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隋唐五代語文教育 (閱讀教材 (唐代九經 (小經:周易、尚書、公羊、谷梁, 中經:毛詩、周禮、禮記, 大經:禮記、左傳),…
隋唐五代語文教育
閱讀教材
教兒童讀詩,我國古代語文教育的寶貴經驗
老師指定某位元詩人的作品為教材
百家詩
讀詩
讀經
新撰一些古書注譯本
唐代九經
小經:周易、尚書、公羊、谷梁
中經:毛詩、周禮、禮記
大經:禮記、左傳
科舉制度
考試'方法
口試、帖經、墨義、策問、詩賦
好處
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選拔人才較為公正客觀
選士與育士緊密集合
考生來源
生徒
在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上學的在校生
鄉貢
不在學校上學的青年
向所在州鄉府報名
分為
秀才科
選拔出類拔萃的人
要求嚴格
明經科
考記憶力
進士科
注重詩賦
統治者非常注重
明法科
法律知識
明字科
文字理論、書法
明算科
算術
隋唐未嚴格化和制度化,發展於唐,定型於明,完備於清,衰廢於清末
閱讀教學的方法
讀書
朗誦、吟詠仍為主要方法
讀書腔調
出現了用楚音讀的《楚辭》
繼承前代但又有所發展
便於閱讀
採取隨文注音、點識
印刷術尚未廣泛,需自行抄寫→"讀書不如寫書"
留學生
四鄰國家的子弟入國學
長安多外國學生,最多是日本學生
文教事業的發展,唐朝已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
任務為傳植文化,例如日本大化革新就與此有關
學校教育
隋朝
隋文帝設國子寺、祭酒一人
隋煬帝改國子寺為國子監
唐朝
從不完備到完備,從單一到複雜
中央官學以實驗分科教學
私學也發達
寫字訓練
唐代以前
識字和寫字為同一教材
隋唐
出現專供學童習字用的教材
→兒童寫字和識字是不一樣的
詩歌寫作訓練
與詩歌寫作有關的訓練
屬對訓練
作詩過程
立意取材→煉字煉句→修改加工
詩歌寫作方式
自由作詩、作命題詩、聯句
書法教育
唐朝出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
教學法也有進展
科舉參考書
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
為寫作提供參考
檢事
看文體
檢事&看文體
識字教學方法
早期
集中識字
進一步
識字教育&初步的知識教育&封建思想教育
語文教育思想
韓愈
閱讀
內容
三代兩漢之書、諸史百家
原則
勤學苦讀
目的
至乎古道、好其言辭
方法
多讀多看,吟誦涵詠、區分讀物、廣採博取...等
寫作教學
目的
文以傳道
要求
閎中肆外
柳宗元
閱讀
博極群書
寫作
文以明道
識字教材
前代編寫
急就篇、開蒙要訓、千字文
這時期新編寫
訓誡類知識讀物
歷史故事書
常識問答書和雜字書
為了適應科舉考試的需要的正字形的書
科舉制度→學校教育
科舉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和繁榮
消極
學校漸成為科舉的預備機關和附庸
科舉重文辭→學校少實學
科舉重帖經、墨義→學校也採用→學生不求義理
應用文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