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信度、效度、試題分析

信度

效度

試題分析

信度的意義

信度的原理

信度的類型

影響信度的因素

可靠性、一致性、穩定性

一致性:同一人在不同時間作的相同測驗需結果相同

測量誤差:測驗分數的變異中。有多少比率是由真正
特質所構成

信度的分數組合

信度的變異量組合

測驗的實得分數與真正分數之間的差距

系統誤差:固定、一致的方式低估、高估分數(不影響信度但影響效度)

非系統誤差:隨機、沒有規則、不可預測的誤差(測驗情境、受試者身心狀況)

課本P126

重測法

複本法

內部一致性法

評分者法

不同時間對同一受試者進行第二次受測(穩定係數)

變動因子:1時間取樣誤差2易受練習和記憶影響

兩個複本受測在同一受試者身上:信度越高試題越可靠

同一時間實施(等值係數):誤差來源為內容取樣誤差

間隔時間實施(穩定等值係數):誤差:時間取樣誤差及內容取樣誤差

同時具有練習效果

折半法

庫李方法和a係數

折半測驗後,以積差相關計算兩半測驗分數的相關程度

由於試題越多信度越高,所以折半後需要再進行斯布修正

信度估計的最低值

直接計算題目間的一致姓,確定不同題目是否測量到相同的特質

受內容取樣和內容一致性所影響:題目同質性越高庫李係數越高,反之。

非對即錯二重計分:庫李/多重計分:a係數

不同評分者對同一受測者的評分

誤差:評分者的主觀判斷

效度的意義

測驗的準確性、有效性、正確性

一個測驗是否能準確地測到他所要測特質的程度

效度無法直接測量,必須從其他資料或證據來推論是否具有令人滿意的效度(效度屬於測驗結果,而非測驗工具本身)

效度是特殊的而非普遍的,用於某情況具有效度,與另一情況可能就沒有

效度的原理

效度的類型

信度與效度間的關係

課本p135

內容效度(課程效度、邏輯效度)

效標關聯效度

建構效度

測驗內容的代表性與取樣的適切性

雙向細目表

專家效度

測驗分數跟效標(測驗所要測的行為和量數)之間的相關程度(ex:智力測驗以行為學業成就分數作為效標)

依校標取得的時間分為:同時效度-目的為評估目前情形(成就測驗)/預測效度:預測未來表現(智力、性向測驗)

效標的種類

測驗能測到理論上概念或特質的程度。

驗證方法

發展研究

實驗研究

內部一致性

因素分析

多項特質=多項方法分析

幅合效度

區別效度

測驗分數和測量相同購念或特質的其他測驗分數有高相關

測驗分數和測量不同構念或特質的其他分數有高相關

題目之間的同質性越高,內部一致性越高

測驗的長度

團體的變異性

測驗的難度

測驗的客觀性

團體的變異性越大,信度增高

難度適中,分數變異範圍越大,信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