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課程發展 (第三節 教師教學本位的課程發展 (二、課程即計畫 (課程代表學校教學規劃說明書與學習計畫, 課程目的在改進教師教學實務,…
課程發展
第三節
教師教學本位的課程發展
英國「人文課程方案」→突破傳統「目標模式」
一、課程的教學潛能
課程是具有教學潛能的教育資源
(雖具教育潛能仍可能形同虛設)
布魯納(Bruner)「人的研究」之套裝課程輯提到─書籍、圖片、投影機、海報...
二、課程即計畫
課程代表學校教學規劃說明書與學習計畫
課程目的在改進教師教學實務
以教學實務表達教育理念,以教育理念引導教學實務
三、教室即課程發展實驗室
採用「
探究式學習
」
學習重點不在獲得答案,而在
繼續研究問題
教師角色是學生的
激勵者
與
引導者
四、教師即教室層次的課程發展者
教師只是
考驗
校外課程設計人員事前規劃的課程理念
必須適應學生個別差異
第一節
課程發展的意義
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課程方案或教學方案
強調課程目標、內容、活動、評鑑程序所發展的「歷程」
許瓦伯(Schwab)
主張採取
非特定意識形態
的立場
強調課發歷程是一個具有彈性、變化和反覆的
動態
發展歷程
課發動態歷程四階段
一、研究階段─問題檢討、需求評估和文獻探討
二、發展階段─發明、設計、適用修正、定型
三、推廣階段─傳播、示範、訓練
四、採用階段─再試用、安裝調整、實施、鞏固
第二節
課程發展的進路
「
教師教學
本位的課程發展進路」
(1960-1970)
課程意義─「
課程即研究假設
」
課程設計意識形態立場─「
專業主義
」
課程設計─「
歷程模式
」
史點豪思
(Stenhouse):沒有教師專業發展,就沒有課程發展
卡拉迪尼
(Clandinin)、
康納萊
(Connelly):套裝課程輯(curriculum package)及教學策略是課程的馬車,教師是課程馬車的駕駛
「
行動研究
本位的課程發展進路」
兩種進路的綜合版
結合教師在職進修,幫助教師獲得新課程的知識、技能、興趣與信心
透過教師專業成長促成課程、學校組織發展
「
國家政策
本位的課程發展進路」(1988)
英國「教育改革法案」
課程意義─「
課程即目標
」
課程設計意識形態立場─「
科技主義
」
課程設計─「
目標模式
」
教師由教室情境中的課發人員轉變為國家教育政策的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