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14 批判理論 (教育啟發 (教育內容 (「文化政治學」, 包含有批判取向的學科, 「再概念化學派」), 教育方法 (行動…
14 批判理論
教育啟發
教育目的
主體自覺
知覺權力分配、意識型態等不公
實踐行動
教育內容
「文化政治學」
包含有批判取向的學科
「再概念化學派」
教育方法
「批判思考教學法」
供理想的溝通情境
行動
「問題解決教學法」或「設計教學法」
教師角色
自覺與自決
「使政治更加教育化」起而行
學校轉型與非正規教育體制
理論要點
(一)批判文化工業
藝術或文化全都變成商品
(二)批判科技意識型態
變成「單向度的人」
「物化」 或「異化」
世界被少數統治
專門技術形塑認同
(三)辯證、批判與否定
正、反、合連續的辯證法
批判、否定
「提出批判性的理論→啟蒙或喚醒意識→
付諸集體行動→邁向合理的社會」
(四)以人類解放為目的
一、思想淵源
時間
興盛於 1930 的德國及 1940 的美國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50 年代重返德國
出現於 1920 年代
「法蘭克福學派」「新黑格爾主義」「新馬克思主義」
代表人物
霍克海默、馬庫色、佛洛姆、阿多諾以及哈伯瑪斯
批判教育學
是一種政治實踐,也是一種教育實踐
關注
不平等、不正義問題
人物
(一)弗雷勒
《受壓迫者教育學》
「自由的實踐」,「解放教育」
(二)反學校化思潮
有依利希、雷蒙
儀式性的場所、再製社會階級
建立學習網絡
(三)季胡
教師必頇是「轉化的知識份子」
「使教育更加政治化,使政治更加教育化」
哈伯瑪斯
一、知識論架構
語言(互動)
實踐的興趣
解釋
歷史性-詮釋性
權力(支配)
解放的興趣
批判
批判取向
勞動
技術的興趣
資訊
經驗性-分析性
二、溝通行動理論
溝通
「理想的言辭情境」
以「語言」為媒介
溝通者「互為主體性」
「有效性聲稱」
「正當聲稱」
「真理聲稱」
「真誠聲稱」
「可理解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