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邁向課程學建立 (課程研究的再研究--邁向課程學建立 (課程研究 (課程學的研究過程, 課程改革的推動器,…
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邁向課程學建立
課程研究的再研究--邁向課程學建立
課程研究
課程學的研究過程
課程改革的推動器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入門、催化劑
不同課程意義層次中,存在許多不同的影響型態與落差
落差很可能形成難以彌補的課程缺口、斷層,造成課程改革通道中斷
不同課程意義與來源間落差,引起學者提出有關課程連貫的建議與呼籲
前置:先發展課程再找適合課程的評量
後置:先發展評量再發展可配合課程
透過課程連貫,助於縮短各課程層次間落差
國定課程的政策推動
奠基於「由中央到邊陲系統」
透過科層體制「分段垂降模式」的行政推廣實施策略
課程不連貫易造成教學與學習不連貫,影響學習品質
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鼓勵學校進行校本課程發展,促進教師專業自主
落實課程改革的五項基本理念: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本土與國際意識、終身學習
理念建議的課程
又稱理念研究建議的課程;意識型態的課程
由學者、專業組織、基金會或特定利益團體成立委員會或個別進行課程問題探討與理念倡導
經課程研究提出的課程理念作為改革之建議,避免受限特定立場或不自知的習於某一意識型態
正式規劃的課程
又稱政府官方規劃的課程
政府透過扮演國定課程代理人角色,進行文化選擇與傳遞,教育知識國家化
以書面文件正式型式;課程即計畫
資源支持的課程
又稱資源材料支持的課程、材料支持的課程
包含所有可協助教學的學習材料或可支援課程的資源
應擴展課程內容來源,協助學生獲得更豐富來源與更多元學習
實施教導的課程
又稱運作的課程
教師實際教導運作的課程內容
賦予學校課程發展空間,強調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
學習獲得的課程
又稱經驗的課程
重視學生從實施教導課程所實際獲得的學習經驗
目標在於提供國民更好的教育機會
以學生為中心的民主教育之學習方式
評量考試的課程
又稱考試施測的課程
指出現於考試測驗和表現測驗中的課程
教師用來評量學生學習成就且給予學習成績的評量測驗,是最需謹慎細心的課程評鑑
評鑑研究的課程
又稱評鑑的課程或研究的課程
目的在判斷課程相關實際價值,指出教育內容和活動之改革方向
功能:幫助大家了解課程發展、促成合理改革政策,提升課程發展品質
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美國
古典課程,官能心理學
史賓塞&赫爾巴特
史賓塞
教育目的:為未來完整生活做預備,是成人中心的
學習需仰賴科學,科學是最具價值的知識
三項影響
課程代表現有知識的選擇
課程是依現世的目的決定
透過課程的建構與傳遞,能促進社會進步
赫爾巴特
統覺
通過與舊觀念建立關係,而吸收新觀念的過程
統合和關聯
統合:將某一學科置於課程的中心地位
關聯:各科目間應有所連結
四個教學步驟
清楚:靜止狀態的專心活動,看清各個事物
聯合:運動狀態的專心活動,一個活動進展到另一個,而聯合起來
系統:靜止狀態的反思活動,看見許多事物的關係、其正確位置
方法:運動狀態的反思活動
提升了課程的概念
邁向兒童中心教育--派克
每個學校應當構成一個理想社區,學生能在其中以最佳、最充分的能力,鼓勵其發揮自由公民的功能
統合理論:包含「身、心、靈」三種本質
杜威尊稱其為「進步教育運動之父」
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杜威
實驗學校兩項目的
提出、試驗、驗證及批判理論的陳述和原理
在其特別的專業領域中,增加事實和原理的總量
杜威哲學重點轉向人類實際事物的體現
課程規劃兩原則
出發點為兒童行動的衝動,渴望回應周遭刺激,並以具體形式尋求表達
教育過程在於各種材料,以各種積極和消極的條件,是他在形式和感情方面具社會性質
兒童個體的傾向和活動,只有透過他們在合作生活的實際過程中,才能加以組織和發揮作用
教育觀點:兒童中心、社會中心
進步教育協會
成立
摩仁園學校,校長摩根擔任第一任會長
七項原則
自然發展的自由
興趣,一切工作的動機
教師是嚮導,不是監工
學生身心發展的科學研究
所有影響兒童身體發展的因素,需多加注意
學校與家庭合作,以迎合兒童生活的需求
進步學校應承擔教育運動的領導者
八年研究
1933,學校與學院關係委員會,挑選30所具代表性中學
每個中學制訂自己的計劃,決定自己的課程、組織及程序,指導委員會須謹慎防衛每所中學的獨立和自主
最重要的:合作的工作方法
社會重建的教育觀點--孔茲
大多數進步學校在兒童中心的教育理論方面積極發展,相對忽略社會中心層面
學習者的興趣是最為重要的
普通教育方案是在維護自由制度和民主過程
普通教育提供學生在社會態度、素質及能力等的基本訓練
1955解散
追求社會效率的課程設計
鐵依勒的科學管理
建立在明確界定的法則、規則及原則的基礎上
須符合經濟原則,創造雇主與工人間的雙贏
講求精確、效率及經濟的科學管理方式
巴比特的科學的課程編輯
要求精確與詳細的特點
未來生活的教育是明確的、適當的為這些特定活動而預備的教育
細節細目指出人們所需要的能力、態度、習慣、欣賞及知識形式
設計五步驟
分析人類經驗
工作分析
導出目標
選擇目標
詳細計畫
泰勒的課程目標模式
先決定教育理念,再確認達成理想的活動,最後分析活動成為工作單元
學校是有其目的的機構,教育是一種含有意圖的活動
手段--目標模式
目的和目標>選擇>組織>評鑑
目標內涵應包括行為和各層面的內容,深含「行為目標」的意味
學科或知識結構的課程理論取向--布魯納
強調認知的背景及知識的應用
將焦點在一門學科主要概念的要素,以激發學生討論的方式,提供知識統整、促進思考能力
學習服務未來的方式有兩種
訓練的特定遷移,多用在技能方面
非特定遷移,或稱原理和態度遷移;學生學到的觀念越基本,對新問題的應用性就越廣,是教育過程的核心
當代課程論述
課程的概念重建
麥唐納,三主要陣營
第一陣營:理論為應用的課程發展與研究的指導架構
第二陣營:致力於較為傳統的社會理論概念
第三陣營:理論工作是為創造的心智工作
派那,三類課程理論學者
傳統主義課程學者
特色是實用的
課程發展、設計、實施及評鑑的具體工作
概念及經驗主義課程學者
滲透當前社會科學的理論和實踐
以實徵的方式探討「現象」
概念重建主義課程學者
探討課程的主要方式是人文學科的
關注共同世界中內部與存在的經驗
當代的課程論述
派那,1970年代,《課程理論化》(JCT)
派那,1988,《當代課程論述》,論述分為五部分:歷史研究、政治分析、美學評論、現象學研究、女性主義研究
派那等人,1995,《理解課程》
單一論述間跨出邊界,相互滲透
常是一個論述跨出若干論述,形成多重滲透
兩項貢獻
詳細介紹每一論述,唯尚缺中心思維貫穿整個論述
資料蒐集豐富,對後續研究者助益甚大
展望
臺灣課程研究與發展的簡略回顧
臺灣從過去到現在,採用目標導向的課程發展
1980年代,黃炳煌教授,借用布魯納的知識結構課程發展,從事各學門基本概念的分析及通則建立,未轉化為教科書
近幾年,年輕學者,以許瓦伯及雷德的「慎思熟慮」切入課程研究獲得不錯結果;屬「概念--經驗主義」的課程觀點
多年來有些資深學者以某一學術領域作為依據發展他們的課程理論
臺灣課程研究的去向
探討三課題:學習者、社會、教材
重視成人決定、政策決定,忽略學習者的心理發展、能力、興趣等
常被批評課程設計缺乏理論依據
應衡量臺灣文化、歷史、社會等環境,參照不同觀點,建立自己的課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