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簡單機械

概述

機械種類

使用機械的目的

功能觀點

作功的結果=能量的改變。我們對機械作功(輸入功),再由機械對外體作功(輸出功)

理想狀態:輸入功=輸出功

實際狀況:會有摩擦生熱or others...(會有損耗)

注意!不能省功(機械只是傳遞功(能))

輸入10J --> 輸出10J

輸入10J-->輸出7J,損耗3J

基本元件:槓桿(筷子、釘書機、蹺蹺板)、輪軸(井水提水輪軸)、滑輪、齒輪、斜面(楔)、螺旋

一、槓桿

凡可繞一固定轉軸(支點)轉動的硬棒,均可視為槓桿

槓桿原理

第一類槓桿

支點在中間

省力的

順時針力矩=逆時針力矩

施力臂施力=抗力臂抗力

功能原理:W=F*S=delta E

機械不能省功(delta E相同)

if 施力臂S大,則省力F小-->費時、省力

if 施力臂小S小,則費力F大-->省時、費力

if施力臂=抗力臂,則是為了方便使用

花木剪(樹枝的抗力太大,因此省力比較實在)

費力的

長刃剪刀(縫紉用,省時因為一刀可以剪下很長)

使用方便的

一般剪刀

第二類槓桿

抗力點在中間

必省力費時

開瓶器

第三類槓桿

施力點在中間

必費力省時

問題

1、阿基米德

理論上可行:施力臂>>>抗力臂

實際上不可行:地球質量6*10的24次方,若一個人可施力100公斤,則力臂的比…

抗力很大的物品,則需要省力機械協助處理

「只要給我一個站立的地方和支撐點,還有一根夠長的木棒,我就能移動地球。」

2、剪刀

理髮用的短柄長刃

剪髮時間短一點(省時),故用短柄剪刀(頭髮抗力不會太大,不會太費力)

花木剪

花木堅硬,需要省力的工具,故使用長柄剪刀

二、輪軸

槓桿的連續應用

輪半徑 x 輪上施力=軸半徑 x 軸上施力

在輪上施力:省力費時

在軸上施力:省時費力

輪軸轉動

輪轉一圈、軸轉一圈

施力一大圈後,物體才上升一小圈

施力一小圈後,物體上升一大圈

三、滑輪

圓周有凹槽,以供拉繩環繞的圓輪,稱為滑輪

動滑輪、定滑輪

槓桿的連續應用

定滑輪

施力臂=抗力臂,不省力也不費力

下拉繩子L,物體也上升L,不省時也不費時

為了使用方便:因為對人而言,往下拉比較簡單

升旗旗桿

動滑輪

施力臂=2抗力臂,因此省力1/2(但,不一定)

若要物體上升L,則施力端需上拉2L,故費時

滑輪組

定滑輪+動滑輪

四、齒輪

有輪齒的輪軸,將兩齒輪互相咬合或以鏈條連接,可以用來傳動或改變轉動方向

五、斜面

可省力

功能原理

我輸入的功F X S=物體改變的能量W X h

F = h/L X W

斜面愈平(L愈大),則愈省力(費時)

生活應用

樓梯

蜿蜒的山路

刀子和斧頭的刃口

附螺紋的蓋子

螺旋

六、螺旋

斜面的變形,將斜面環繞在圓柱上,即為螺旋

名詞

螺紋:螺旋上突出的紋路

螺距:相鄰兩螺紋之間的垂直距離

螺旋轉一圈,將會上升或下降一個螺距

應用

功能原理

施力F繞一圈,作功F X 2兀L = 物體上升一個螺距(位能增加)Wh

阿基米德排水機

螺絲釘

定義:表面具有凹凸不平呈螺旋線條紋的圓柱體,稱為螺旋

1、省時(但費力)~例如:爬較陡的山路

2、省力(但費時)~例如:爬緩坡的山路

3、方便操作(改變作用力方向)~提井水

例:喇叭鎖、方向盤(車子的方向盤、船的舵…)

例:擀麵棍(揮汗如雨但比較快速)、打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