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電阻

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力

成因:自由電子的移動、碰撞及原子核的吸引有關

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1、材質

2、長度

同樣材質,長度愈長,電阻愈大(正比)(類比:滾球過沙地,路愈長阻力愈大)

3、截面積

同一材質導線,截面積愈大,阻力愈小(類比:戲院的安全門愈多愈大,愈能疏散人潮)

金屬可導電,代表電阻較小。導電最好的金屬:銀、銅。唯一能導電的非金屬元素:石墨

電阻的影響

1、相同電壓下,電阻愈大,電流愈小(擋愈多愈不容易前進)

2、電阻會消耗電能,將電能轉為熱能散失。也就是說,電流通過有電阻的電器時,電位能會損耗,電位會下降

單位:歐姆

通過單位電流所需要的電壓

R = V / I

R:電阻,單位歐姆

V:電壓,單位伏特

I:電流,單位安培

測量(或三用電表)

伏特計:並聯

安培計:串聯

1、歸零

2、正接正、負接負

3、選擇最大檔位

計算

1、一乾電池電壓為1.5V,接上燈泡後,測得通過其中的電流為0.5A,則燈泡的電阻多少?(3歐姆)

2、有一燈泡的電阻2歐姆,和2個串聯的乾電池串聯。乾電池電壓均為1.5V,則通過電阻的電流有多少?(1.5A)

歐姆定律

一定溫度下,金屬導體的電阻為定值,故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稱為歐姆定律V=IR

意義:得到電器的電阻

比較

R = V/I

V = IR

電阻的定義。代入電壓與電流,可得到電器的電阻

表示歐姆定律:電壓與電流成正比(條件:物體電阻=定值)

數學意義相同,但理化意義不同

不是所有東西都遵守歐姆定律

例:發光二極體(遙控器發光頭)和所加電壓大小、電流方向有關

電壓愈大,電阻愈小

電阻的串聯與並聯

串聯

R=R1+R2+R3......(總電阻增加)

並聯

1/R = 1/R1 + 1/R2 + 1/R3......(總電阻減少)

公式推導

計算

3個電阻,2、3、6歐姆,串聯時電阻11歐姆;並聯時1歐姆

R = low(係數)L/A

就像是「同一材質,長度愈長,電阻愈大」

就像是「同一材質,截面積愈大,電阻愈小」

計算題

計算

某些材質在極低溫的條件下,會產生零電阻的現象,稱為超導體

電解質、真空管、二極體的電壓與電流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