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物質的形成與變化, 二丙3號王佳竣、14號翁子明 - Coggle Diagram
物質的形成與變化
化學式
實驗式
分子式
結構式
電子點式
示性事
2-3物質的性質
物質的解離
解離,或稱離解,在化學中,指化合物分裂而形成離子或原子團的過程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在熔融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導電,以共價鍵結合,在水溶液中不發生電離反應的物質,稱作非電解質。 這種物質一般是弱極性,或者非極性共價鍵化合物。
常用濃度的表示法
體積莫耳濃度(M)。 例如:0.1M溶液,代表每公升溶液中,有0.1莫耳的溶質。 重量莫耳濃度(m)。 例如:0.5m溶液,代表每公斤溶劑中,有0.5莫耳的溶質。
2-1物質的形成
原子結構的發現
1897年,湯母森:電子的發現
1911年,拉塞福:原子核的發現
1919年,拉塞福:質子的發現
1932年,查兌克:中子的發現
化學鍵
是一種粒子間的結合模式,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或離子。透過化學鍵,粒子可組成多原子的化學物質。
2-2化學反應與化學計量
原子量
原子質量以質子和中子的質量為主,元素的原子量幾近等於其質量數。 若將原子量除以原子質量單位,會得到一個無因次量,這個無因次量稱為「相對同位素質量」
莫耳
1 莫耳精確包含6.02214076×1023個基本粒子。 該數即為以單位mol−1表示的亞佛加厥常數NA的固定數值,稱為亞佛加厥數。
分子量
又稱「相對分子質量」,指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總和,分子量的符號為Mr。 定義為物質分子或特定單元的平均質量與12C質量的1/12之比值。
2-4物質的變化
離子沉澱反應
化學中沉澱的產生是由於化學反應而生成溶解度較小的物質,或者由於溶液的濃度大於該溶質的溶解度所引起的。
二丙3號王佳竣、14號翁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