歸來,美第奇家族成為本地的第一家族,且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都掌握了這樣的地位和權力。佛羅倫斯仍是共和體制,但是政府組織卻都是穩固的在美第奇與他們同夥的掌控下,科西莫·德·美第奇雖然並不具有官方的身份,但卻毫無疑問的是這個地區的領導人。
義大利統一
由拿破崙統治的義大利共和國及其後義大利王國的成立令國內人民產生民族主義的思想。當拿破崙的君主政權開始衰落,他之前確立的其他君主嘗試透過滿足民族主義者來鞏固他們的政權,為革命製造良好的時機。這些君主中包括向奧地利爭取在義大利王國繼任的義大利殖民統治者歐仁·德博阿爾內,以及要求義大利愛國者協助在其統治下統一義大利的若阿尚·繆拉[1]。
隨著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戰敗,維也納會議正式召開以重新畫定歐洲大陸。在義大利,會議恢復拿破崙時代前的各國獨立政府,當中一些是直接統治的,一些則受歐洲列強的強大影響。不過,多個義大利國家內都有團體再次推動一個統一的義大利國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眾間點燃了的民族主義的火焰燃燒起來。當時,爭取義大利統一被認定是與奧地利帝國及哈布斯堡王朝對抗,因為它們直接控制著現時的義大利東北部以義大利文為母語的部分,同時亦是對抗統一的最強大的單一力量。奧地利帝國頑抗義大利半島(以及帝國內其他地方)的民族主義思維——當時,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指「義大利」這個詞語是單純的「地理名詞」。藝術和文學思維亦轉向民族主義,其中最著名的也許是亞歷山大·曼佐尼的《約婚夫婦》。有些人將這本小說當作對奧地利的統治的批評。無論如何,這本小說在1822年出版,並在其後數年作出大幅修改;1840年版使用標準化的托斯卡納方言,這是作者深思熟慮後為了提供一種所有義大利人都可使用的標準語言而作出的努力。
-
即使是希望見到半島統一成一個國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團體亦不能就統一國家的應實行的制度達成共識。其中一個建議(約1847年—1848年)認為應在教宗的統治下建立邦聯制。很多主要的革命團體希望建立一個共和國。但最後卻由一個國王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及其首相加富爾掌握了統一義大利為君主政體的權力。
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革命組織是燒炭黨,這秘密組織於十九世紀初在義大利南部成立。組織的意念來自法國大革命,成員主要來自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維也納會議將義大利半島分給歐洲列強後,燒炭黨分子分散到教宗國、薩丁尼亞王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德納公國以及倫巴第-威尼斯王國。這些國家對該組織非常恐懼,因而通過一個條例,對參與燒炭黨會議的人判以死刑。但組織仍繼續存在,並由1820年起發起多次暴動。燒炭黨因拿破崙三世統一義大利失敗而將他判處死刑,更差點成功以此為由刺殺他。統一運動的領袖大多是這組織的成員。
統一運動中兩個重要人物是義大利統一的倡導者朱塞佩·馬志尼和朱塞佩·加里波底。在較保守的君主立憲支持者中,加富爾和其後成為第一個義大利國王的維克多·伊曼紐二世同為重要人物。後世世界史學家稱此三人(馬志尼、加富爾、加里波底)為「義大利統一三傑」。
熱那亞人馬志尼於1830年成為燒炭黨的成員。他在革命運動中的活動令他在加入後不久便被囚禁。在獄中,他斷定義大利「可以並因此應該」統一,又系統化他建立「單一、自由、獨立、共和」的國家並以羅馬為首都的革命活動。1831年出獄後,他到了馬賽,在當地成立了一個新政治組織,名為義大利青年黨。新組織的格言是「上帝與人民」,以統一義大利為目標。
-
1814年燒炭黨(馬志尼,後組「青年義大利黨」)開始在那不勒斯組織革命活動;至1820年組織已強大得足以憑自己的軍隊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國王答應實行燒炭黨草議的新憲法。但翌年革命被奧地利人以「神聖同盟」在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中介人身分鎮壓。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憲法,促進了義大利相似的活動。從西班牙人的經驗得到啟發,兩西西里王國的軍隊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揮的一個團——一個燒炭黨——造反,征服兩西西里王國的半島部分。國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頒布新憲法。但革命人士無法贏得公眾的支持,更成為神聖同盟的奧地利軍隊。斐迪南德一世廢除憲法,並開始有系統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謝勒·阿瑪尼,在其後數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的革命運動領袖是山托列·迪·散塔羅沙,他希望能趕走奧地利人,並將義大利統一到薩伏依王朝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亞歷山德里亞開始,軍隊在當地採用了奇薩爾皮尼共和國的綠、白、紅三色旗。在國王離開國家時代為處理事務的攝政王通過新憲法以安撫革命者,但國王回國後卻推翻了憲法,並向神聖同盟尋求援助。最終,迪·散塔羅沙的軍隊戰敗。
-
-
-
1831年,法國七月革命期間,革命人士迫使國王退位,並在法國新國王路易·腓力的鼓勵下開始七月王朝。路易·腓力答應包括奇羅·門諾提在內的革命人士,如果奧地利嘗試干擾軍隊,他會作出干預。不過,因為害怕會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門諾提計劃的起義中沒有作出干預。但事實並非如此——在1831年,教宗國警察得悉門諾提計劃的革命,將他和其他謀反者拘捕。
同時,亦有其他革命在教宗國北部的波隆那、弗利、拉文納、伊莫拉、費拉拉、佩薩羅和烏爾比諾發生。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宗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滿整個教宗國北部,他們新成立的當地政府宣稱建立了一個統一個義大利國家。
-
發生革命的省計劃統一為「統一的義大利省」,當時的教宗國瑞十六世向奧地利求助以對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法國皇帝路易·菲利浦奧地利沒有意圖讓義大利的問題自由發展,而且不會忍受法國的干預。路易·菲利浦拒絕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國居住的義大利愛國人士。
-
-
-
-
1848年1月,革命騷亂開始在西西里島發生。不久,革命擴展至整個歐洲。1848年2月,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被迫逃亡,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宣告成立。騷亂無可避免擴展至義大利,事實上革命者亦強迫大部分義大利統治者實行君主立憲,而在米蘭和威尼斯的起義亦暫時驅逐了奧地利人。
不久,薩丁尼亞王國國王卡洛·阿爾貝托認定統一義大利的時刻已經來臨。宣稱「義大利會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奧地利宣戰。1848年3月,達尼埃爾·曼寧號召海軍造船廠工人起義,[3]聖馬可共和國在曼寧領導下於威尼斯宣告成立。奧地利軍隊從此地撤出,教皇國、托斯卡納與那不勒斯紛紛派軍支援新的共和國。[4]
5月底,56萬名米蘭人投票加入皮埃蒙特,帕爾馬與摩德納也發生類似狀況;7月4日,威尼斯立憲會議撇開曼寧的勢力也同意「融入」皮埃蒙特。另外,1848年5月15日兩西西里王國舉行選舉並誕生一個溫和的自由派議會,國王費迪南多·卡洛要求新政府宣誓支持現有憲法,導致憤怒的共和黨人在那不勒斯築起街壘,當局派1.2萬名士兵鎮壓導致激戰,200名士兵與起義者喪生,軍隊趁機大肆燒殺擄掠,迫使先前支援威尼斯的艦隊返回。[5]
-
列強有機會對羅馬共和國的成立作出回應前,在阿爾貝托的軍隊接受逃亡海外的波蘭元帥阿伯特·庫強諾斯基訓練的同時,阿爾貝托決定再次與奧地利決戰。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諾瓦拉戰役中,被拉德斯基再次擊敗。這次戰敗是最後一次。阿爾貝托退位,由他的兒子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統一義大利或征服倫巴底的野心亦已經——至少暫時——結束。戰爭於8月9日簽署條約後正式結束。
戰後剩下羅馬及威尼斯共和國。四月,查爾斯·烏迪諾指揮下的一支法國軍隊被派遣到羅馬。表面上,法國人希望協助教宗及其國民和解,但不久法國人被迫傾向某一方,並決定恢復教宗的地位。經過兩個月的圍城,羅馬於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復位。加里波底和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底流亡美國紐約市。
7月24日的庫斯托扎戰役中,阿爾貝托被奧地利元帥約瑟夫·拉德斯基打敗,阿爾貝托被迫簽署停戰協定,拉德斯基吹噓:「米蘭回到我們手中!倫巴第領土以素清迪軍」。[6]之後,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個倫巴底-威尼斯大區,但威尼斯得以倖免。同時,奧地利人包圍威尼斯,威尼斯遭受炮轟及瘟疫,而被迫於8月24日投降。奧地利人亦發起恢復義大利中部的秩序和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並建立他們對教宗國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然而,在皮埃蒙特民主派的壓力下,阿爾貝托廢除1848年的停戰協定,調動部隊與奧地利開戰;1849年3月22日,阿爾貝托的8.5萬名裝備簡陋、缺乏訓練的士兵與拉德斯基所指揮的7.2萬名訓練有素的士兵在米蘭東北部激戰,阿爾貝托徹底戰敗連戰死沙場的願望都落空,他讓位給其子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拉德斯基強迫皮埃蒙特支付巨額賠款,但是大赦約100名托斯卡納等地革命者以外的他人,熱那亞的民主派在拉德斯基的砲轟下最終被迫投降。[7]當拉德斯基鞏固他在倫巴底-威尼斯大區的勢力,在義大利其他部份變得更嚴重,原先勉強答應憲法的君主,開始與他們的憲政大臣發生衝突,經常導致正面衝突。最初,共和國取得優勢,迫使君主逃離他們的首都。這包括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他最初被視為改革者,但與革命人士的衝突令他對君主立憲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在1849年初他逃離羅馬,前往兩西西里王國的加埃塔。激進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包括馬志尼及加里波底,宣告成立羅馬共和國。
馬志尼在這段過程起了主要作用,民主選出的議會推選他為羅馬榮譽市民,而他證明是為秤職的行政官員,馬志尼取締宗教裁判所並將其房舍用於安置窮人,設立世俗法官主持的公共法庭、設立累進稅制、倡導宗教寬容。教皇請求國際社會干預,而法國應許其呼籲;1849年4月24日約6000人的法軍在義大利沿海登陸,加里波底率領500志願兵加入此次戰鬥,他被馬志尼委託軍務;30日8000共和國士兵持刺刀的步槍攻擊法軍,導致全軍敗退、傷亡慘重,增援的那不勒斯軍隊也被共和國部隊擊退;為此,法軍在羅馬的制高點架上重砲不停歇地砲轟。6月30日法軍攻入市內擊退加里波底的志願軍,一批老革命家離開義大利再次流亡瑞士,加里波底本人也再次流亡到美洲各國。[8]
-
-
-
儘管卡洛·阿爾貝托已經被奧地利人徹底擊敗,但是皮埃蒙特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加富爾在1852年成為首相,同樣也有著擴張的雄心。但是他已經察覺到僅憑撒丁王國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因此,他希望藉助英法的力量趕走奧地利人。
為此,撒丁王國在1855年加入了克里米亞戰爭並支持英國和法國。但是這一做法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義大利人的利益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被忽視了。儘管如此,這場戰爭還是取得了一個有益的結果,奧地利被孤立了,因為它試圖在戰爭中對戰爭雙方搞平衡,以至於戰爭雙方對其都沒有好感。
在1858年1月14日,一個義大利民族主義者費里斯·歐西尼試圖行刺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失敗後被捕入獄,他在獄中寫信給拿破崙三世,呼籲他給予義大利民族主義者以幫助。拿破崙三世在年輕的時候曾加入過燒炭黨,他還自認為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在經歷了這件事情之後,開始堅信自己應該為義大利的命運做些什麼。1858年夏,加富爾與拿破崙會面,雙方同意對奧地利聯合作戰。按照協議撒丁王國在戰後接收奧地利在義大利的領地(倫巴第和威尼斯)以及帕爾馬和摩德納,與此同時,法國將獲得撒丁王國在阿爾卑斯山麓的領地薩伏依和尼斯。義大利中部和南部將保持原樣,儘管據傳皇帝的侄子將取代哈布斯堡家族而成為托斯卡納的主人。為了使法國的干涉不被視為侵略行徑,加富爾將煽動倫巴第的革命活動,從而引誘奧地利的入侵。[9]
然而,事情的進展並不如計劃的那樣順利。奧地利人在處理皮埃蒙特人引發的叛亂時表現得出奇地有耐心。皮埃蒙特人在1859年三月的總動員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敗,從而使得引誘奧地利入侵的計劃破產。沒有奧地利的入侵,法國就無法名正言順地「干涉」。失去了法國的支持,加富爾就無法承擔戰爭的風險了。此時,奧地利發出了解除動員的最後通牒。皮埃蒙特加以拒絕,使得奧地利看起來是入侵者而失去英國和普魯士的同情,6月4日的馬真塔戰爭中,法軍已從側翼包抄位於馬真塔而佔優勢的奧地利軍隊,並迫使之後徹。[10]此役,法國和薩丁尼亞戰勝費瑞那斯·尤來伯爵的奧地利軍隊,奧地利由倫巴底的大部分地區撤軍,拿破崙和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米蘭。6月24日,兩軍之間的第二場戰爭於蘇法利諾爆發。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亦有親自指揮其軍隊,雙方皆展示了一些作戰技巧,但法國亦再次戰勝。這場戰役雙方共投入30萬兵力,彼此約有3000人陣亡。[11]最後,奧地利撤軍至威尼西亞邊境的四角防線(由四個要塞組成,分別是萊尼亞戈、凡羅拿、曼圖亞和佩斯基耶拉)。
當皮埃蒙特準備攻入威尼西亞前,拿破崙三世決定退出戰爭。拿破崙三世退出戰爭的原因有很多,他認為攻下威尼西亞中,將會發生漫長而血腥的戰鬥、擔心德意志各邦的干涉,因為各邦已經動員兵力準備支援奧國、畏懼出現過於強大的皮埃蒙特-薩丁尼亞。7月11日,拿破崙三世與奧皇於維拉法蘭卡秘密會晤,並沒有通知其盟友皮埃蒙特。二人達成對衝突結束的共識,奧地利維持對威尼西亞統治、倫巴底劃歸法國後,法國將此地割予皮埃蒙特、其餘義大利邊界維持不變。在中義大利,當地的政權因為戰爭的爆發而中斷統治,包括托斯卡納、帕爾馬和摩德納的統治者,他們均逃往奧地利。[12]那些統治者的政權將獲重建,而教宗對其北部轄地,羅馬涅、費拉拉及博洛尼亞之統治保持不變。
儘管如此,薩丁尼亞能依事前約定把尼斯等地割讓給法國。[13]薩丁尼亞人對於盟友的背叛極為憤怒。加富爾強烈要求伊曼紐爾二世,無論如何亦要繼續戰爭,但對方決定接受事實,加富爾因而辭職。維拉法蘭卡的停戰協定,於同年11月10日的蘇黎世條約中獲得正式承認。由於法國拒絕施壓要求皮軍撤退及維持舊邊界不變,而奧國亦無力驅逐皮軍,皮埃蒙特軍隊遂佔領了一些小邦及教宗國北部。同年12月,托斯卡納、帕爾馬、摩德納及教宗國北部轄地聯合組成中義大利聯合省。聯合省希望併入薩丁尼亞之內,並且得到英國的鼓勵。
1860年1月,加富爾成功重掌權力,並希望吞併聯合省,但他深知必須得到法國的同意才能成功。拿破崙三世同意皮埃蒙特吞併聯合省,以交換取得皮埃蒙特的薩伏依及尼斯二地。中意進行公投,同意併入薩丁尼亞。3月20日,合併完成,薩丁尼亞王國控制了義大利中、北部大片土地。
-
-
1860年春季,義大利僅剩下四個政權,分別是統治威尼西亞的奧地利帝國、新擴張的皮埃蒙特-薩丁尼亞王國、教宗國及兩西西里王國。加富爾並不急於統一剩餘的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對王國的經濟負擔會十分沉重,但事實卻大出他的所料。
當時,兩西西里王國國王弗朗切斯科二世擁有15萬人的軍隊。但他父親的暴政,引致到國內大量秘密組織的出現,同時王國的瑞士僱傭兵突然被召回,因為瑞士的新法律禁止國民再成為僱傭兵。結果瑞士僱傭兵的撤退,引致到弗朗切斯科被逼要依賴他那支不可靠的本地人軍隊,義大利統一再次出現大好機會。在1860年4月,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及巴勒莫分別爆發起事,不過這些起事迅速被忠誠於國王的軍隊鎮壓。
-
1860年5月6日,加里波底於熱那亞附近,集吉他的支持者,稍後登陸於西西里島的西岸,他自封為獨裁者;[14]加里波底的軍隊集結了被擊潰的起事者,他們集結起力量並於5月13日擊敗敵軍。3日內,登陸的部隊增加了4,000人。5月14日,加里波底宣布他成為西西里島的獨裁者,並隸屬維克多·伊曼紐爾的名下。5月27日,加里波底包圍城市,同時城內亦發生大規模的起事,爆發激烈巷戰。
當巴勒莫爆發起事時,兩西西里王國的將領,弗迪南多·蘭薩(Ferdinando Lanza),帶領25,000兵力到達西西里島,並猛烈轟炸巴勒莫至廢墟。在英海軍的干預下,雙方停戰,兩西西里軍隊撤退,城市歸於加里波底。這次成功反映了兩西西里政府的無能,加里波底的名聲於眾多義大利人中開始傳播,他被視為國家英雄。西西里朝廷之中,滿布著懷疑、迷惑及沮喪。國王急忙召集大臣,並提議重啟早前的憲法,但他們的努力最後還是不能重建國民對波旁王室的統治信心。
巴勒莫投降後6星期,加里波底攻擊墨西拿,城市於一星期後投降,加里波底完全攻下西西里島。加里波底決定向義大利半島進發,在英海軍保護下渡過墨西拿海峽。雷焦卡拉布里亞的敵方守軍迅速投降。在向北前進中,民眾對加里波底夾道歡迎,而那不勒斯的軍事抵抗逐漸衰弱。8月18日、21日,兩西西里王國的兩個區域,巴斯利卡塔及普利亞的民眾宣布併入義大利王國。8月底,加里波底到達科森扎、9月5日到達薩萊諾附近。同時,西西里朝廷宣布戒嚴,9月6日國王集結了4,000仍然忠誠的軍隊,並退到沃爾圖諾河。翌日加里波底與少量支持者,利用火車進入那不勒斯城,民眾夾道歡迎他的來臨。
加里波底趁勝揮師直指那不勒斯,此前國王為重整部隊而放棄該地,同時加里波底捷報頻傳、隊伍不斷擴大,600位英國人加入他的部隊。[15]儘管加里波底輕易奪取那不勒斯城,但兩西西里王國軍隊仍然控制沃爾圖諾河。加里波底的25,000名非正規部隊未能將兩西西里國王從卡普阿及加埃塔的要塞中逐出,他必須取得薩丁尼亞軍隊的支援。
但是,薩丁尼亞軍隊必須穿越亞平寧半島的中部才能到達,但這些地區仍屬於教宗治下。加里波底早前無視聖座的政治意志,宣布意圖在羅馬建立義大利的王國,但羅馬仍然是教宗庇護九世的首都。天主教教會認為這是對其統治地區的威脅,教宗威脅對支持這個行動的人革除教籍。由於害怕加里波底會進攻羅馬,全球的天主教徒開始對教宗國軍隊提供金錢及志願者,並由一名法國將領路易·拉莫西埃所統率。
拿破崙三世干預及解決了半島上的對峙。若法皇容許加里波底繼續行動,極有可能會最終引致教宗國的滅亡,及羅馬成為義大利首都。但是拿破崙三世可能與加富爾共同合議,容許薩丁尼亞吞併那不勒斯、翁布里亞及其他省份,而羅馬及「聖彼得的遺產」的統治保持不變。
薩丁尼亞的兩個軍團,進入了教宗國的土地,但他們的目標並非羅馬,而是那不勒斯。教宗國軍隊在拉莫西埃的統率下,抵抗薩丁尼亞軍隊,但迅速於安科納大敗及被圍,於9月29日投降。10月9日,維克多·伊曼紐爾二世到達並接掌指揮。教宗國軍隊已經無力抵抗他,南進道路再無障礙。
-
迫於政治現實加里波底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舉行公投,決定人民是否願意歸屬皮埃蒙特,結果兩地一致地贊成統一,他最終辭去總司令一職。[16]當國王來到塞薩奧倫卡後,加里波底將他的權力轉移給國王。他於泰亞諾稱呼伊曼紐爾為「義大利國王」後,陪同國王進入那不勒斯。然後,加里波底退隱於卡普雷拉島,並將統一義大利的工作留給了伊曼紐爾二世。
薩丁尼亞軍隊的進展成功,弗朗切斯科二世敗於沃爾圖諾河、卡普阿陷落,他在軍隊保護下退守加埃塔。在他那位果斷的王后,巴伐利亞的瑪麗亞·蘇菲亞女公爵的鼓勵下,他進行了3個月的頑強抵抗。但歐洲各國拒絕協助他,加埃塔的軍需及糧食短缺,並爆發瘟疫,因此守軍被逼投降。儘管如此,一些忠於弗朗切斯科的部隊,在數年內仍然繼續零星抵抗義大利政府。
加埃塔的失陷,標誌著義大利的統一接近完成的地步,只有羅馬及威尼西亞仍未加入。1861年2月18日,伊曼紐爾二世於都靈召開了第一個全義大利的議會。3月17日,議會宣布,伊曼紐爾二世成為義大利的國王、3月27日,羅馬被宣布成為義大利的首都,儘管此地仍未併入義大利王國統治之下。3個月後,加富爾逝世。
-
馬志尼對於君主制存在長期不滿,並繼續堅持建立共和國。「解放自阿爾卑斯山以迄亞德里亞海」成為座右銘,統一運動的目光聚焦在羅馬及威尼斯上。但是這兩地均有極大的障礙需要克服。對教宗的世俗權力挑戰,將會遇到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共同反對,而且法軍仍然駐守羅馬。埃馬努埃萊二世對於攻擊教宗國,而引起的國際反響十分警惕,並反對其臣民參與這類目的的革命行動。
不過,加里波底相信當他攻擊羅馬時,政府會支持他。由於對國王毫無行動而感到失望,他策劃新的行動。1862年6月,他來到巴勒莫,組織志願者發動戰鬥,並以「羅馬或死亡」為口號。墨西拿的守軍,忠於國王的命令,阻止他們渡往亞平寧半島上。加里波底的2000人軍隊,轉向南方並在卡塔尼亞出發。加里波底表示,他會作為勝利者進入羅馬,或命喪於它的城牆下。他於8月14日在梅利托登陸,並進入卡拉布里亞山脈。
義大利政府對此行動沒有支持,並對此反對。恰爾蒂尼將軍派遣一個師去阻止志願軍。8月28日,兩支部隊於阿斯普羅蒙特山相遇。正規軍不慎開火,而一些志願軍亦接著開火,加里波底立即禁止部下向同屬義大利的人開火。志願者遭到嚴重折損,連加里波底本人亦受傷,大部份人被囚禁,加里波底則被帶到北義大利囚禁,最後獲釋。
同時,埃馬努埃萊尋找更安全的方法,來奪取教宗國。他與拿破崙三世於1864年9月達成了九月協定,拿破崙同意於2年內撤出駐羅馬軍隊。教宗同時擴張其軍隊,以便自我保護。1866年12月,最後的法軍撤離羅馬,儘管教宗盡一切努力挽留他們。法軍撤離後,義大利全境從外國軍隊的佔領下解放。不過不久之後,因為加里波底的進攻,而使法軍於1867年再度駐軍羅馬。
-
-
-
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競爭在德意志諸國的領導地位。義大利王國抓住這個機會,企圖奪回奧地利帝國手中的威尼西亞,而與普魯士結成盟友。奧地利帝國試圖去說服義大利王國政府,接受威尼西亞為代價而不插手戰事。然而,於4月8日義大利王國與普魯士簽訂協議,義大利王國將取得威尼西亞。6月20日,義大利王國向奧地利帝國宣戰。在義大利一統中,普奧戰爭被稱為「第三次獨立戰爭」,在第一次(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獨立戰爭之後。
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催促引導軍隊渡過明喬河去入侵威尼西亞,同時加里波底率領他那支名為阿爾卑斯山獵人的志願軍去入侵蒂羅爾。義大利正規軍的冒險以慘敗告終。義大利王國陸軍在6月24日與奧軍於庫斯托扎開戰,意軍遭受失敗。7月20日,義大利海軍於利薩海戰中大敗,海軍損失慘重。義大利命運並未全部如此淒涼,7月21日加里波底的志願軍於貝澤卡戰勝奧軍,並朝特倫托進軍。
7月3日,薩多瓦會戰,奧軍被普軍完全擊敗,普軍進逼維也納。同時,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見其目標已經達成,於7月27日與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義大利王國也於8月12日與奧地利帝國停戰。加里波底於勝利的行軍中被召回,並且發出一份簡短的辭職電報,上面只有「服從」(Obbedisco)一字。
儘管義大利表現差勁,但普魯士在北線的勝利,確保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10月12日在維也納簽訂的條約中,奧皇同意將威尼西亞割予拿破崙三世,然後拿破崙三世在10月19日將威尼西亞讓予義大利。條約中,表示威尼西亞的合併,經過公投才能變成有效。公投於10月21、22日舉行。歷史學家認為此公投,是在軍隊的監控下進行,[17]因為僅僅只有0.01%的投票者投下反對票。[18] 許多支持獨立的威尼斯人認為,這是一個阻止威尼西亞獨立的騙局。
-
-
-
加里波底對於佔領羅馬仍然熱衷,因為羅馬是亞平寧半島的歷史性首都。在1867年,加里波底發動第二次對羅馬的進攻,但是經過新的法國輔助力量幫助下,教宗國軍隊提升實力,並輕易在門塔納擊敗了裝備差勁的志願者們。法國駐軍停留在羅馬,直至1870年8月,因為當時爆發了普法戰爭,軍隊被召回法國。這導致義大利軍隊旋即開進羅馬。[19]
在門塔納戰役前,義大利愛國者恩里可·凱羅利(Enrico Cairoli)、他的兄弟喬凡尼(Giovanni)和70名夥伴試圖攻取羅馬。這支隊伍在特爾尼 上船出發,經台伯河前往羅馬。他們企圖會合城內的起事。1867年10月22日,在羅馬的革命者奪取了卡比托利歐山和圓柱廣場的控制權。但是當乘船的起事者來到維拉哥利(羅馬的北郊)時,起事者已被擊敗。當夜,教宗國軍隊包圍及進攻他們,喬凡尼重傷、恩里可死亡。
-
在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在8月初,法皇拿破崙三世召回他在羅馬的駐軍,再不能對教宗國進行保護。廣泛的示威遊行要求義大利政府統一羅馬。義大利政府決定不進行任何行動,直至色當會戰後法國向普魯士王國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瓦解。伊曼紐爾二世派人送信給庇護九世,並提出一個體面的建議,容許義大利軍隊和平進入羅馬,扮成為了保護教宗。教宗對此毫無熱情:
“ 教宗對聖馬蒂諾的招待(1870年9月10日)極不友好。庇護九世讓他的憤怒爆發。他將國王的信丟在桌上,並叫喊,"真忠誠!你們都是一群毒蛇、有著白色的墳墓,而且毫無信仰。" 他可能影射著其他國王給他的信。之後,他冷靜下來,並叫喊:"我不是先知,也不是某個先知之子,但是我告訴你,你永不能進入羅馬!" 聖瑪蒂諾感到十分屈辱,然後在翌日離開。[20] ”
義大利軍隊在卡多納將軍指揮下,在9月11日跨越邊界,並緩慢地向羅馬推進,希望和平進城可以達成。意軍於19日來到奧勒良城牆,並包圍了羅馬。儘管庇護九世已無勝利之望,但他仍然不肯妥協,強逼他的軍隊進行象徵性抵抗。20日,經過3小時對城牆的炮轟,城牆被炸開一個缺口,意軍進入羅馬。49名意軍士兵、4名軍官及19名教宗國士兵死亡。在10月2日的公投後,羅馬及拉齊奧被併入義大利王國。
原本義大利政府想讓教宗保留「利奧城」,即羅馬城位於台伯河西岸的部分,但教宗拒絕這個條件,因為若果接受的話,就暗示他對義大利王國吞併他的領地作出法律支持。庇護九世宣稱自己是「梵蒂岡之囚」,儘管他出入並無受限制。對教宗來說,失去他以往的世俗權力,使他失去了自我保護的方法。若他走到羅馬的街頭上,他可能會遇到危險,特別是從一些以往隱瞞他們政治上反對教宗的人。1871年7月,義大利政府正式由佛羅倫斯,遷都至羅馬,義大利正式統一。
歷史學家拉斐爾·切薩雷(Raffaele de Cesare)對義大利統一運動作出如此觀察,他認為義大利用了20年才能統一,原因在於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捍護教宗,法國當時是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對羅馬教廷有一定的支持,而義大利為免失去法國支持,一直不敢進攻羅馬:
羅馬問題是綁在拿破崙腳上的一塊石頭,將他拉到深淵之中。他從沒有忘記,即使在1870年8月、色當會戰一個月前,他是整個天主教國家的君主,並且成為了皇帝。他的帝位得到保守黨的選票,及神職人員影響力的支持。他的最高責任是,不可以放棄教宗。[21]
-
-
-
尚未收復的義大利是義大利統一後,出現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的倡議。這個運動鼓吹義大利人的民族統一主義,並統一其他國家內部,願意加入王國的義大利人。這項運動亦被稱為「義大利民族統一主義」。此項運動並非正式組織,只是一個倡議的運動,表示義大利應該擴至它的"自然邊界"。類似的愛國主義及民族主義想法,亦普遍出現於19世紀的歐洲。
-
在統一運動後期,一些義大利人對於義大利王國當時的情況,感到十分不滿。他們希望王國可以將第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半島及其他地區併入版圖之內。義大利民族統一主義在一戰後成功,因為第里雅斯特及特倫托併入義大利中,分屬威尼斯朱利亞及特倫蒂諾兩個區。
義大利王國在戰爭初期是宣布中立,因為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的三國同盟是防禦性聯盟,只有聯盟成員受到敵方主動攻擊才會參戰。很多義大利人仍然對奧地利持敵意,因為過往義大利被奧地利的長期及持續控制,導致義大利的拒絕參戰。奧匈帝國要求義大利保持中立,但三國協約(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及俄羅斯帝國)希望義大利加入她們的一方。1915年4月的倫敦條約承諾,弗留利、特倫蒂諾及達爾馬提亞會併入義大利,換取義大利進攻同盟國。
義大利民族統一主義在一戰後獲取重要成果,義大利從這場戰爭中,獲取了第里雅斯特、戈里齊亞、伊斯特拉半島及扎拉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軸心國侵略南斯拉夫,義大利對達爾馬提亞建立統治,因此義大利王國短暫地吞併了斯普利特、科托爾及大部份的達爾馬提亞海岸線。自1942年至1943年,連科西嘉島、尼斯亦併入義大利之內,幾乎完成義大利民族統一主義多年以來的目標。
此項運動的目標十分明顯,在義大利一統後,將所有義大利人的土地從外國統治中解放。運動的鼓吹者們,以言語來界定義大利人,並將這些人的土地解放。這些土地包括特倫蒂諾、第里雅斯特、達爾馬提亞、伊斯特拉半島、戈里齊亞、提契諾、尼斯、科西嘉島和馬爾他島。奧匈帝國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達爾馬提亞及伊斯特拉提升克羅埃西亞人的影響力,以削弱義大利對西巴爾幹半島的要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民族統一主義運動已經在義大利政治上消失。由於義大利王國於二戰中戰敗,以及其後對法西斯暴行的報復而屠殺數以計的義大利人,使得留在伊斯特拉半島及達爾馬提亞的義大利人僅餘數千人。另外亦因為隨後讓義大利人選擇國籍,而令20至25萬人離開,變成伊斯特拉流亡者(Istrian exodu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