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3供給法則與PPC

起源

比較利益(從機會成本角度)

絕對利益(從商品數量角度)

生產可能曲線

生產可能曲線(PPC)

定義:生產者在技術與資源固定狀況下所得最佳財貨軌跡)

形狀與點的討論

形狀

點的討論

機會成本遞減

機會成本固定

機會成本遞增

技術不可能點

技術無效率點

技術效率點

斜率:-(X偏微)/(Y偏微)

移動方法

技術進步

等收益曲線(相對於消費者的預算線)

定義

斜率:-(X偏微)/(Y偏微)

真正的效率?

技術效率?

經濟效率!

配置效率?

供給法則出現

供給法則定義:生產者在不同價格下願意供給最低價格P上升,Q上升

表示方法

影響

彈性(給數字或方程式,可想成對成本的敏感度)

內生變數(PQ)

外生變數

其他財貨價格

預期

生產技術

生產者人數

生產要素價格(影響成本)

替代品(反向變動)

無關品

互補品(同向變動)

一隻牛可以做成不同東西,垂直加總

供給量

供給價格(P開頭)

供給表

垂直P加總(聯產品)

水平Q加總(多種不同的人)

聯產品必須符合生產要素與生產技術相同的條件

成本彈性(CH24)

交叉彈性

供給價格彈性

計算方法

弧彈性

射線角度值/斜率(通常用來比大小)

點彈性

對數法

定義

影響彈性的可能

違反例子(無,二階微分)

人:生產要素

事:生產技術

時:生產時間、保存時間

地:生產規模(廠房)

物:生產產品成本、定義域大小(越小彈性越大)

彈性(給直線比大小,可參考恩格爾的樣子)

原點出發

橫軸出發

縱軸出發

縱軸彈性=0

水平彈性無限大

計算方法

弧彈性

點彈性

對數法

定義

計算方法

弧彈性

點彈性

對數法

定義

線性:越陡表示對成本敏感度越高,彈性越小