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7價格效果分解與應用

透過替代效果、所得效果方向求解需求曲線(合體)

slusky方程式

PCC與ICC

價格效果介紹

替代效果

特殊函數效用分析

齊次、齊序、同位偏好三者比較

所得效果:因所得改變所造成X數量改變

價格效果=所得效果+替代效果

替代效果:價格改變扣除所得影響所造成數量的改變

Hicks:效用不變,價格改變所造成的X變量

Slusky:原購買點不變,價格改變所造成的X變量

Hicks

Slusky

CV(新預算、原效用)

EV(原預算、新效用)

EV(原預算、新效用)

CD(新預算、原效用)

依據不同點未知的部分列出其極大化/極小化問題(左右半套)

注意:可透過CV、CD、EV變量去衡量消費者福利

齊序:經單調遞增轉換的函數

同位偏好,MRS受商品等比例影響

齊次

完全互補:NO替代效果

準線型:NO所得效果

受補償需求曲線(只有SE)

普通需求曲線(受補償需求曲線(SE+IE)

財貨討論

兩者正常財

劣等財(不討論Y)

季芬財(兩者反向),且SE<IE(造成正斜率)

垂直線,SE=IE

劣等(兩者反向),且SE>IE

PCC

ICC

所得改變,所有均衡移動軌跡

判斷所得財貨性質

正常

劣等

中性

另一個必為奢侈品(from 恩格爾加總)

MRS推ICC,M、X關係推恩格爾曲線

判斷價格財貨

判斷價格彈性(>1、=1、<1)

價格改變,所有均衡移動軌跡

互補品

替代品

中性品

如果是垂直的PCC,要從定義討論

PCC推導:MRS帶入ST

價格效果=替代效果-所得效果(負號是為了避免反向關係消掉)

價格彈性=殘差+支出比例*所得彈性

本身項與交叉項

可從該式再推恩格爾加總定理!!!!

課稅與補貼

課稅

從價(斜率)

所得(預算線外移)

從量(斜率)

補貼

從價(斜率)

所得(預算線外移)

從量(斜率)

數量補貼**

預算線型態討論

勞動與休閒

跨期預算線

WN+PI=PC,N+L=T

不均衡的調整

斜率(w/p,休閒的機會成本是工資率),MRS=邊際休閒/邊際消費

比較靜態?原賦點不動!

消費者極大化休閒與消費

後灣的勞動曲線(Ns是負的!),W的改變

MUi>W/P*MUc,休閒上升

MUi<W/P*MUc,消費上升

線外移:T、NI外移

WHY

解決?

休閒是正常財

IE>SE

僱用視休閒為劣等才之勞工

加班給薪

跨期預算線

效用函數

可分,動態模型

不可分

表示方法

假設

斜率:1+r

假設兩期消費與所得

借貸利率相同

大眾有時間偏好(喜歡在第一期消費)

不同將導致預算線有拗折

名目

FV

PV

MRS:各期微分&1+時間偏好(信耶穌得永生,時間偏好為0)

不可分效用函數與預算線合併討論:不均衡分析

存款者與借款者在利率上升的均衡討論

MRS為歐勒方程式

幾何分析:時間偏好與R的影響兩期的消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