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衛生教育理論 (Becker健康信念模式(圖6-9) :warning: (內容 (修正因素 :pencil2: (變項…
衛生教育理論
Becker健康信念模式(圖6-9)
:warning:
做為
評估個人衛生教育需要及重點
評價衛生教育實施成果
預測
個人
:<3:預防性健康行為採行與否依據
內容
修正因素
:pencil2:
變項
人口學(年齡、性別、種族、遺傳)
社會心理(
人格
、
社會階層
、同伴以及同儕團體的
壓力
)
知識經驗(結構){ :check:對該疾病的相關知識 :check:曾經罹患過該疾病
行動線索
外在
傳播媒體
家人的勸告
周遭人罹患過該疾病
醫護人員的提示
內在
個人經歷
病史
疾病症狀
自覺疾病威脅性
自我效能
: :pencil2:
(Bandura, 1977)意義
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的執行某行為,且該行為將達到某些成效
分為
效能
預期(成功地採取行為的判斷 :check:)
結果
預期(採取行為後能達到特定結果的評估 :check:)
個體認知
:pencil2:
罹患性認知(疾病
易感染性
;
sensibility
:<3:)主觀認為此疾病的可能性與危險性
嚴重性認知(
疾病嚴重度;severity
:<3:)
行動的可能性
:pencil2:
對預防性健康行為的
障礙性 :check:
認知(行為遭遇阻礙)
對預防性健康行為的
利益性 :check:
認知(行為帶來好處)
健康信念模式修正
個體信念(知覺疾病罹患性和嚴重性認知、知覺利益、知覺障礙、知覺自我效能)
行動(個體信念+行動線索 :check: :check: )
修正因素(年齡、性別、種族、人格特質、知識、社會經濟)
應用(6-20頁)
格林(1970,Green)PRECEDE模式
+
PROCEED
(1980)(圖6-15)
PROCEED(1980)
Regulatory,監管
Organizational ,組織
Policy,政策
Constructs,構造
Educational ,教育
Environmental,環境
Development,發展
加入
健康促進計畫的發展階段
實行計畫及評價過程
PRECEDE模式
Educational ,教育
Causes,原因
Diagnosis,診斷
Enabling,啟用
Evaluation,評值
Reinforcing,加強
以診斷評估為主
Predisposing,誘發
評估
團體或社區
衛生教育需要資源、評價及評值成效 :<3:
步驟
第一階段:社會學診斷(social diagnosis)
社會指標(如失業率、缺工率、犯罪率、非婚生人口等)
生活品質
第二階段:流行病學診斷(epidemiological diagnosis)
死亡率
生育率
盛行率
第三階段:行為和環境診斷(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diagnosis)
行為因素
衛生教育可介入
自我照顧行為、消費型態、預防措施的利用率
環境因素
政策層面的介入
經濟能力、物理環境、社會環境、服務提供
第四階段:教育與組織評估(educational 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
使能(促成)因素(enabling factors)
資源可利用性、可近性、可接受性
有助於採取行為的相關技能或資源
健康保險、醫療人員的技術水準、醫療設施狀況、交通便利性
增強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
採取目標行為所獲得的獎勵或懲罰
家人、親友或公眾人物的健康態度和行為
素質(性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
行為的前置因素
增加個人健康行為技巧
知識、態度、價值、信念與自覺的需求和能力
種族、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態、工作狀況
第五階段:行政與政策診斷(administrative and policy diagnosis)
政策條例
組織結構
第六階段:執行(implementation)
第七階段: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
第八階段:衝擊評價(impact evaluation)
第九階段:成果評價(outcome evaluation)
做為
探討
普羅查斯卡(Prochaska)與迪克萊曼提(DiClemente)(1982)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