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藝術的分類與門類 (藝術的方法與角度 (分類藝術的依據標準 (依據藝術的感知方式 (視覺藝術, 間接想像藝術, 處覺藝術, 視聽綜合藝術),…
藝術的分類與門類
藝術的方法與角度
藝術的定義
包括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和電影、電視等眾多門類的大家族。
談論藝術分類的著作
維根斯坦(Wittgenstein) 家族相似碼
亞里斯多德
摹仿說
模仿的媒介不同,而有不同種類的藝術。
摹仿的對象不同,而有喜劇與悲劇的差別。
摹仿的方式不同,而出現史詩、抒情詩和戲劇等差別。
漢朝毛詩序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
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
蹉嘆之;磋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
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揭示詩歌、音樂、舞蹈三種門類在情感表現上因強度不同而形成差別。
曹丕《典論.論文》
「夫文本同而末異」
同均為情感的表現;異在於表現強度的不同以及表達媒介的制約。
分類藝術的依據標準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
時間藝術
空間藝術
時空綜合藝術
依據藝術的感知方式
視覺藝術
間接想像藝術
處覺藝術
視聽綜合藝術
依據藝術的存在型態
靜態藝術
動態藝術
動靜綜合藝術
依據藝術世界與現實世界不同的審美關係
表現藝術:音樂、舞蹈、建築、抒情詩。
再現藝術:繪畫、雕塑、戲劇、小說、影視等。
音樂、文學、繪畫、建築、雕塑、戲劇、影視、小說、抒情詩、舞蹈
藝術分類的挑戰
克羅奇,義大利美學家:「如果把討論藝術分類系統的書籍完全付之一炬,那也絕對不會是甚麼損失。」
當今藝術發展的普遍趨勢是朝向綜合化發展,許多新藝術和準藝術的出現就是個證明,這也使得藝術的分類顯得越來越勉強。
藝術分類
人們通過對種類繁多的藝術門類進行歸納、總結分類,建立起各種藝術分類的原則和方法,探討了各個藝術門類的特點和規律、個性和共性,促進了藝術創作和藝術學理論研究的發展。
最實用的分類方法是按照媒介特徵和表現形式來分類。
廣義的藝術分類主要分為文學、美術、建築、音樂、舞蹈、戲劇和影視等。
美術:圖畫天地、品類群生
定義
最為經典的「造型藝術」,主要指「繪畫」和「雕塑」,也包括書法、攝影、建築、工藝美術等。
主要「畫種」有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壁畫等。
中國畫
筆墨技法
「筆」指鉤、勒、皴(ㄘㄨㄣ)、點等「筆法」
「墨」指烘、染、潑、積等「墨法」
「筆」有規律而無定法,墨雖一色而分五彩
或六彩。
宗白華:「中國畫運用筆法墨氣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態,內表人格心靈。不敷彩色而神韻骨氣已足。」
「中國畫」在世界美術之林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筆墨
」成為中國畫最為重要的技法和藝術語言。
特點
構圖以散點透視,而非焦點透視。就如同杜甫所說杜甫:「乾坤萬里限,時序百年心」
追求傳神、寫意、情境、意境,也因此氣韻生動、虛實相生、形神兼備等成為審美原則。
油畫
具有真實質感、強大表現力等特點。
強調現實、寫實、摹仿、再現
雕塑
一門在三度空間的「立體形式」中, 直接用「物質性」的「實物形式」,「再現生活」的藝術。
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表現人物的形貌特徵和思想性格特點。
雕塑的創作過程
海德格所說的「去蔽」也就是「對多餘物的剔除」
米開朗基羅認為,「美」是對多餘物的剔除
雕塑的欣賞方式
優秀的「雕塑」作品栩栩如生,給人感覺到真實的生命。
「觸覺」可以作為視覺的輔助手段而加深對雕塑品的感覺。
英國藝術理論家赫伯特· 里德認為觸覺是雕塑的欣賞方式,只是博物館把這種欣賞給剝奪了。
雕塑家
美國現代雕塑大師摩爾
有意保留雕塑作品那種極為粗礪的型態,有意提醒觀眾對「媒介的感知」。
強調雕塑家要尊重「藝術質料」的存在。他認為要「忠實於材料」
羅丹大師的雕塑「巴爾扎克」把該大師那種放蕩不羈的才情、浪漫洋溢的豪氣表現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
古希臘雕像「拉奧孔」抓取的是拉奧孔與毒蛇艱苦搏門、聲嘶力竭、微微嘆息而將死未死的最富有表現力、最具有動感的一種「臨界」的狀態。
法國美學家狄德羅指出,造型藝術家所描繪的頃刻應當是過去動作的繼續。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畫家米勒「一個倚鋤荷鏟而立的人,較之一個做著掘地或鏟地動作的人,就表現勞動來說,是更典型的。」
文學:語言的藝術
文學的發展
折射或反映了一個民族、或整個人類心靈的發展歷程。
在古代,最廣義的文學可以指一切口頭或書面的語言行為和作品。
從廣義到狹義
從屬於文化的大文化概念到藝術概念和審美範疇
中國
春秋戰國
章炳麟:「文學者,以有文字著於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
最早提及文學二字的是《論語》孔門四科(德行、語言、政事、文學)
魏晉南北朝
李澤厚《美的歷程》用「人的主題」和「文的自覺」來概括這時代的人文風貌與文化精神
魏晉南北朝是重要的轉折點,藝術家的地位有較大的提升。
曹丕的《典論.論文》將文學創作視為不朽之業。
南朝梁蕭子顯認為:「文章者,蓋性情之風標,神明之律呂也。」
梁元帝蕭繹則說:「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
逐漸把文學的範圍縮小到與性情的寄託、哀思的宣洩等較為「自覺」的寫作行為、或這種行為的結果。
南宋
陸機:「丹青之興,比《雅》、《頌》之作,美大業之馨香。」將詩歌與美術的地位提高
文學的類別
定義
以語言為媒介的,具有情感性、虛構性或想像性的藝術作品或語言行為(話語方式)。
文學具有間接性、想像性。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些意象都會在腦海中浮現一個個藝術形象,然後又成為一幅完整的藝術畫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反映了文學在接受上的間接性、給人以豐富想像、再造餘地的特點。
依照文學體裁分類
散文
一種結構靈活、語體較為「隨意自由」的文體。
散文在結構上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
又稱作老年人文體,按照中國古語的說法則是「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小說
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以及「人物依存的環境」。
透過虛構的言語行為,描寫現實環境或人物,敘述故事情節的發展,塑造人物形象,傳達思想感情和哲理意蘊,間接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學樣式。
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而多角度多層次地對人物進行刻劃。
戲劇
供戲劇藝術做舞台演出的「文學劇本」。
中國戲劇注重唱工,又叫戲曲。
主要靠人物動作和語言(人物的「對白」或「獨白」)來塑造形象,表現生活。
一般注重戲劇化「矛盾衝突」的營造。
詩歌
文學中的文學
有一定的「節奏」和「韻律」
抒發、表現人的情感或描敘反映社會生活。
詩歌的形式
格律詩
自由詩
散文詩
《尚書·堯典》:「詩言志」
《詩經·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蹉嘆之......」
說明詩歌是創作主體用語言的形式「抒發感情」最為直接的文體。
依照表現手段分類
敘事文學
抒情文學
戲劇文學
文學的古與今
原始詩歌
《淮南子.道應訊》的舉重勸力歌
源於原始人勞動時出於協力合作、減輕壓力的需要而喊勞動號子。
音樂起源的猜測
魯迅的杭育杭育派
今日文學
只限於通過文字而凝定成型的書商文學。
德國詩人席勒的《師》
「論勤奮你不及蜜蜂,論敏捷你更像一個懦蟲。可是人類啊!你卻獨占藝術!」
可以說文學與人類構成的是一種同體共生、互為本體的本體論關係。
音樂:最純粹的技術
音樂的定義
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所形成的音樂形象來表現人們的審美感受和情感思想的「聽覺藝術」。
音樂藝術以旋律、節奏、和聲、複音等為手段或藝術語言,以抒發人的審美情感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