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營養構造與功能
根
葉
莖
形態
構造
軸根系
鬚根系
裸子植物、雙子葉木本植物、大部分雙子葉草本植物
單子葉植物、部分雙子葉草本植物(草莓)
縱切面
頂端分生組織
延長區
根冠
成熟區(根毛區)
保護頂端分生組織
細胞分裂
根冠細胞
延長區細胞
使根增長
分化各種細胞
橫切面(成熟部)
皮層
中柱(最內層)
表皮(最外層)
一層扁平細胞構成
排列緊密
保護作用
細胞向外突出
根毛
增加吸收水分與無機鹽的表面積
多層薄壁細胞組成
明顯的細胞間隙
將醣類轉換成澱粉儲存
最內一層
內皮
細胞壁含不透水成分
控制水分進入中柱
阻止維管素的水分逆流
周鞘
維管束
單層或數層薄壁細胞
分生的能力
支根
單子葉
雙子葉
功能
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固定、支持
儲存養分
繁殖
輸送
構造
功能
形態
頂芽
節
含頂端分生組織
具分裂能力,生成新細胞
具分生組織
長出葉或枝條
節間
節與節之間
腋芽
分生枝條或花
葉痕
皮孔
葉片脫落或殘留莖上的痕跡
成熟木本莖上氣體進出小孔
縱切面
橫切面
頂端分生組織
延長部
初生葉
成熟部
保護頂端分生組織
分裂,使莖增長
延長,使莖加長
細胞分化,形成維管束
單子葉
雙子葉
表皮
維管束
基本組織
有角質層
防止水分散失
保護莖
散生於基本組織中
木質部
韌皮部
導管
管胞(假導管)
篩管
伴細胞
許多薄壁細胞
儲存養分
運輸水分與養分
繁殖
支持
儲存養分
草本
木本
皮層
維管束
表皮
髓
有角質層
防止水分散失
保護莖
疏鬆薄壁細胞
儲存養分
環狀排列
韌皮部(外)
維管形成層
木質部(內)
分生:向外→韌皮部、向內→木質部
薄壁細胞組成
儲存養分
維管形成層
木質部
樹皮
表皮
皮層
轉變為木栓形成層
向外分生木栓層
含木栓質
取代表皮的功能
保護
防止水分散失
與韌皮部連接不緊密
具裂開的皮孔
氣體交換
死細胞
木材
位置、功能
外圍
邊材
色淺
輸送水分及無機鹽
中央
心材
色深
累積代謝物
阻塞導管
支持
四季分明的溫帶木本
春季
細胞大而壁薄、色淡
早材
夏末
細胞小而壁厚、色深
晚材
構造
功能
形態
單子葉
雙子葉
葉片
葉柄
托葉
葉片
葉鞘
扁平
增加吸收光能的面積
固定葉片
平行脈
葉片與莖之間的輸導功能
網狀脈
著生於節
支持葉片
連接葉片與莖之間的維管束
保護腋芽
葉序
只生一葉
許多小葉
單葉
複葉
每節二葉,生於節的兩側
每節三葉或以上,環生於節
每節一葉
互生
對生
輪生
儲存養分
繁殖
光合作用
葉肉細胞
葉脈
表皮
維管束鞘細胞(外圍)
無葉綠體的表皮細胞
有葉綠體的保衛細胞
氣孔
水分蒸散
氣體交換
光合作用場所
薄壁細胞組成
柵狀細胞(靠上表皮)
海綿組織(靠下表皮)
長柱形
細胞排列緊密、葉綠體較多
細胞排列疏鬆、葉綠體較少
細胞間隙大
氣室
葉肉細胞氣體交換的場所
木質部(上)
韌皮部(下)
含葉綠體
光合作用
運輸水分、無機鹽類
運輸養分(有機鹽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