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 (代谢变化: 1.能量消耗↑↑…
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应激原(stressor):任何躯体的或情绪性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能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者称为应激原;
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1.外环境的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
2.机体内环境的因素:自稳态失衡
3.心理社会的因素
特点:
有一定强度;
不一定是单一因素起作用
个体差异、不同时间、条件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分类
应激原种类:
1.躯体性应激
2.心理性应激
作用时间:
1.急性应激
2.慢性应激
作用强度和对机体的影响:
1.生理性应激或良性应激(eustress)
2.病理性应激或劣性应激(distress)
基本过程: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强烈的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而出现的连续、动态的应激反应,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1.警觉期(alarm stage):快速动员期
特点: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
意义:机体处于
临战状态
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适应阶段
特点: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渐增多
意义:机体的防御储备能力逐渐被消耗
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内环境失衡
特点:再度出现警告反应期的症状,皮质激素分泌持续升高,出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
意义:机体抵抗能力耗竭
基本表现
神经内分泌反应:儿茶酚胺(CA)、糖皮质激素(GC)增加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
1.基本组成单元:脑桥蓝斑为中枢,位于第四脑室底,脑桥前背部,是脑中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蓝斑的蓝青色是去甲肾上腺素聚合成的产生的黑色素颗粒而产生;上行纤维与大脑边缘系统往返密切,下行纤维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2.基本效应:
①.中枢效应(上行纤维):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启动HPA轴
②.外周效应(下行纤维):儿茶酚胺(CA)↑→交感N活动增强(NA↑)和肾上腺髓质兴奋(Adr↑)
防御作用:
①.心率↑,心收缩力↑,心输出量↑
②.保证能量供应:促进糖原分解血糖↑,促进脂肪动员
③.血流重分布
④.支气管扩张
⑤.促进其他激素分泌
∑血供↑,能供↑,氧供↑,保障重要器官,增强身体机能
不利影响:
①.内脏组织缺血→溃疡
②.
高血压
③.血液应激综合征
④.心肌应激性损伤
⑤.促进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
⑥.能量消耗、组织分解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
1.基本组成单元:下丘脑室旁核(PVN)、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
2.基本效应:
①.中枢效应: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②.外周效应:GC↑
有利方面:
①.升高血糖
②.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③.抗炎抗过敏
④.减轻组织损伤
不利方面:
①.抑制免疫功能
②.出现精神行为异常
③.抑制生长发育
④.抑制性腺轴与甲状腺轴
细胞体液反应:APP、HSP增加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HSP):
1.概念: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2.基本结构:N端一个ATP酶结构(高度保守)和C端的一个基质识别结构域(可变区,消耗ATP使受损蛋白恢复正确折叠)
3.特点:非分泌型蛋白;诱导的非特异性;存在的广泛性;结构的保守性
4.功能:
①.诱生型:修复或清除受损蛋白质
②.结构型:稳定新生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正确定位
※均起到维持细胞内蛋白质自稳的作用
急性反应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1.概念:感染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浓度迅速上升,这些蛋白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2.特点:种类多,功能广泛;存在于血浆中,正常时血中含量少;属分泌型蛋白质
3.来源: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可产生少数AP
4.功能:
①.抑制蛋白酶,减轻组织损伤
②.参与抗凝和纤溶
③.抗感染抗损伤;C反应蛋白(CRP)常作为炎症性疾病的活动指标
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
代谢变化:
1.能量消耗↑↑
2.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3.代谢率↓↓
※负氮平衡、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糖尿、血浆脂肪酸和酮体↑
消化系统变化:
1.应激性溃疡:指患者在严重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病变
2.胃粘膜缺血:GC↑→盐酸和胃蛋白酶↑,蛋白质合成↓
3.酸中毒、胆汁逆流、氧自由基产生↑
心血管系统变化:
1.心脏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血压上升
2.周围小血管收缩,心、脑、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布
※常与高血压、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密切相关,是诱发或加重
高血压
的重要因素
免疫系统变化:
1.Acute:外周血吞噬细胞数量、活性、AP↑
2.Chronic:GC、CA↑,导致免疫功能↓→自身免疫病和免疫抑制
中枢NS变化:
1.HPA轴适度兴奋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良好情绪
2.HPA轴过度兴奋或不足可引起CNS功能障碍,出现抑郁、厌食,甚至自杀倾向
血液系统变化:
血液应激综合征:
Acute: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增多、核左移,血小板数增多、粘附力增强,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凝血因子Ⅷ、血浆纤维酶原等的浓度升高。全血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Chronic:RBC破坏↑→贫血
生物学意义:
1.利:
①.物质分解提供能量
②.心脑肺功能增强→器官功能适应性调整
③.HSP、APP→保护性物质大量增加
2.弊:
①.能量物质消耗
②.心脏负荷增加
③.免疫功能下降
④.肾胃肠损害、DIC等
PSD: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是指由于严重而且强烈的精神刺激如严重的创伤,残酷的战争等,而引起的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一系列精神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