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二十一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病生理过程 (分类 (减负荷药:利尿药、扩血管药, 作用于RAAS药:ACE I& ARBs,…
第二十一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病生理过程
分类
急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变损伤,心肌收缩力下降,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减少,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心肌肥厚、纤维化、心肌重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
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下降,心肌β1受体下调&激活RAAS,激活SNS,导致静脉淤血,肺循环淤血(左心衰),体循环(右心衰)
概念: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也心力衰竭
诊断
NYHA分级:I、II、III、IV
症状:呼吸困难,气短,潴留,浮肿、乏力
分类
减负荷药:利尿药、扩血管药
作用于RAAS药:ACE I& ARBs
正性肌力药:强心苷类、非强心苷类
β受体阻断剂
第二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正性肌力药
强心苷
理想的抗慢性心衰药物
不加快心率
正性松弛
扩血管作用,降低心脏负荷
口服有效,作用持久
正性肌力作用
治疗宽度大,不易中毒
药理作用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反射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
3.对心肌电生理影响
治疗量
心房自律性ERP下降
房室结传导性下降
窦房结自律性下降
中毒量:浦氏纤维:自律性升高,ERP减小
1.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
对心脏直接作用
增大心肌收缩最高张力,增大最大缩短速率
选择性作用与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
增大心衰患者心输出量,减小耗氧量
作用机制:与膜Na-K-ATP酶结合,酶活性降低,胞内Na+增加,通过Na/Ca交换,胞内Ca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
4.对心电图的影响:T波幅度变小,甚至倒置;S-T段成鱼钩状;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P-P期延长
临床应用
某些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慢性心功能不全
效果良好: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
疗效更好:伴有心房扑动、颤动或心室率过快
毒性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心脏反应: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快速型心律失常
胃肠道反应
分类
中效:地高辛
口服、静注、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
大部分原型肾排
短效:毛花苷
静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原形肾排。作用时间短
长效:洋地黄毒苷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肝脏代谢,作用时间长
口服吸收好,肝肠循环
特点
优点:正性肌力、负性频率;可口服、作用持久、无耐药;可明显改善症状
缺点:治疗宽度窄,易中毒;无正性松弛作用;扩血管作用弱;不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不降低病死率
二、非强心苷类
钙敏化剂
括血管作用
适用于传统治疗疗效不佳,左西孟旦
正性肌力作用: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加对钙离子敏感性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抑制PDE III,cAMP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扩血管,氨力农、米力农、维司力农
减负荷药
利尿药
控制症状,消除或缓解淤血及水肿
促进水、钠排出,胞内Ca减少,扩张血管,后负荷降低
药物:髓袢利尿药、噻嗪类、保钾利尿
减少血容量。前负荷下降
血管舒张药
哌唑嗪
硝普钠
硝酸酯类:扩张小静、动脉,减低前、后负荷
作用于RAAS的药物
心肌重构:心脏损伤,分子和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心室体积增大和形态变化;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减少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抑制逆转心肌及血管重构,改善血流动力学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使下调β受体恢复正常
抑制ACE,AngII生成较少;缓解缓激肽降解
改善心功能,消除或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逆转心肌肥厚,降低病死率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s
可作为不能耐受ACEI的替代治疗
降低病死率
拮抗AngelaII的心血管作用,抑制心肌重构
氯沙坦、伊贝沙坦
阻断AngII 与AT1受体结合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阻止心肌血管重构
改善心脏舒张,收缩功能
保钠利尿
合并用于ACEI 或ARB治疗效果不好的
拮抗醛固酮与受体结合
螺内酯、依普利酮
β受体激动剂
多巴酚丁胺
扎莫特罗:部分激动剂,交感神经张力较低时有正性作用,反之负性作用
β受体阻断药
卡维地洛
抗心功能不全
上调心肌β受体,增加心肌对正性肌力药的敏感性
降低RAAS活性,减轻水钠潴留,逆转心肌重构
减慢心率,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改善心肌供氧
阻断血管a1受体,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
阻断β受体,拮抗心衰时过高的交感活性
抗氧化、抗炎、抗繁殖
临床
心功能不全
剂量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
原发性高血压
β受体,a1受体阻断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策略
药物治疗
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监测药物反应
改善症状
监测频率
病因治疗
治疗目标
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
防止发展成为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