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正經 (下肢部 (脾經 (循脛骨後,交出厥 陰之前,上膝股內 前廉…⋯), 肝經 (上踝八寸,交出太 陰之後,上膕內廉))…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正經
循行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下肢部
脾經
循脛骨後,交出厥
陰之前,上膝股內
前廉…⋯
肝經
上踝八寸,交出太
陰之後,上膕內廉
是動所生病
是動病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所生病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
氣盛氣虛
氣盛
X
氣虛
X
為此諸病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虛者
盛者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虛者
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
脾經五俞穴
太白 : 俞(土)穴
太白治腰痛 : 本經本穴
臨床特點
◎其內者,著於脊 → 脊內痛
◎循腹裏,結於肋,散於胸中 → 上引臍與兩脅痛
◎上腹,結於臍
◎聚於陰器 → 陰器紐痛
《金匱要略》有關身重身痛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
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
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
五千錢,乾薑苓朮湯主之。
痙濕暍病脈證并治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
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
堅,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
思考中醫:用白朮治腰痛
內經記載:脾經與脊與身重
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痿論篇第四十四》
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背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脾病而四支不用。《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
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商丘 : 經(金)穴
大都 : 滎(火)穴
陰陵泉 : 合(水)穴
隱白 : 井(木)穴
袪濕比較
太白
俞(土)
去濕
健脾燥濕
白朮
大都
滎(火)
去濕
清熱利濕
豬苓湯
陰陵泉
合(水)
去濕
淡滲利濕
茯苓
足太陰絡脈
名曰公孫,
去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
▲別者,入絡腸胃。
※其病:厥氣上逆則霍亂。
實,則腸中切痛。
虛,則鼓脹。
十總穴 : 安胎公孫求
足太陰經筋
1.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
於內踝。直者,絡於膝內輔
骨。上循陰股,結於髀。
2.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
循腹裏,結於肋,散於胸中。
其內者,著於脊。
※其病:
足大指支
內踝痛,轉筋痛
膝內輔骨痛
陰股引髀而痛
陰器紐痛
上引臍與兩脅痛
引膺中與脊內痛
足太陰經別
上至髀,
合於陽明。
與別俱行,
上結於咽,
貫舌本。
足太陰脾經有21穴
二十一穴脾中州,隱白在足大指頭;
大都太白公孫盛,商丘三陰交可求;
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開;
府舍腹結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谿;
• 胸鄉周榮大包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