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夏季风(EASM)对不同种类人为气溶胶强迫的平衡态气候响应

模式介绍

模式被广泛用来研究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参加了气溶胶国际多模式比较计划(AeroCom-project)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子计划Easy Aerosols project,个别结果被IPCC AR5引用

包含了气溶胶的直接、半直接和对液态水云的间接效应

耦合了一个混合层海洋模式

气溶胶-气候在线耦合模式

BCC_AGCM2.0.1_CUACE/Aero

结论

散射性气溶胶(sulfate和OC)增加对EASM的影响

sulfate增加造成东亚季风区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减小和东亚副热带急流(EASJ)南移,从而导致EASM明显减弱。

OC增加造成30°N以北的区域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略有增加,EASJ北移,东亚北部夏季风略有增强,而30°N以南区域海陆之间温压差减小,东亚南部夏季风减弱。

吸收性气溶胶(BC)增加对EASM的影响

BC增加造成东亚北部夏季风增强,东亚南部夏季风略有减弱

显著增加黑碳气溶胶的排放并不改变模拟的EASM对BC的响应,仅增强了其对季风影响信号的强度

主要结论

sulfate增加对EASM系统的减弱起了主要作用,而OC和BC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东亚北部夏季风的减弱程度

气候对不同种类气溶胶强迫响应的非线性效应

EASM对不同种类气溶胶强迫加和的响应大体上能反映其对总气溶胶强迫的响应

研究内容

自工业革命以来,三种主要人为气溶胶(sulfate、OC、BC)强迫分别对EASM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

哪种气溶胶起了主要作用?

试验设计

五次模拟试验的模式设置完全相同,仅仅是采用不同的气溶胶排放源数据

PI: 各种人为气溶胶均采用工业革命前(1850年)的全球排放

PDSF、PDOC、PDBC:sulfate、OC或BC分别采用目前条件下(2000年)的气溶胶排放,其它人为气溶胶保持工业革命前的排放水平

PDBC×5:BC采用目前条件下5倍的气溶胶排放,其它人为气溶胶保持工业革命前的排放水平

气溶胶排放源数据来自Lamarque et al. (2010)

PDSF-PI、PDOC-PI、PDBC-PI、PDBC×5-PI分别代表sulfate、OC、BC以及5倍BC排放变化的影响

所有试验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均保持在2000年排放水平

click to edit

click to edit

click to 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