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一个十年思潮与运动(一) (形成原因 (维新运动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改良群治”、“新民”,将小说的政治宣传功能与思想家教化功能提高。,…
第一个十年思潮与运动(一)
-
第一个阶段
文界革命
-
-
1918年
-
12月,人的文学:周作人在《新青年》上所发表的《人的文学》一文的论点,主张文学应该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去探索、分析人生诸方面的问题。作家应该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去写“理想中人的生活”,并从反面揭露“现实中非人的生活”。受厨川白村的影响,周作人以“灵肉合一”为“人的文学”的基础,体现出“个性解放”和“人的发现”的主题,成为五十文学的中心思潮。
10月,新潮:在胡适、陈独秀、蔡元培和钱玄同的支持下,北大学生,傅斯年和罗家伦成立“新潮社”,致力于提倡白话文,提倡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文学,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西文艺思潮。后于1919年刊发《新潮》杂志,1922年停刊。
-
3月,双簧信:本质上是为了给文学革命造势,而做的一次积极有意义的媒体炒作。发起者为《新青年》的编辑刘半农和钱玄同。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将当时社会上对反对文学革命的意见集合起来,写了一封"大骂"《新青年》的信。然后由刘半农回信,将王敬轩的反对言论一一驳回,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
-
-
新文化运动
1915年,《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为《青年杂志》,后于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担任主编。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伊始。“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着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1915年创刊号《敬告青年》提出科学民主的反封建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