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三章 政策問題認定、議程建立、方案規劃 (第三節 政策問題認定與方案規劃:政策實務操作的研究/後實證途徑 (四、主張使用的政策分析方法:審議式…
第三章
政策問題認定、議程建立、方案規劃
第一節
議程建立:觀察政策過程現象的研究
二、Cobb & Elder分類
系統議程(大眾議程)
政府議程(制度議程)
三、John Kingdon多元流程模型
政治流程
議會結構改變
利益團體要求
行政結構改變
政治氣氛
參與者
共識的建立
政策流程
共識的建立
政策原始的高湯
參與者
政策備選方案可能被採行的因素
問題流程
有違反社會認知、別人的經驗及政策的定義才能進入議程
社會指標改變、民眾習慣及新議題產生會導致舊公共問題的消失
透過社會指標、巨大突發的變故、政策方案的回饋來認知社會狀況的改變
交合
問題、政策備選方案及政治條件彼此連結起來
視窗
問題流程、政治流程及政策流程匯集交合的時機
一、意義
第二節
政策問題認定與方案規劃:政策實務操作的研究/理性途徑
一、基本步驟
認定備選的行動方案
估計結果
界定問題並確認政策目標
比較備選方案
選擇最佳方案
二、根據各步驟發展出來的理論與方法
(一)政策問題認定
1.量化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2.William Dunn 問題認定的方法與問題趨勢的預測
(1)問題認定
a.腦力激盪法
b.界限分析法
(2)政策問題趨勢的預測
a.歸納邏輯的預測方法,屬外推預測
b.演繹邏輯的預測方法-理論性預測
聚合論證
分散論證
連續論證
環循論證
c.專家判斷的預測方法-德菲技術
3.巨量資料分析(又稱為大數據分析、海量資料分析)-準確且即時的觀察問題並掌握未來趨勢
(二)政策目標的確認
1.巴瑞多最適
2.消費者剩餘
(三)建構政策備選方案:利用社會科學因果理論-方案理論
1.影響理論-描述現象間的因果關係,政策要洞悉才能設計有效的政策
2.過程理論
服務計畫
組織計畫
(四)估計與預測政策方案的結果
1.成本利益分析
益本比法-比率起碼要大於1
淨現值法-數值起碼要大於0
敏感度分析-損益平衡分析、條件分析
成本效能分析
管制影響分析
三、理性途徑的發展與評價
理性途徑已成為目前政策分析的主流
問題一、衡量方案優劣判準的問題
問題二、理性政策分析所產生的知識與消費這些知識的政策決策者存在落差
第三節
政策問題認定與方案規劃:政策實務操作的研究/後實證途徑
一、基本主張
對公共政策是表意性而不是工具主義
政策分析追求理性的結果反而犧牲了民主價值
二、後實證途徑對政策問題認定的看法
由社群的利害關係人自己界定
三、後實證途徑對於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有別於理性途徑
2.福利
相對與絕對的需求
直接需求與工具需求
物質需求與象徵需求
避免未來風險的需求
社區、歸屬或人際關係的需求
3.公平-大都發生在資源分配上
不公平的理由
平等的面向
1.效率
自願或非自願交易很難區分
充分資訊是不可能的
四、主張使用的政策分析方法:審議式民主
1.意義
2.如何操作審議式民主
3.實務上曾經操作過的相關案例
4.審議式民調
5.後實證途徑仍不是政策分析的主流
a.理性途徑對後實證途徑批評的反駁
價值中立?
忽略公平正義?
b.自身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