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1041研究法 (名詞解釋 (單案研究設計 (多重處置設計 (又稱為連續性處遇設計, 乃是在基線階段之後,先後以多種不同處遇預引入干擾階段當中,但每…
1041研究法
名詞解釋
-
-
-
-
-
單案研究設計
又可稱為單案實驗設計,乃是準實驗設計的一種,是時間序列分析的延伸應用。針對數目極少的個案進行長時間的處遇過程,以瞭解對象的目標行為所經歷的變化狀況。由於通常仰賴圖形分析而不需複雜的統計技巧,單案研究廣受實務科學界愛用。
-
-
-
多重基線設計
-
以「跨目標行為的多重基線設計」為例,首先是基線階段,對三種目標行為進行重覆測量,直到穩定的基線浮現為止;第二,讓第一種行為進入干預階段、讓另二種行為維持基線階段;第三,讓第一種行為維持干預、第二種行為進入干預、第三種行為維持基線;第四,讓所有行為皆進入干預階段。
多重處置設計
-
-
假設某國小英語教師想以口頭獎勵刺激班上學生的主動發言次數。該教師先以一個月的時間觀察平日班上學生的發言次數,發現穩定維持在每堂 7 次左右;隨後開始在上課時對發言者進行持續一個月的口頭獎勵,發現無效;第二個月再以禮品獎勵一個月,依然無效;最後一個月改以加分獎勵作為處遇,學生的發言次數開始急速增加。
-
信度
影響因素
-
其他影響因素
「歷史」(history):指在實驗中,時間與實驗變量同時發生,並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該情況下,研究者無法判斷實驗結果是由自變量(獨立變量)引起還是由特定外在事件引起。
在實驗的進行中,可能會有其他外在環境事件發生而混淆了想要研究的受試者。
-
-
-
-
統計回歸(Statistical regression)也叫“向平均數回歸”:在實驗處理前,因為選擇了具備某一特徵的極端部分的被試,實驗處理後的後測驗分數有回歸到平均數的趨向。
前測中獲得的極高或極低分數會在後測時傾向於向平均值偏移,即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分者成績下降,低分者成績升高,這種自然傾向被稱為“統計回歸效應”
-
-
1.外在信度: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透過對研究者地位的澄清、報導人的選擇、社會情境的深入分析、概念與前提的澄清與確認、及收集與分析資料的方法等,做妥善的處理,以提高研究的信度。
通常指不同時間測量時,量表一致性的程度,再測信度即是外在信度最常使用的考驗法。
2.內在信度:採用數位觀察員:當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同時運用數位觀察員,對同一現象或行為進行觀察,然後再從觀察結果的一致性程度,說明研究值得信賴的程度。
指的是每一個量表是否測量單一概念,同時,組成量表題項的內在一致性程度如何。
效度
-
1.內在效度:係指質性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所蒐集到的資料之真實程度,及研究者真正觀察到所希望觀察的。指實驗的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存在明確因果關係或相關關係的程度。它表明因變數的變化在多大程度上來自自變數——有效性。
2.外在效度:指研究者可以有效的描述研究對象所表達的感受與經驗,並轉述成文本資料,然後透過厚實的描述與詮釋過程,將被研究對象的感受與經驗,透過文字、圖表與意義的交互運用過程達到在現的目標。指教育實驗研究結果的概括程度,它表明實驗結果的可推廣程度
-
-
-
各變項分析技術
-
路徑分析
是一種用來分析變項間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的統計方法。其中,能夠引發其他變項發生改變的變項稱作是「因」(causes),被其他變項影響而產生改變的變項稱作是「果」(effects),因此,「因」與「果」之間便會產生許多「直接」影響(direct effects)和「間接」影響(indirect effects)的效果;徑路分析即是於研究者事前對於文獻的考量所提出的一種因果模式,用多元迴歸分析中的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的估計方法,找出並驗證夠符合模式假設的徑路係數(path coefficient,以求出「因」對「果」之影響力的直接效果和間接效果,並以量化的數據來解釋這些因果關係的假設,以達到驗證研究者所提之因果模式的存在與否。
-
共變數分析
是一種統計控制的方法,亦即利用統計的手段來把可能影響實驗正確性的誤差加以排除。進行實驗研究時,為了要減少實驗誤差,通常會採用實驗控制的方法,如隨機分派,重複量數設計及多因子設計等。但是有些足以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項,即使事前知道,也因某些原因無法採用實驗控制的方法加以排除。
如,在中小學進行教學實驗,通常僅能以原有班級進行實驗,無法打破班級界線,重新隨機編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要避免不同班級平均能力之差異對實驗結果之干擾,就需要採用統計控制的方法來排除無關因素之影響,也就是要採用共變數分析方法,考驗在排除共變量(如智力)之影響後,實驗處理(如教學方法)效果是否有達某一顯著水準。
-
各研究方法
-
-
-
個案研究法
運用技巧對特殊問題能有確切深入的認識,以確定問題所在,進而找出解決方法。針對的是其特殊事體之分析,非同時對眾多個體進行研究。所研究的單位可能是一個人、一家庭、一機關、一團體、一社區、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
民族誌(ethnography)
主要目的在掌握研究場境中當地人的觀點,瞭解當地人對自身所處生活世界的看法,亦 即從當地人的視野及角度看他們的文化生活,以真正掌握當地日常生活的社會過程
-
-
質化研究技巧
-
三角測量法
透過多種方法或資料來研究相同的主題或現象, 以增加資料間的效度檢驗 (即資料用來解釋研究結果的能力), 使研究更趨中立客觀.
-
-
-
方法論三角測定(用不同研究方法, 例如先用質化再用量化去做支持).
編碼(coding)
是質化研究資料分析的一道關鍵程序
-
-
選擇性編碼
涉及的是對資料與先前的符號掃瞄瀏覽。研究者選擇性查閱彰顯主題的個案,並且在大部分或所有的資料蒐集完成之後,進行比較對照。而為了更快速的找出核心類別和統整各個概念,研究者可藉助,撰寫故事線(storyline)、運用圖表(diagrams)、以及檢視和編排備忘錄(memos)
-
-
-
-
-
同等機率選擇法EPSEM
-
機率抽樣 / 隨機抽樣
-
系統隨機抽樣 / 等距取樣 / 間隔取樣
-
-
-
4.特色:此法之優點在於:不需先將母群名單的每一個案編號即可抽樣,因此是最簡易的隨機抽樣方法;其缺點在於:若母群名單有特殊的排列順序,有可能只能抽取到某種特質的樣本,造成有選擇的觀察(selectiveobservation),亦即犯下系統誤差(systematic error)。
至於所謂特殊的排列順序,又可分為兩種:
(1)簡單趨勢(Simple trends):母群名單的個案,在某種特質上呈現穩定一致的規則。例如:針對某噴墨印表機印製的 5000 份文件,以系統抽樣法抽出 500 件觀察列印品質。經過隨機程序抽得第一個樣本為第 4張,往後每逢第 14、24、34…等便抽取一張。因噴墨印表機在如此大量列印中墨色必然逐漸轉淡,如此每逢第 10 張便抽取,濃淡皆有,不必擔心發生系統誤差。
(2)週期趨勢(Periodic trends):母群名單的個案,在某種特質上呈現反覆循環的規則。例如:同上例,但這次所要檢驗的印表機每列印 10 張就會送出 1 張空白頁,像是第 1~9 張有文字但第 10 張空白、第 11~19張有文字但第 20 張空白…等,以此類推。由於此一趨勢反覆循環,若所抽出的第一個樣本為第 1 張,往後所抽取的 499 張也必有文字;若所抽出的第一個樣本為第 2 張,往後所抽取的 499 張也必有文字;可是,若是第一個樣本為第 10 張,往後所抽取的 499 張就全是空白頁。若存在此種趨勢,很可能造成系統誤差。
分層隨機抽樣
-
2.技巧:在分層隨機抽樣中,在各個次級母群體中的個案很可能有不同的被抽取機率,因而影響樣本代表性。因此,經常採用「等比例原則」(Probabilities Proportional to Sizes, PPS),以使各個次級母群體都有相同的抽樣比例(sampling proportion)。
例如:若某校社會學系三年級共有 50 位學生,女生 40 位、男生 10 位,現欲以分層抽樣法選出 10 位,因此每位學生被抽中的機率是五分之一(10÷50=1/5)。如此一來,在將母群體分割為女性與男性二小類之後,女生應抽出 8 位、男生應抽出 2 位,如此才能使女性的抽樣比例(8÷40)和男性的抽樣比例(2÷10)相同。當分層隨機抽樣符合 PPS 原則之時,又可稱為比例隨機抽樣(proportional randomsampling)或比例抽樣(proportional sampling)。
-
-
-
-
-
一項親職團體方案,目標在提升高風險家庭父母的親職能力。為了評估方案成效,設計了對照組,即進行親職團體時,另有一聯誼性質團體,參與者可以自由選擇參與那一個團體。3 個月後評估,親職能力的 各項指標,包括陪伴孩子的時間、給予孩子正向回應、親子溝通品質等,結果親職團體組的平均分數都 高於對照組,下列何種因素最可能威脅此一方案評估研究的內在效度?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